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乾隆—道光年间的北洋贸易与上海的崛起
【内容摘要】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江海关,定制为:南洋海船收泊上海大关,北洋沙船收泊刘河口,并由此形成南、北洋贸易的分隔局面。乾隆二十二年的“独口通商”政策使南洋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无疑影响到上海的发展。不过,乾隆中叶开始的北洋贸易的一系列变化则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一,东北豆货输出开禁使北洋贸易得以大规......
-
〓 清代中期关于漕粮加赋的三次政策辩论
【内容提要】清代嘉、道两朝江南有漕省份传统漕运体制的危机达于极点,漕粮应否在原额基点上加赋引起朝廷内部争议,“不加赋”的祖制虽一再受到挑战,却未被突破。咸丰以降,大故迭起,中国面临数千年未遇之变局,有漕省份相继更改漕务章程,原来恪守的“不加赋”祖制被打开缺口,鉴于完全依赖河运的漕运旧制支离破碎且已难照旧复原,胡林翼、曾......
-
〓 明代江南治农官述论
【内容摘要】明代治农官制创始于永乐初年,经宣德至成化间添革往复,由江南一隅推广至全国大部,并基本完善了司府州县各级治农官建置。正嘉以降,江南治农官不断遭到裁省,权力收缩、下移,由官到吏。终明之世,江南治农官先后经历了三次职能转变:宣德二年初次复设后,在永乐以来单纯的提督农田水利基础上,统摄粮长、职兼催粮;宣德六年开始全......
-
〓 清代中晚期山地广种玉米之动因
玉米在16世纪初传入我国之后,起初主要是在少数平原地区种植,由于与当时传统的粮食作物相比,玉米“最耗地力”[1]p147,且没有单产优势,所以总的来说,在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的 200多年的时间里,它的传播范围较小,种植规模不大。①但从18世纪中期始,玉米在我国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广大范围内海拔较高、不宜五谷的山地获得......
-
〓 明清时代的山东盐业
《明清山东盐业研究》,纪丽真著,齐鲁书社2009年11月第一版,30.00元盐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传统社会里,国家收入“半出盐赋”,盐课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盐业与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都有密切关系。改革开放以后,明清盐业史研究渐多,成果迭出,但地区性盐业研究多集中在两淮、四川、广东......
-
〓 从人口、物价、工资看17-18世纪的国民生活水平
——《清朝乾、嘉之后国势衰颓的经济原因》导读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六篇一、清代人口与国势衰颓之关系经过何炳棣这一代学者的努力[2],大致上已经解决了清代人口数字及计算单位的重大难题,根据葛剑雄的研究,从康熙39年(1700)的1.5亿升至道光30年(1850)的4.3亿。[3]我们察觉到这段时期打破了自西汉末年到明朝末年间,人口变动的常态,由......
-
〓 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
清代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经营比以往历史时期更为深入和广泛,云贵地区社会环境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背景主要有:一是随着行政、军事控制加强,王朝治边思想和政治举措在边疆地区逐渐深刻化;二是规模性移民及开发,使边疆地区总体上呈现出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局面;三是以矿业为主的生产与贸易活动,以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带动了边......
-
〓 归口管理:洪武二十六年田土数的新认识——基于洪武《诸司职掌》的考察
【内容提要】由于归口垂直管理,《诸司职掌》所载洪武二十六年“8.5亿亩”田土数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军事两大系统管辖区内的总和;《诸司职掌》所载既有湖广、河南两布政司及直隶凤阳、淮安两府“畸高”的田土数,也存在安庆府等“畸低”的田土数,不属于均一化问题。“册文讹误”仍是“公案”之争中最有效的一种解释。因此,考察《诸司......
-
〓 重评“大明宝钞”——《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三篇
前言早在宋代(960-1279),中国已经发展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宋代初期的纸币(交子),在性质上大抵是近于现代本票(promissory note)的一类,并不是属于严格定义的货币(bank note)。[1]后来,金(1115-1234)、元(1260-1370)两代相相承继了宋代纸币的制度,并加以完善及发展。到......
-
〓 商人集团与中西关系建构——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体制的再认识
【摘要】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西关系体制,不应看做由一种清政府完全控制的静态的制度,而是在中西互动过程中经历了再建构的过程,西方商人集团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鸦片战争前的一段时期,广州中西贸易实际上处于中西共管的状态,代表西人利益的商会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来华西方商人及其团体,利用各种手段,对清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和规......
-
〓 明代黄河水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明代的黄河水患是历朝以来最为严重的,不仅泛滥的次数极为频繁,而且受到保漕、护陵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河道极为混乱,它淤平了河湖,吞灭了良田、村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泛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破坏。在明代统治的270多年里,给下游河淮地区(今豫东、鲁西南、皖北、苏北一带)的人民带来......
-
〓 清代前期经济运行概述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清代前期经济运行的两个特征,并讨论了商品经济对资源配置主体间和资源配置机制间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关键词】清代前期;经济运行;资源配置;商品经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根本问题,都是要优化资源配置,以求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归宿。如何配置资源就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内......
-
〓 美洲发现对于中国农业的影响
美国于1783年独立革命成功,翌年(1784,即清乾隆四十九年)即派船“中国皇后号”自纽约经非洲好望角来广州贸易。可是,中国与美洲间的经济关系并不始于此时,约在16世纪中叶前后,随着1492年哥伦布的发现美洲新大陆,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受到影响。在明朝(1368—1644)末叶,或16、17世纪间,中国与美洲之间还没有直接......
-
〓 清代提塘考
提塘,顾名思义,是指管理塘务之官员,在明清时期地位不高,但职能重要,在当时的政治和行政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影响着很多重大事件。学界尚无专门文章对此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会典、实录和奏折档案等材料的梳理,力图揭示清代提塘的职能及其运行状况,以求方家赐教。一、关于清代的“塘”塘在清代是一个有多种含义的词语。清会典的解释......
-
〓 19世纪初东南海商与海盗、水师的关系
【内容提要】19世纪初,即嘉庆前中期,是东南海盗的又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海盗、海商、水师是活跃在海面上的三个主要社会群体。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互为依存。海商的艰难处境反映了当时海洋社会的衰落。【关键词】19世纪初;海盗;海商;水师19世纪初,即嘉庆前中期,是东南海盗的又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海盗、海商......
-
〓 清前期的“熟荒”应对机制:重视情报支持贩运
清前期农业生产屡获丰收,但因交通不便、需求不足等缘由,一些地区曾出现“谷贱伤农”的“熟荒”现象。如顺治五年,湖南长沙府“米价贱至石五六百钱无买者”,康熙二十二年,江西德兴县“有秋,民苦谷贱金贵”,乾隆十六、十七年,甘肃兰州连岁丰收,“民有粟而无所易”,等等。为此,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
-
〓 [清代]上海沙船运输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五章第七节
第七节上海沙船运输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方,航运业是最早形成产业资本萌芽的一个重要行业,我国航海事业早有发展,唯明代以来受海禁政策影响,致多曲折。康熙中,上海的沙船业成为最大的民间海运业,其中亦有资本主义关系出现。【1】惟运输业的生产方式与一般商品生产有所不同。本节首先对沙船业生产力的发展作些历史的概括,然后从两个方面......
-
〓 我的宋以后宗族史研究
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学习中国史的大学生,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我关心中国近世为何落后的问题,试图从社会文化的历史传统中探讨原因。研究生阶段学习清史,进一步接触宗族问题,发现清朝推行以孝治天下,通过乡约宣传“上谕十六条”与《圣谕广训》,宗族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清廷的倡导下,清人建祠堂、修族谱、设族田、立族学,宗族组织发展迅......
-
〓 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商业资本发展的新格局——以衢州的造纸业和木植业为中心
【摘要】明清时期衢州府的造纸业和木植业是地方财政和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撑,在木植业中有“拚”的产权分离和契约化的卖买关系,标志着商业资本已扩拓了发展道路,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经济现象值得重视。【关键词】杉木;拚;官纸;衢州开化【作者简介】陈学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日本大阪大学、丹麦哥本哈根......
-
〓 金瓶梅与白银货币化
内容提要:《金瓶梅》是展示明代白银货币化最典型的小说,在“不经意的叙事”中透视着明代经济生活细节。采用“小说与历史互证”方法研究《金瓶梅》这一现象,不要简单谈论白银的交换和使用,而要看到货币化程度对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才能理解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金瓶梅》与白银货币化这一研究方向,受到了当代中国史学、社会学关......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