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教的生态观对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意义
核心提示:许多生态学家认为,正是笛卡尔-牛顿系统激发了人们把握宇宙的妄想和征服自然的欲望,成为现代生态与人类危机的根源。从思维方法上看,还原论首要的错误就是假设能够把要素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分离的状态下认识它们的真相。生态学家认为,要克服生态危机,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摒弃还原论、机械论的世界观,转向整体论、关系论的生......
-
〓 中国古代为何未能发育出资本主义制度
研究欧洲共济会以及犹太金融集团的历史,可以解决中国历史中的一个著名斯芬克斯之谜——为什么中国古代社会早有市场经济而未能发育出资本主义制度。早在先秦,中国已经形成规模可观的市场体系和制度。(参看《管子》及《史记·货殖列传》)在汉、唐、宋、元、明时代,中国的商业市场曾经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市场经济,但是中国没有发育出近代的资本......
-
〓 金、元两朝对中原土地关系所作出的变动
——《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第八章
金、元两朝对中原宋朝模式的后期封建社会的土地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做出了一些怎样的变动?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是不太容易的。单纯抠几条史料,搞出一些统计数字,做出一些表格(自然做这些工作都是必要的),已经不足用了。有必要从更大的,也就是说,从范例的对照,从理性、或者说从理论方面来看一看,也许更容易打开缺口,触......
-
〓 “国家”驾驭“社会”的政治术
过去我们习惯于用大而化之的语言来概括中国历史的特征,例如“长期停滞”,例如“东方专制主义”。由于近几十年史料广泛开发,社会经济史、社会生活史、地区社会史乃至宗族、家族史的研究,已经从对中央政权的过度关注,转而深入到考察城、镇、乡的社会场景,人物的考察也从皇帝为首的政治精英扩展到士、农、工、商等平民阶层。眼睛由上向下,“......
-
〓 《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目录
《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费孝通著,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2000年5月重印目录江村经济序……………………………………………………………………………………………布·马林诺斯基(3)第一章前言…………………………………………………………………………………………………(8)第二章调查区域…………………………......
-
〓 百年情殇下的历史真相
斯蒂芬尼·巴尔切夫斯基叙述了一个在灾难发生一百年后仍在人们心中回荡的集体记忆……值得赞颂的是,相比只在上面住了几天的乘客,她花了更多时间讲述建造、驾驶和操作泰坦尼克号的男男女女,因为是他们赋予了泰坦尼克号生命。这些记忆值得被纪念,向她致敬! ——丹尼尔·艾伦·巴特勒(Daniel Allen Butler......
-
〓 稻的特殊栽培——《中国稻作史》第四章(十)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十、稻的特殊栽培以上所述为水田育秧栽培的一季稻,是最普遍的稻作。此外,还有旱稻、再生稻、间作稻、连作稻、混播稻、浮水稻等特殊栽培方式,现分述如次。(一)旱稻即陆稻,古籍上也称陵稻。旱稻的起源甚早,甚至有人主张旱稻的栽培先于水稻(详见第一章水稻和陆稻的分化部分)。但因水田栽培的稻作发展很快,其规模......
-
〓 两宋的土地关系和赋役——《中国土地制度史讲稿》第六章
第二十四节宋以前土地所有制的总结宋以前的土地制度,前文大体上已经涉及过了,现在再来总结一次,不是为了重复,而是企图在总结中有所拔高,也就是说,会有些新的什么在总结中出现。特别是结合导师马克思关于东方(亚细亚)形态的伟大学说,观察这一形态的特征在具体的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土地所有制衍变的历史中,有些怎样的情节,是很有意义......
-
〓 试论我国中古自然经济及其下的田制
——《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第四章
一请允许我把话说得稍稍遥远一点。假如我们用宏观的眼光,看我国历史上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后八世纪这一千四百年历史的话,它似乎恰好可以分为两段,每段七百年,以公元后一二世纪之交作为它们的分界点。前一段七百年,是货币和交换行为最初发展、逐渐泛滥以至收缩、停滞的年代;后一段七百年是自然经济发展、居社会主尊地位,并且最后又被货币......
-
〓 依国际法看南沙群岛主权归属中国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不仅有古今中外的大量文献可资佐证,而且早为世界各国所承认。近来,越南主要以“历史主权”,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则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某些规定为由,谋求长期侵占我南沙岛礁。从国际法角度看,上述国家所谓的南沙群岛主权依据站不住脚,相反中国对南沙群岛主权及权利主张有充足的法理依据。在国际法上......
-
〓 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
●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从经济发展中作出这种奇怪判断的,但在文化上我敢肯定:不会●要直率地告诉国内,国际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少而又少,……国际间并没有多少人痴迷着中国的儒家、兵法、武打、变脸、权谋或唐装●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
-
〓 《中国稻作史》目录
序言第一章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一、中国稻作起源和历史神话传说二、中国野生稻的古今分布(一)中国古书上关于野生稻的文字(二)中国古代野生稻和现代野生稻的地理分布(三)中国古书中野生稻的问题三、考古发掘中所见的中国原始稻作(一)新石器遗址出土稻谷遗存的概况(二)考古发掘所见的中国原始稻作四、中国稻作起源与南方少数民族......
-
〓 从亚细生产方式看中国古史上的井田制度
——《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第二章
一井田制是我国历史上极重要的土地制度,它应该是世界历史上土地所有形式中的重要的范例。那么,井田制是怎样的一种土地制度呢?大体古老的人类,从经营农业的一开始,就有个规划的问题。《诗·大雅·公刘》篇说,“既景乃冈,相其阴阳,……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周礼·大司徒》篇也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然后“辨其山......
-
〓 用世界史的视野观察中国人的中西文化之争
【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王桧林教授此文原为本刊去年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而撰,文章完成时,那组纪念五四的笔谈已进入清样校对程序,故未能编人,便拟适时发表。孰料,去年9月2日王先生竟驾鹤西归。哲人逝世已届周年,适因今年是中国现代史学会成立30周年,本刊借此机会刊发长期担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等领导职务的王桧林先生此......
-
〓 “国家”驾驭“社会”的政治术
过去我们习惯于用大而化之的语言来概括中国历史的特征,例如“长期停滞”,例如“东方专制主义”。由于近几十年史料广泛开发,社会经济史、社会生活史、地区社会史乃至宗族、家族史的研究,已经从对中央政权的过度关注,转而深入到考察城、镇、乡的社会场景,人物的考察也从皇帝为首的政治精英扩展到士、农、工、商等平民阶层。眼睛由上向下,“......
-
〓 农具——《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五)
使用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进步。工具无论怎样简单,一般来说,可以使劳动者避免受到直接的损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果。劳动所用的工具,变化多端,归纳起来,可以总结成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利用器械,突破体力(特别是手足长度)及感觉器官所受距离的限制;一个是利用一些基本物理原理,提高人类体力劳动的效果,或利用这些原理来驾驭......
-
〓 划分蒙古族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据——《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绪论第三节
第三节划分蒙古族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据一、划分蒙古族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研究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首先要正确划分该民族社会发展阶段。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找......
-
〓 农具——《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五)
使用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进步。工具无论怎样简单,一般来说,可以使劳动者避免受到直接的损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果。劳动所用的工具,变化多端,归纳起来,可以总结成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利用器械,突破体力(特别是手足长度)及感觉器官所受距离的限制;一个是利用一些基本物理原理,提高人类体力劳动的效果,或利用这些原理来驾驭......
-
〓 四川:僰文化属于大夜郎文化圈
——访中国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80 期3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夜郎在何方?”一些学者提出“大夜郎文化圈”概念,认为夜郎文化覆盖西南地区多地,范围广阔。中国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等学者还指出,四川的僰文化与夜郎文化颇有关联。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谭继和先生。《中国社会科学报》:“夜郎自大”的典故广为流传。......
-
〓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导论
一、立项目的水是生物之源,地球没有水,就没有一切生物,也就没有人类本身;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植物就不能生长;森林是天然水库,毁了森林即断了水源。西双版纳是水稻的发源地及种植水稻最早的地区之一[1]。傣族是一个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的民族,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相处过程中,傣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