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克隆羊·地球村·孔夫子
——从文化建设的方针与环境保护的理由谈起(张丰乾)-----“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
-
〓 《孔子思想研究》第一章 历史背景分析
“知人论世”乃是我们在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时所必须遵守的方法论原则,就孔子而论,即我们只有在搞清楚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之后,才可能了解孔子思想的意蕴所指及其价值所在。然而,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孔子所处的时代即春秋之际的社会性质到底怎样,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便是徒劳的,毋宁说这......
-
〓 二程人性论的道家思想渊源
内容摘要 二程人性论中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理论建构,并非原始儒学的自然延伸,而是受到了当时的道教学者陈景元、张伯端老学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老学为二程理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关键词 二程 天命之性气质之性 老学理学作为有宋一代典型的学术形态,虽然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部革新的理论成果,但它是在充分吸收、融化了佛......
-
〓 评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引 言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是鲁迅用日文于1935年4月29日发表在日本《改造月刊》,同年7月,译成中文,刊载于东京的《杂文月刊》,题为《孔夫子在现代中国》。后由作者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发表文章前,在致友人的信中指出“正在为日本杂志做一篇文章骂孔子的,因为他们正在尊孔。”骂孔,只是因为他看不惯别人尊孔,好奇怪的理......
-
〓 孔子学说的现实价值
(陈德述) 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它曾经对人类文明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今天仍然在为人类文明进步继续作贡献,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它将会对人类文明作出更重大的贡献。 孔子学说是给人以智慧的学问,他教导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教导人“学而时习之”,教导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教人如何“知人识人”......
-
〓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后序》
(本篇据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排录,依文意分段,加现代标点。)洛阳老庄研究院 潇雨 排录大康元年三月,吴寇始平,余自江陵还襄阳,解甲休兵。乃申杼(2)旧意,修成《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始讫,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发冢者不以为意,往往散乱。科斗书久废,推寻不能尽通。始者藏在......
-
〓 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自序
说明:钱穆先生《刘向歆父子年谱·自序》所记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其不可通者二十有八端”,兹敬录其大概如下,以便览读。 张京华1、 刘向卒在成帝绥和元年,刘歆复领五经在二年,争立古文经博士在哀帝建平元年,去向卒不逾二年,去歆领校五经才数月。谓歆遍伪诸经,在向未死之前乎?将向既卒之后乎?向未死之前,歆已遍伪诸经,向何弗知?......
-
〓 中国“大一统”的“三时一贯”论
【提要】中国“大一统”的观念并不仅仅是自秦至清的帝国时代所特有的意识形态,而是中国政治文明中的一个源远流长的根本传统,它“一以贯之”地存在、而又显现为“三时”即三个不同时代的历史形态——王权时代的大一统、皇权时代的大一统和民权时代的大一统。【关键词】中国;大一统;三时一贯;王权时代;皇权时代;民权时代;民族国家中国“大......
-
〓 乐以忘忧的坦荡胸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两种人:一种是心地宽广,胸襟豁达,真诚直爽,泰然自得;一种是计较得失,忧愁郁悒,心胸狭窄,优柔寡断。前者被称为“大丈夫”气概;后者如通常所说的“小心眼”,即《红楼梦》之所谓“小心眼说刻薄话”的“小心眼”。孔子把前者称为“君子”,将后者看作“小人”。他说: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
〓 朱熹论“慎独”
【摘要】据出土简帛材料,慎独的“独”并非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心理上的“未发”或未与外物接触,指“舍体”,即内在的意志、意念;“慎”应从《尔雅》训“诚”,独慎独即“诚其意”。朱熹看到郑玄释慎独为“慎其闲居所为”的不足,故扩大了独的内涵,使独包含了精神性、内在性的含义,这是他的一个创造。但由于独居、独处的先入之见,他在......
-
〓 论儒家哲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
(汤一介) 一个民族的哲学有它的源起,就像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它的源起一样。但是,一个民族的哲学的源起又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源起不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从有这个民族就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然而并不是有了这个民族就有了这个民族的哲学。有些民族很可能一直处于没有创造出它自身的哲学体系的阶段,甚至可以在这个民族还没有自己的民族哲学时就完......
-
〓 宋学与《宋论》
学术界一般所谓“宋学”,乃宋代儒学之简称。钱穆先生曾说:“宋学精神,厥有两端:一曰革新政令,二曰创通经义,而精神之所寄则在书院。革新政令,其事至荆公而止;创通经义,其业至晦庵而遂。而书院讲学,则其风至明末之东林而始竭。”(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页)此所谓“宋学”,显然即指宋代儒学;而......
-
〓 叶适与永嘉学派
南宋乾道、淳熙年间,学术繁荣,人才辈出,温州(永嘉)尤盛。史称“温多士,为东南最”(1),陈亮亦有“人物满东瓯”(2)之赞誉。其时,温州众多学者中,学术思想上卓然有所成就、且又颇富特色的,当推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他们前承后继,一脉相沿,形成发展起著名的永嘉学派。叶适曾记述温州太守留茂潜之言曰:昔周恭叔首闻程、吕氏微言......
-
〓 儒家君子人格与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
公民社会的和谐、美好程度,说到底,主要还是靠两种力量,一是个人的力量,二是社会的力量。人格高尚的公民的比例高,这个社会就更可能和谐美好;社会制度的合理程度高,这个社会也可以更和谐美好。两者既独立存在,又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成员人格素养的全面提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的GDP总量已......
-
〓 南宋道学与反道学之争
南宋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各种思想观念互相激荡,共同促成当时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其间,影响深远而又引起时人与后人高度关注的无疑是道学与反道学之争(1)。一、学术层面上的道学与反道学之争道学与反道学之争,在学术层面和非学术的政治局面上均有极生动的体现。就前者而言,主要表现为薛季宣、陈傅良、叶适、陈亮等人同朱熹理学思想......
-
〓 三晋文化与儒家思想——寻找山西文明根脉横议
山西简称晋,别称三晋,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三晋文化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在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和文化艺术等方面提出诸多主张,其所蕴藏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影响着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到当今社会的一代又一代人,构成了......
-
〓 梁启超《欧洲战役史论》成书考述
内容提要 梁启超的《欧洲战役史论》是一部“灌输国民常识”之史著。书成之后,曾在学界、政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迥异的评价。本文认为梁启超对待欧战的认识,经历了由悲观而乐观,由被动而主动,变“中立”为坚决参战之态度。梁任公史学的成长经历,亦如许冠三先生指出:“恰好是一个从迷信西学到择善而取、从背离传统到选优发扬的辩证过程。”......
-
〓 第十章 中庸之道
第十章 中庸之道从孔子的仁学及礼学的构建可知,孔子的思想无处不充满一种中庸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思想就是一种中庸思想,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最重要方法论,中庸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重的范畴之一,孔子曾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何谓“至德”呢?《论语·泰伯》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
〓 儒家八派
战国时期儒家内部分化而形成的八个学派。 孔子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有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之誉。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
-
〓 张居正与阳明心学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少年时即疑敏伦,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中进士,旋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隆庆元年(1567),穆宗即位,迁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政事。神宗即位后,代高拱为首辅,执掌实权达十年之久,为一代权相。张居正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对于振兴朝纲,......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