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礼不下庶人? 乡野百姓更懂得中国传统礼仪
许多年来,与作为“五常”的“仁义礼智信”一起流传的还有“礼不下庶人”之说。关于后者,历代文化人的解释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但被一般人认同的说法是:“庶人”没有资格享受什么礼遇或讲究什么礼节礼仪。因为那些自西周以后就被称作“庶人”的“农业生产者”们大多没有读过书,根本就不知道礼为何物。谬种流传,偏见成真。于是世世代......
-
〓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传统的内在结构
一 儒家的天命观 在〈现代性的不连续假说与建构实在论〉一文中[1],作者指出: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在其历史长河中所发展出来的“世界观”,可以帮助该文化中之成员回答他在生活世界中可能遭遇到的四类问题:(1)我是谁?(2)我的人生处境是什么?(3)我为什么会受苦?(4)我应当如何获得救赎?[2]。所谓“世界观”的问题,儒家学者......
-
〓 儒学?新儒学?价值形而上学——黄克剑先生访谈录
问:克剑先生,我受《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的委托对您作学术访谈。我想从这样一个话题谈起:从您的《自选集》的目录看,您把您的有代表性的著述分作"中学"、"西学"、"马学"、"困思"等篇,依我看,这样分篇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治学风格。您是否可以先就您的这一治学格局说说您的治学动机? 答:简括地说,我选择治学这条路,首先是为着自己......
-
〓 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
以前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社会结构和政治组织方面揭示其发展过程和形态特征。如果仅止于此,恐怕就很难解释清楚其在战后多次表现出来的死灰复燃的冲动。(1)本文试图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从思想文化的层面分析不仅对日本传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在近代日本依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的儒学与军国主义的关系。一、日本军国主义的......
-
〓 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
内容提要:关于荀子的学术性质,古今共有三说:儒家,法家与“自成一体”说。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认真探索。在《荀子》中第一位的概念是“隆礼”,即“礼”是他的思想核心。《荀子》中也讲“法”,但始终未将“法”做为其最根本的范畴,所以荀子本质上非法家。荀子的思想核心是“礼”,儒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二者完全不同;而且,荀子对......
-
〓 儒的起源
就儒,以及儒家、儒学的原初本意来说,至少在20世纪之前并不存在分歧,既无概念性的差异,也无多少不同的理解。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特别是随着西方思想文化及其研究方法的不断传入,人们对这一原本还算清楚的概念却产生了疑问,并由此而引发了相当大的分歧。根据比较可信的资料,"儒"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似乎见于《论语·雍也》。孔子在这......
-
〓 儒家思想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
——翟学伟教授在南京市民大讲堂的演讲思想者小传翟学伟史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代表作有《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等。在《中国社会......
-
〓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改变"时代性"的单一维度
面向21世纪,要深入地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必须对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儒学的问题加以认真的反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时代性”曾经是学界评价儒学的基本标准。如果历史上的某个儒者被视为处于其所属阶级的“上升期”,则其思想在总体上就具有积极意义;而如果处于其所属阶级的“没落期”,则其思想的积极意义就值得质疑了。正是立足......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八)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八) 208·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译文]仁的法则在于爱别人,而不是爱自己;义的法则在于端正自己,而不是端正别人。209·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译文]人超过世界上一切物体之上,在天下是最宝贵的。21......
-
〓 原始宗教的演进与儒学理念的形成
1.1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述者循也,传其义也。儒者共同坚执的一个信念是,有一个渊源久远积淀丰厚的传统,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构成了儒学理念的精神基础。1.2古史辨派以反封建为诉求否定了这个被称作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对于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三代叙事来说,这无异于釜底抽薪......
-
〓 近20年我国大陆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回顾 1980年代前期,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文化讨论的展开,以阐扬民族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为一贯宗旨、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曾经发生较大影响并于1949年以后在海外递续发展的现代新儒家,逐渐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对现代新儒家群体或个案的研究论著开始出现。[1] 应合着这一势头,方克立率先发出了“要重视对......
-
〓 论语别裁·前言
论语别裁·前言回首十五年的岁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可是我对于时间,生性善忘,悠悠忽忽,真不知老之将至,现在为了出版这本《论语》讲录,翻检以前的记录,才发觉在这短短的十五年历程中,已经讲过三四次《论语》。起初,完全是兴之所至,由于个人对读书的见解而发,并没有一点基于卫道的用心,更没有标新立异的用意。讲过以后,看到同学的......
-
〓 儒学所面临的挑战与回应
孔子之后,儒学发生了相当大的分化。但实在说来,在战国初期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儒学的这种分化并不十分明显,孔门诸弟子虽然出于利害之争而难以集聚在一起,但他们相互之间尚未发生太大的冲突,只不过分立门户,各自聚徒讲学而已。 在这些分立门户聚徒讲学的孔门弟子中,毫无疑问,子夏是最大的一系。他不仅弟子众多,而且影响大。尤其是他与......
-
〓 弘扬优秀传统 建设现代文明
(韩喜凯)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本人因而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孔子思想具有博大精深、枝繁叶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特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伟大的实践告......
-
〓 孔子与《春秋》:关于儒学运动起源的冥想
陈强 两千五百年前,在孔子生活的时代,黄河流域的华夏族遭遇到第二次“洪水时代”。那人欲的洪流“浩浩怀山襄陵”,吞没了当时的文明世界。在各文明民族中,注重历史与经验的华夏族最先在心智上发育成熟。随着理性的成长,周人所信仰的“临下有赫”的上帝逐渐失去了仲裁万物作福作祸的威权。《诗》上说,“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丞民,其命......
-
〓 专制政治·儒家精神·现代自由主义(上)
内容提要:本文比较全面地梳理了徐复观先生的政治思想,并参照现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对徐先生的儒家政治观进行了勾稽和评价。徐先生早年投身军旅乃至参与枢机的经历,使他对于通过最高统治者所体现的现代中国政治的专制本质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和非常强烈的厌恨。由此导致他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相当深入地挖掘了专制政治的历史根源,提出了秦代......
-
〓 儒的演变
按照胡适的分析,以治丧相礼为主要事务的儒者阶层至少在殷代已逐步脱离直接劳动者而相对独立。也由于他们脱离直接劳动,故久而久之就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非体力劳动阶层。他们的职业相对低贱,收入也相对菲薄。但是由于他们有了相当的余暇时间,从而使他们有条件、有可能且也需要那些礼仪形式与礼仪理论。而正是这种职业性的需要,使得......
-
〓 儒的官学化及其颓废过程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尤其是周公通过制礼作乐等意识形态的重建工作对殷代遗民中的儒者进行安抚,自然使这些儒者逐渐摆脱亡国的阴影和恐惧,逐渐地对新主人产生了某些认同。然而,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周人,虽然在形式上征服了殷人,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但是在制度等体制文化方面却又不能不被征服者即殷......
-
〓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梁启超(1922年8月20日) 一 今日我感觉莫大的光荣,得有机会在一个关系中国前途最大的学问团体——科学社 的年会来讲演。但我又非常惭愧而且惶恐,象我这样对于科学完全门外汉的人,怎样配 在此讲演呢?这个讲题——《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是本社董事部指定要我讲的。我 记得科学时代的笑话:有些不通秀才去......
-
〓 文化复古与民族新文化建设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打击,儒学本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期,由于各种原因的促使,儒学又有了复兴的迹象。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对儒学的新解释是这种复兴的一个原因,而当时政治上的需要也是儒学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为了争得正统的地位和合法性,这些军阀差不多都在鼓吹中国传统文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