-
〓 发生于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一场大争论——中小学生该不该读经?
《奏定学堂章程》书影蔡元培像编者按伴随着新世纪国学热,社会各界关于读经的各种议论也一直在进行。有时历史仿佛可以轮回。如果把当下的这场论争与发生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关于读经的讨论放在一起,就会饶有趣味地发现,虽然时代与时局迥然不同,但今日之辩题,当年大都曾被涉及。两种语境之间,交叉之处颇多。我们不妨通过阅读此文,去做一次思想......
-
〓 新知新觉: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几个核心话语
重道尚义 慎战重战 贵谋尚计 造势任势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文化。这一战略文化力斥强权与霸道,以重道尚义为价值取向,提出“慎战”与“重战”交互为用的国防理念,主张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讲求谋略,强调实力是制胜的基础。这构成了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核心话语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平主义情......
-
〓 曹操诗句“乌鹊南飞”句义考辨
内容摘要:《短歌行》的“乌鹊南飞”历来有不同理解,但都未明了其典故出处。诗当作于曹操为丞相之时,讨伐奸佞,渴求贤才,统一中国,是他的主导思想;“乌鹊”一词处于屈原的《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曹操用此典故,表明他为丞相之时,朝廷的奸佞之徒已没有存在之地,只得南逃。而贤才之士,才有了非常好的发展空间。本文还从文化词语......
-
〓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总体进程传统的舆地学孕育了历史地理学。舆地学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变异,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附庸,是治史的四把钥匙之一,它的成果往往仅被视为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个空间舞台而已。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传入,逐渐冲破了舆地学的藩篱,学者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新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历史时期发生的一......
-
〓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
内容提要:中国佛学的本体观念与世界上大多数哲学都不相同, 它是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论。它以缘生为理论基础,否定外在的本体,并以性空为实相,顺化而为实相非相的本体论。建立在缘生基础上的因果论,多因多果以及因果无限延续,不仅凸现了非本体的倾向,而且置因果必然性于条件偶然性的架构之中。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之辩,进一步说明非本体论超......
-
〓 西玉东输与华夏文明的形成
伏羲女娲壁画敦煌写卷《诗经》武威雷台汉墓出土铜奔马 一 2012年结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得出结论:伴随华夏文明产生的神话想象有其深远的史前根脉,远远不是汉字出现的年代所能局限。华夏神话之根的主线是玉石神话及由此而形成的玉教信仰。从神话学视野看东亚地区的玉器起源,可以发现每一......
-
〓 沧海桑田曾见证蕴华含英到如今——文物智慧略说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一卷放映中的胶片,那么最能让我们短暂倒带、回望过去时光的应该就是文物了。文物,既是漫漫时间长河中遗留下来蕴含人类智慧的珍珠,又是勾连两个时代唤起今人真挚情感的桥梁。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的人生经历是有限的,而文物却能让我们悠游五千年,感悟人与人之间丰富情感,纵横九万里,体味九州风物四方民俗。......
-
〓 超越“以史证诗”
陈寅恪有“以史证诗”之法,其门人王永兴归纳此法云:“以宋贤治史之法治诗。”即注意“时间、空间、人事相结合之法”。而用此法证诗的典范之作是《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曾直呼白居易之诗“诚足当诗史”,此笺证稿充分地展示了以史证诗的具体操作过程,及作者对“诗史”的认识。 王永兴说:“古今史家以时间、空间之法考证史实......
-
〓 汉唐如何惩处“不孝”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受重视程度之高、影响社会之深、延续时间之久,为其他民族文化所罕见。“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狭义的孝道指针对父母的道德行为,而广义的孝道则延及父母之外的长上之亲。孔门弟子有若说,孝悌是“为仁之本”,在诸多伦理道德中,孝道是最基本的。儒家认为,孝可以使人们之间互相亲爱。而相互亲爱的族群,......
-
〓 国学漫谈:“慎终追远”新思考
《论语·学而》有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终”意味晚辈、后生对逝者的敬重,“追远”意味人对自我生命和价值的敬重,“慎终追远”体现了“孝道”理念下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情结和生命敬畏意识。当把“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相对地看作为文化生命的延续的话,那么,贡献并缔造了中国文化优秀基因的传统文化不应被遗忘于历史的故......
-
〓 当代文学应如何化用传统资源——以李白为例
《大唐李白》张大春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白杜甫》郭沫若著 中国长安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的探索进程息息相关。当代文学六十余年的演进,是一个经历曲折、走向繁荣的过程,也是文学自身不断获得自主性、走向成熟的过程。直面当下社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如实反映社会问题的前提下塑造信念、铸就精神、呼吁理想,是......
-
〓 大乘佛教和小乘传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
-
〓 吴应箕与桐城派关系考论
内容提要:吴应箕不仅是上江社团的领袖,也是复社领袖,与桐城派的先辈有广泛的交往。作为选文名家,他对当时的桐城诸子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再进一步看,他的文学思想也通过桐城诸子和自身的传播惠及戴名世、方苞所开创的桐城派。因为桐城派在学术祈向、对待古今文的态度和理论体系三个方面以惊人的相似性表现出对吴应箕思想的继承。关键词:吴......
-
〓 法国汉学研究所
作者简介:戴仁(Jean-pierre Drege)法国高等实验研究学院教授、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所长,兼该院与国家科研中心合辨的中国写本、金石图像研究组主任法国汉学研究所IHEC创立于1920年3月,当时由法兰西共和国和中华民国总统最高层赞助。它于1921年被承认为”公益”性组织之前,曾获得过......
-
〓 侯制与“王气”——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葬的特征
海昏侯墓出土编钟海昏侯墓出土铜鼎海昏侯墓出土玉璧图中分别为: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海昏侯墓主棺出土的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海昏侯墓出土的玉佩,海昏侯墓出土的龟形玉印。 新华社发墓区M2封土近日,随着南昌西汉大墓的揭棺,人们对海昏侯墓的关注度达到了高潮。经过专家论证,墓主很可能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因为刘贺的身份经历......
-
〓 出船山记
导言 王船山思想博大精深,论述别开生面,堪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媲美,亦如侯外庐先生所说,可以与费尔巴哈“并辉千秋”。 湖南作为船山的家乡、船山思想的发源地,一直注重研究和传播船山思想,并与民族复兴、国家图强的时代呼声紧密结合,为传承、发展、创新湖湘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船山学的研究在全......
-
〓 论一百年来中国画的两个转型期
中国是艺术大国,中国画的隆盛与衍变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最壮观的一幕:就与历史行程的比较而言,可说一代有一代的国画风貌,正如一代有一代的学术一样;一定历史时期如果没有另外的画种、画风、画学相互激荡,占据主流地位的画种、画学内部,便会分裂、内耗、乃至自蔽。更何况一个大时代的来临!中国画的转型与20世纪的时代大变革风云际会。 ......
-
〓 略谈古代文章评点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与文话相比,文章评点的理论价值丝毫不会逊色。这主要是因为文章评点往往十分细致、深入,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北京颐和园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一、北京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
-
〓 高情千古鸟语中——简析陶渊明诗文中的鸟意象
内容摘要: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次写到鸟,可谓对鸟情有独钟,诗人不仅以鸟自况,更以鸟言志述怀抒情喻理,鸟这一寻常生命,因诗人内心世界的充盈高洁而随之成为蕴涵丰富厚重的意象集合。关键词:意象;鸟作者简介:雒晓春(1972-),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