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匈奴社会形态再析
【内容摘要】关于匈奴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以往的学者大多简单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或者认为其属于原始的氏族公社制、或者属于奴隶制社会、或者属于封建社会,还有的认为属于几者的复杂的结合体。通过对匈奴墓葬材料的研究,并结合文献的记载,对这一问题给以重新检视后可以看出,匈奴游牧社会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其社会性质......
-
〓 美国牛仔生活史
牛仔在美国“西部片”中被浪漫化为个人英雄主义的化身,行侠仗义铁骨柔情之余还大多不事稼穑。这与牛仔的社会生活史有很大出入。实际情形是,美国内战以后,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来满足美国人对肉类日益增加的需求;数万名牛仔以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把一直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大平原地区开发成疆域......
-
〓 “世界史”研究要以现实关怀为指向
作为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史有其特殊之处。在国外,“世界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角度”,它强调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横向观察,着重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影响与互动,因此与“全球史”、“整体史”有相近的含义。但在中国,“世界史”却有其特定意义,它专指“中国之外的历史”,也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的历史。这样一......
-
〓 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的研究经过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改革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迅速推向全国,接着促使部分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现在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全国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被认为是“达到小康水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城乡发展已找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全国农民绝大多数已经脱贫,走向较高的......
-
〓 《中国家庭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时期》目录
《中国家庭史·宋辽金元时期》,邢铁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作者简介:邢铁,1957年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人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唐宋社会经济史。出版J,《家产继承史论》、《厂Ll等制度史纲》和《宋代家庭研究》三部专著。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
-
〓 中国还有多少历史文化名城?
一、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政策,加强保护规划并专门为之立法。例如,日本于1971年发布了《关于古都历史风土保存的特别措施法》。我国也于2002年10月29日和2008年4月2日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
〓 再访震泽
早在30年代,我在开弦弓村作调查时,就曾跟着村里的航船来到震泽。今天,再到震泽,已经60年过去了,瞬息间一个甲子,岁月不饶人。现在的我只能坐在车里观看市河,站在楼顶遥望慈云塔了。虽说是已进入暮年,我依然在想怎样做好进一步发展震泽这篇我一直想做而未了的文章。这次先提出几个问题,算作是开头,供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参考。一慈云塔......
-
〓 微子封建考
【内容摘要】微子启助周武王伐纣,被封于孟渚之滨(今山东曹县),筑庙曰薄(亳)邑,奉祀其父帝乙,不久老死其地,曹县因有微子墓以及亳邑之设。周公成王东征后,迁微子之侄、微仲之子稽于宋(今河南商丘),立为宋公亦即商公,奉殷先祀,另建宗庙于其国都,即南亳,以备日常之祀。后世附会汤之“景亳”或“景亳之会”在曹县,即北亳,以及成王......
-
〓 重访江村(上编)
我前天才离开开弦弓,在村里住了有20天。开弦弓是一个农村的名称。这个村子是在苏州南边,吴江县境内,靠太湖不远,可说是在水乡深处,从附近的震泽镇摇船进去,还要两个小时。21年前我曾经去过这里一次,是1936年的夏天。那时我刚从广西回乡,在瑶山里跌伤了,到家养病。我有个姊姊在开弦弓帮助农民办了一个合作丝厂。她约我到村里去住......
-
〓 战国秦汉史总论
前言战后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最具冲击性的事件,是批孔运动。最初,在1972年7月,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氏在《红旗》杂志同年第七期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的论文,认为中国自古代进人中世的分界点在于春秋、战国这一过渡时期。郭氏的这一论点,在他1952年出版的《奴隶制时代》中已经作了详细阐释。此时此刻,他为什么......
-
〓 夜郎文化 资源共享
——访贵州省政协原主席、著名作家龙志毅
在贵州夜郎学术研究中,有这么一位人物不可忽视,他集官员、作家、学者于一身,既是夜郎研究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定的参与者。他就是贵州省政协原主席、著名作家龙志毅。日前,一向很少面对媒体的龙志毅在贵阳的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82岁的龙志毅,听力不太好,但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答复。谈到自己对夜郎的研究,他谦逊地说,在......
-
〓 《濒海之地:南海贸易与中外关系史研究》周振鹤序
李庆新本书是以广州及岭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航海活动以及海外移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探讨与之相关的社会变迁和政府组织及行为,并因之而透射出中外关系史的多个侧面的内容。研究时段则上从汉代下至19世纪,在在都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区域研究的结晶。尤其是明代以下部分更是作者倾注最多心血的成果与独具慧眼的心得,对于郑和下西洋研究的深化,......
-
〓 怎样了解古代气候
宋问喘图(局部)这幅画讲的是汉宣帝时的丞相丙吉亲自过问耕牛气喘原因的故事,他担心是气候冷热异常导致了牲畜气喘,认为气候是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这说明其时人们已经在关注气候与农业生产、甚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古时没有气象局和温度计,那么今人是如何了解古代气候信息的呢?“自然证据”与“人文资料”对历史气候的研究大多需要通过间......
-
〓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意蕴析论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意蕴这一事关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重大问题,尽管也时常被人们提及,但似乎始终并未引起主流学界的足够重视。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因为我们不能正视,甚至不愿承认这一差异。而其中更为深层的原因,恐怕是文化自信心的缺乏。承认并正视这种差异,这既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一种体现,也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前提。......
-
〓 人口变迁及其影响——《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第七章第二节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是引起自然环境变迁的重要因素。人文因素中尤以人口和农牧业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衣、食、住、行等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数量、生产和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在自然环境中也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人们认识和利......
-
〓 《华北的农村》第四章谷类(上)
谷类序说华北一带所产之谷类,其种类之多,可以说是甲于天下,地球上任何地区所产之谷类,都远不及华北样子多,所以历来号称百谷。类别已经很复杂了,而每类之中又有许多种,例如高粱之中就又分几十种,谷子等亦然,这总算是我们民族的进化,可是也可以说是不进化。所谓进化者,他所以种类多的原故,当是经过若干年的研究。他研究的目的有四种。......
-
〓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目录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王元林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目录序………………………………………………………………………………………………………………………1前言…………………………………………………………………………………………………………………1第一章泾洛流域气候变化……………………………………………………......
-
〓 清代晚期地方粮价报告研究
内容提要:加深清代粮价报告制度的认识,对于利用粮价数据进行的研究极为重要。以往学者主要从粮价奏折和粮价清单等中央档案研究清代粮价奏报制度,本文则主要利用循化厅档案研究清代晚期粮价报告制度在地方的实际执行情况。通过循化厅斗行所报告的粮价清单,梳理了循化厅粮价报告形式和内容的规范化过程。通过循化厅与上级官员关于粮价报告的往......
-
〓 五代征耗考论
内容提要:在军需财政“量出”难计的前提下,征耗是五代“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五代不断调整征耗政策,征耗的内容、额度和性质有明显变化,出现了多样化、折变化和经费化的趋势,体现了唐宋之际赋税演进的基本特征。这不仅加剧了五代社会矛盾,也对宋以后赋税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关键词:五代 征耗 多样化 折变化 ......
-
〓 从临时领导到最高酋长:社会-政治组织的演化
郭子林译[1]内容提要:酋长是拥有一种特殊社会-政治地位的个人。酋邦则是政治制度中的一种,它拥有双层级的管理结构。而早期国家是三层级的,它是跨区域的一种社会-政治组织,拥有权力集中的政府,用以规范复杂分层社会的社会关系。从游团、村落、酋邦到早期国家,社会-政治组织的演化是进化性质的结构变化。在最早的人类社会中,为应对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