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摘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教育理想崇高,被孟子誉为“圣之时者”。孔子的人格魅力历经千年依旧不减,他的思想与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关键词】孔子;学者;维护者;圣人;导师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孔子那样被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地评说了两千多年。他是一个平凡谦恭的人,却成了人们......
-
〓 续画品
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贤圣。云阁兴拜伏之感,掖庭致聘远之别。凡斯缅邈,厥迹难详。今之存者,或其人冥灭,自非渊识博见,熟究精粗,摈落蹄筌,方穷致理。但事有否泰,人经盛衰,或弱龄而价重,或壮齿而声遒。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至如长康之美,......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十七)
2016·2——2016·1、中国近代の秘密宗教时间:2016年3月作者:李世瑜 着,竹内房司 监译出版单位:东京:研文出版内容简介:绪论第1章黄天道第1节万全県における黄天道の発见第2节万全県における黄天道の流伝范囲第3节普明仏の伝说第4节黄天道経典研究第5节教义と仪礼第6节明代の黄天道第2章一贯道第1节一贯道源流考......
-
〓 《尚书》与《书》教传统
编者按本期所发的三篇文章,均与“诗教”或“书教”有关。韩高年先生的文章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梁启超的《诗》学观,其中着重分析了他关于《诗》的表情方式与“诗教”之关系的观点,特别提到他注意到“温柔敦厚”的“诗教说”与情感及人格涵养方面的关系。何海燕先生在探讨清代《诗》学中的情感论时,注意到清儒把“诗教”的“温柔敦厚”与怨刺精神......
-
〓 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
从当前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看,人们预期着“新的轴心时代”的到来。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终极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
-
〓 明清白话小说功能略谈
《红楼梦》《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最流行的三部小说,恰好代表了中国古代三种主要小说类型。《阅微草堂笔记》代表着笔记小说这种体式最古的小说类型,《聊斋志异》可视为唐代产生的传奇小说的流变,而《红楼梦》则是宋元以降兴起的白话小说的代表。清代读者将三种不同类型的作品同置于书案,反映出中国传统小说体系的独特性。笔记......
-
〓 提升质量,什么措施最有效?
今天,我国大学完成扩规模、建校区、盖新楼、买“大件”、上项目等外延性准备后,全面提高质量成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大学教师是深化大学改革最宝贵的智力资源,大学教师发展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大学教师发展指教师个体或群体力图改变自身的态度、技能和行为,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服务院校宗旨使命的政策、组织、......
-
〓 1992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1992年的历史地理研究是个平年,公开出版、发表的著作10余部、论文200多篇,大体与去年持平。四月下旬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了“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讨论会”,代表们就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的内涵、地理环境与中国农业、水利、人口、疾病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出版的专著......
-
〓 留住“读书的声音”——关于中华吟诵传承与推广的调研与思考
图1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地区分布(人数)图2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年龄分布图3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私塾学习情况(人数)图4 吟诵影音的文体分布情况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自古读书皆吟诵,以前所谓“读书声”,今天称为“吟诵”。千年以来,吟诵在学堂里和文人之间代代相传。而近百年来随着教育......
-
〓 从长时段看大作用长江城镇带的历史角色
长江沿线城镇是与长江早期文明相伴而生并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长江城镇带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社会结构要素,从历史长时段深刻认识长江城镇带的历史角色,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重心在关中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城镇稀......
-
〓 《老子》“宠辱若惊”辨正
老子画像 资料图片《老子授经图卷》(局部) 资料图片一“宠辱若惊”一句出现在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十三章的章首: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有关“宠辱若惊......
-
〓 曹操诗句“乌鹊南飞”句义考辨
内容摘要:《短歌行》的“乌鹊南飞”历来有不同理解,但都未明了其典故出处。诗当作于曹操为丞相之时,讨伐奸佞,渴求贤才,统一中国,是他的主导思想;“乌鹊”一词处于屈原的《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曹操用此典故,表明他为丞相之时,朝廷的奸佞之徒已没有存在之地,只得南逃。而贤才之士,才有了非常好的发展空间。本文还从文化词语......
-
〓 近两年清史地理研究点评
2006~2007两年,历史地理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在清史地理研究领域的学术进步也令人欣喜。“清史地理”是笔者提出的概念,它是研究有清一代各种地理状况的专门学问,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断代地理研究,指历史地理学研究清代的部分;二是指历史地理研究牵涉到清朝的内容。前者是清史地理的核心内容,后者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
-
〓 深度关度:摆正“教学中心地位”高校必须彻底去行政化
CFP 编者按 教学是高校的正业和本业,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但它又那么沉重,因为现实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教学压根儿就没在高校占据中心位置,而且越是重点大学,教学就越靠边儿站。本文作者从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创收轻教学、重外延建设轻内涵发展”等问题中抽离出来,从学术与行政的关系这一视角进行考察和探......
-
〓 大宋史视野下的民族关系
民间不绝于耳的“崖山之后无中国”论,其偏颇正在于自囿于宋朝汉人的立场,把中国的内涵局限于中原汉族王朝,把文化中国的进程终止于宋朝文化,却无视中国与中华民族都是与时俱进的复杂共同体,中华文明也处在不断变化与丰富的曲折过程中。当下讨论宋代民族关系,首先必须摒弃宋朝中心论与民族偏见,而将其置于大宋史视野下与唐宋变迁的长过程中......
-
〓 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水中自在行——宋诗中禅的理趣
内容摘要:有宋数百年间,理学独尊天下,禅风如火如荼,宋代文人,释也罢,儒也好,或身居庙堂之高,或浪迹江湖之远,他们的诗歌创作,重说理,尚议论,并以“悟”为入理、入道的途径,在形式上不主故常,有明显的散文化的倾向。诗亦偈,诗亦文,重理而以意胜的宋诗,无处不洋溢着禅的理趣。关键词:宋诗;理学;禅学;说理宋儒多严毅,甚至流于......
-
〓 区域史与地方文化:闽都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都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文化外延可概括为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中下游和闽东地区使用福州方言的族群所创造的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的区域文化。其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以儒学为主体,由理学、闽学、侯官新学一脉相承的区域文化。其文化特质可以概括为儒雅、重文、开放、求变。闽都文化的......
-
〓 孤本禅诗《筠溪集》发现记
1710年,日本禅僧廓门贯彻完成了一部中国古籍的注释整理工作。为了这一注释整理工作,他花费了二十余年。完稿之际,他声称“庶几禅者依此书,知作为诗文之标准者”。 廓门贯彻原是下野黑羽大雄寺第十三代住持,晚年将住持一职移交后,移居江户正觉寺。他选择了一部在日本禅林颇受推崇,但又号称极难通读的中国古籍来加以注释......
-
〓 李白笔下的胡姬
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西域的胡商(商胡)、胡僧及胡姬争相涌入长安,从事贸易、宗教、文化等活动,其中胡姬给人留下的印象尤为鲜明生动。当时生活在长安的李白就在诗中多次写到胡姬,表达不加掩饰的好感: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三首》其二)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挥......
-
〓 吴应箕与桐城派关系考论
内容提要:吴应箕不仅是上江社团的领袖,也是复社领袖,与桐城派的先辈有广泛的交往。作为选文名家,他对当时的桐城诸子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再进一步看,他的文学思想也通过桐城诸子和自身的传播惠及戴名世、方苞所开创的桐城派。因为桐城派在学术祈向、对待古今文的态度和理论体系三个方面以惊人的相似性表现出对吴应箕思想的继承。关键词: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