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大市场:云南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机遇
以色列曾经有一个寓言故事,“一瞎子打着灯笼走路,别人问,你又看不见路为什么要打灯笼呢?他说我不是照我自己的路,而是为了别人发现我自己。”深谙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经验的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区域合作处长杨晔在2009年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道:“云南的对外开放,不只是打起灯笼给自己照路,而是为了更好的让别人发现自己。”2009......
-
〓 中国稻作起源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稻作史》第一章(四)
第一章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四、中国稻作起源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在探索中国稻作起源与驯化稻的人的关系时,就必须追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迁徙和稻作的关系,因为那是远在汉族形成之前的事。在语言学上所称的汉藏语系各族[1]的文化融合是华夏族或后来所称的汉族的民族组成的基础。这一形成过程最早始于新石器时期。北方在黄河南北......
-
〓 历史上华北地区的民族变迁
【内容摘要】华北地区历来是中国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地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接触、交往、融会之地。历史上匈奴、氐族、羯族、鲜卑、突厥、奚、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回、满等族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生动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华北地区还是中国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这里是很多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民族的重要归宿地。北京之所以能够成为中......
-
〓 到香港和广州——《四千年农夫》第三章
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些“古老”农民是如何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以低廉的价格供应数百万人的吃和穿,他们的民族依靠这些“古老”农民的辛勤劳动维持了几千年。现在。我们渴望见到这些“古老”农民在田地里工作的样子。目前太阳仍然在赤道南方,每天往北移动12英里,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定了下一班轮船,马不停蹄地赶往香港,照这样安排行程,我们恰好......
-
〓 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嘉陵江流域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国家正在进行旨在治理、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天保工程”,嘉陵江流域系治理的重点区域。摸清流域环境变迁的过程、原因、规律,可以对现代嘉陵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与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保护提供历史借鉴。同时,国家西部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基础工程之一是交通建设,而历史交通地理的......
-
〓 草原文化基因传承浅论
【摘要】草原文化遗传基因的载体是包含人居、草地和畜群三者共生的放牧系统单元,亦即人居、草地、家畜三者共生的,三位一体基本元素。放牧系统单元包含两重结构。第一层是草地一草食动物(家畜)构成的牧食系统;第二层结构是在草畜系统之外,加入人为因子,扩大为人居—草地—家畜的共生体。放牧系统的驱动力是能量按照一定的“序”的运动模式......
-
〓 史学智慧与人类未来——读《世纪的馈赠:章开沅与池田大作的对话》
被誉为世界著名的大乘佛教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池田大作先生,曾以其国际人道主义的博大关怀,与世界多地政治家、宗教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历史学家对话,寻求21世纪的人类生存智慧。《世纪的馈赠:章开沅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则代表这一“对话的浪潮”(汤因比语)的最新发展。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深刻关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他与池田先......
-
〓 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直接生产者及其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节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直接生产者及其消费者的利益封建社会政府非常关注全国的物价,将其视作政府稳定百姓生活和生产秩序的必要条件,也作为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商业利润的信息来源并做出决策的依据之一。而政府在平抑物价方面,具有对信息搜集较为准确、全面的条件和经济上平抑物价的实力,同时还有对地方势力哄抬物价具有一定强制性调控的......
-
〓 我国封建社会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 封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第一节 我国封建社会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从我国封建社会的整体经济活动来看,无论从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到宏观经济的调节;从对经济关键领域的直接控制或经营,到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参与与限制;无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经营者,政府尤其中央政府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必然影响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方......
-
〓 录像显示9-11时击中美国五角大楼系导弹而非飞机
据国外媒体8月30日报道,美国新闻工作者近日透露,一些泄露的录像显示,9-11事件发生当天,袭击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巡航导弹而不是飞机。美国资深新闻编辑戈登-达夫称:“一共有85个视频。29日又有另外一个视频被公布。虽然没有对这个视频进行严格检查,当它看起来很真实,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枚巡航导弹从另外一个角度击中了五角......
-
〓 试比较中古时期西欧与中国城市的不同特点
【内容摘要】中古时期,东西方城市基本上都是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封建生产关系牢固建立起来的前提下,在由地方割据走上集中统一的政治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发展,又为封建经济的全面繁荣、政治统一、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以及封建社会的瓦解、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近代民族的形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条件。该时期由......
-
〓 新世纪以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点问题述略
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学者们的努力下、特别是各沿海相关省市政府的直接推动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一些问题逐渐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热点。对于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可能各自的角度各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大相径庭,但对于深化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些热点主要......
-
〓 《华北的农村》第三章园艺的分类
园圃者,种菜之所也。古人果木为园,菜蔬为圃,实有分别,后来园圃就相浑了。华北一带都说园,如果木园、菜园,说圃字时就很少了。按泛泛的说,菜园也是农业,似乎无需另谈,可是不然,可以说是完全两事,不但艺完全不同,所种的物完全不同,而其对物质取用的目的,也大不一样,所以自古对此就特别重视。例如《说文》曰种菜曰圃,《周礼·天官·......
-
〓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目录
提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北方陷入了持续的、规模空前的恶性水源危机。十河九干、大河断流、地下水位大尺度下降;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长时间以来,主流认为,“气候变暖变干、工业用水增多、森林植被减少”等因素是“大水荒”的主要成因。通过深入的量化研究,本文否定了这些成因。本文认为:“包产到户”终结了中国古典农业“......
-
〓 匈奴社会形态再析
【内容摘要】关于匈奴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以往的学者大多简单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或者认为其属于原始的氏族公社制、或者属于奴隶制社会、或者属于封建社会,还有的认为属于几者的复杂的结合体。通过对匈奴墓葬材料的研究,并结合文献的记载,对这一问题给以重新检视后可以看出,匈奴游牧社会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其社会性质......
-
〓 古典历史的基础:从国之大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
内容提要:由于古代史料的性质和近代早期历史写作目的的影响,从古代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古代史基本为政治和军事史以及大人物所统治,社会经济与普通人遭到忽视。21世纪的古代史写作,大多将政治史排挤到相对次要的地位,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成为主要内容,其笔下的古代世界,着重古希腊罗马公民的社会生活以及影响公民生活的诸种政治和经济因素......
-
〓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原序
本书提出了基本经济区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这对了解中国经济史是大有裨益的。通过对灌溉与防洪工程以及运渠建设的历史研究,去探求基本经济区的发展,就能看出基本经济区作为控制附属地区的一种工具和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武器所起到的作用,就能阐明基本经济区是如何转移的,就能揭示基本经济区同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问题的重要关系,因而也就在......
-
〓 屠牛之禁
牛,作为家畜,实在不可轻视。牛耕与铁制农具的导入,使生产力获得飞跃性的发展,带来的农业革命,甚至改变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阡陌开而井田坏,于是出现了“初税亩”。这主要是牛的力量。当时牛耕的普及,从孔子弟子名字上,便可见一斑。比如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迄至两千年后的今天,人类甚至可以登上月球,走向宇宙,却依然还未能完......
-
〓 《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序
《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乌日陶克套胡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序一蒙古族是人类中一个伟大分支,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其所建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是东西方融合、文明进步的契合。我数次去过内蒙古的一些地方,蒙古族同胞的豪放、热情至今难忘,他们悠扬的歌声使我这个不懂音乐的人也为之倾倒。在北方辽阔的土地上,......
-
〓 丝路新疆段:跨越时空的文明通道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之一。丝绸之路新疆段是其中最具魅力的路段之一,沿线曾经繁盛发达,留下了多种文明相互碰撞、融合的印记与见证。考古学家将其奉为一块“宝地”而神往不已。随着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项目的开展,丝路新疆段正在迎接“新生”。举世瞩目的丝路文明“丝绸之路”是德国地理学家、柏林地理学会主席冯·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