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瑞衡:丹青传古才流芳
吴瑞衡绘《峡江清秋图》 中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青绿两色,故称画为“丹青”。《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在民间,还称画工为“丹青师傅”。中国画有自己的艺术特点,与西方的油画、水彩有比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法上的,也是文化习惯及......
-
〓 含英咀华·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④:奥地利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
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Admont Library),奥地利 在欧洲古老的修道院图书馆中,阿德蒙特图书馆算得上藏书时间最长的一座。图书馆内的装饰精美绝伦,长长的大厅两侧,洁白的两层壁橱式书柜里摆满了精装图书,7个独立穹顶的壁画上,人类知识与神的启示交相辉映。选自微信...
-
〓 周游:咏雪诗话
雅事莫过于赏雪,比之更雅的当是围炉读古人咏雪诗了。雪花有许多别名,譬如“玉尘”,出自唐代白居易《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譬如“玉龙”,出自唐代吕洞宾《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譬如“银粟”,出自宋代杨万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独来独往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
〓 宋词里的三滴眼泪
第一滴眼泪第一滴眼泪关乎江山社稷和个人政治抱负。古代文人从小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熏陶,身怀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如果抱负不伸,往往会被认为是人生最大的失败。然而,理想代表的不是虚伪的美妙与愉悦,而是结实的摔打与磨砺……他曾经是二十二岁便金榜高中,名动天下的新科进士,成为皇帝心中未来太平宰相的人选;他曾是......
-
〓 人才史话:德才不能兼备,怎么办
任轶 绘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的智、韩、赵、魏四大世族,智氏的势力最大。执掌晋国大权的正卿智瑶,野心勃勃,欲吞并韩、赵、魏三氏一家独大。可到后来,反被韩、赵、魏联手所灭,其教训一直为后人引为鉴戒。 智瑶虽然不是长子,但长相帅气,武艺高强,技能超群,且能文善辩,果敢刚毅,深得其父智宣子喜爱,于是便在家族会上......
-
〓 陷入怪圈的《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的研究机构俗称“红学”,而研究《红楼梦》的人们,自然俗称“红学家”了。最早的“红学家”自然是脂砚斋等人,但真正把它当成一件事来做,是从民国初年的胡适、冯其庸、蔡元培、俞平伯开始,往后较为活跃的还有周汝昌、土默热、蒋学森,以及台湾的余英时等,至今百十年中,“红学家”研究《红楼梦》,主要就是依靠这些资料进......
-
〓 光明论坛·温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会见第四届道德模范代表,2014年赴河南兰考调研,2015年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等多个场合提倡“见贤思齐”。作为国人常说常用的一句古语,“见贤思齐”看似简单平常,但其实内涵很丰富。 “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随笔诗
一、追梦鸟我是一只追梦鸟,感谢上帝赐给我一双天使般的翅膀,我要借助它轻快地越过海洋、越过高山,飞到有梦的森林。我是一只追梦鸟,感谢上帝赐给我一双敏锐的眼睛,我要借助它敏捷地躲闪猎人的枪口,躲过高高的捕网,飞到有梦的森林。我是一只追梦鸟,感谢上帝赐给我一颗坚定信念的心,我要在它的伴随下,飞向蓝天,飞向白云,飞到有梦的森林......
-
〓 隐隐迢迢隔野烟
一直以来都酷爱李义山的诗,到没有太多可以说得清的原由。似乎总能从他的诗歌里找到一种味道,忽闪忽现地在记忆里回返。林庚先生谈起李商隐的诗时,觉得李诗中具有“词的风情”,底色涂抹着一层神秘的色调。李泽厚先生在他的名著《美的历程》里,认为李诗是“沿着中唐的主线,走进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追求中”。这大体代表着我们......
-
〓 “沈从文体”道出心中多少事?
借由“沈从文体”,我们缅怀逝去的大师,眷恋纯真的年代,反思我们的错误,描绘我们的生活。 熟悉沈从文的人大概都喜欢他的这句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很多人借用这句话来向心爱的人表白。然而,忽如一夜之间,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最近被网友集体模仿,......
-
〓 交流催生“俄历马年”
2014年也是俄罗斯的马年,但不同于中国的农历,“俄历马年”从公历1月1日开始。有俄罗斯朋友跟笔者打趣说:“虽然马年的叫法是中国先有,可俄罗斯马年开始要比中国早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在俄罗斯广为流传,每个生肖经过了俄罗斯的本地化又增添了新的色彩。俄罗斯有红马年、蓝马年等根据不同年份......
-
〓 新语:给每一位参观者更妥帖的服务
逛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不仅是琳琅满目的藏品,还有宁静悠远的氛围,都夹杂着历史的信息和当下的现实,成为国家和城市文化血脉的一部分。这些年来,从博物馆免费开放到博物馆奇妙夜、从各类活动开展到线上线下联动,我们的博物馆没了高高在上的架势,多了一份贴近大众的亲切。据统计,2016年,我国博物馆接待......
-
〓 大地漫笔·编辑丛谈:文章里的精神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应邀写下《岳阳楼记》,距今九百七十年。本月中旬,《十月》杂志社邀约数十位诗人在岳阳楼下参与群诵《岳阳楼记》,以纪念其问世九百七十年,并就“历史资源与当代新诗写作”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众声喧哗里,对《岳阳楼记》的重新体味与肯定,却是一致的声音。《岳阳楼记》......
-
〓 《乡愁》与诗经传统
观今中华诗坛上,甚是荒凉。检点一下,问题很多,就我所见,有三点至关重要,今且列将于下,还望我中华诗人,能暂放争议,走出梦境,携手共振,愿我中华人民深剖己过,励精图治,重整我中华诗坛。一、无论诗人,还是读者,似乎只会写诗,不会读诗。此所谓诗,既含新诗,又包古诗。二、写诗也还罢了,却只想不经过生活,而只用一颗心写。此毒甚深......
-
〓 大家手笔·许嘉璐:中华文化的根在农耕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先民,恐怕和其他地区的许多民族一样有着大略相同的发展路径,先是采集狩猎,再是游牧和畜牧,然后过渡到畜牧和农耕,并且萌芽了手工业。说到根,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很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正是在农耕时代,人类开始有了些闲暇和冥......
-
〓 门神
在北方这个镇子上走,渐渐就走到幽静处,见到一个小村落。村子沉浸在早春的清寒中,人们在院子里坐着,披着初升的阳光。门或大开或半启,只有那些合起来的,展示着一尊尊颜色鲜艳的——这是我在北方的眼睛里最为饱满壮硕的形象。如果碰巧遇上大门徐徐打开,我会随着这个逐渐张开的动作,看到门神活起来了一般。而在夜间,从每一家紧闭的门前经过......
-
〓 文化评析:博物馆经营要摆脱“施教思维”
如果博物馆一味把自己视为教育者而非服务者,面孔难免呆板,眼光惯于俯视,态度一贯冷漠,这样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 前些日子,一位到沈阳采访全运会的记者告诉笔者,全运会期间,辽宁省博物馆展出了众多难得一见的文物精品,并请省内多所高校的老师到馆,以志愿者的身份向观众进行义务讲解。可惜的是,馆内观者寥寥,冷清的现场......
-
〓 鲍勃·迪伦作品:换岗
十六年,十六面旗帜战场飘扬,牧人却在哭泣。绝望的男女分离,只在落叶下展翅。命运呼唤,我走出阴影,市场上商贾与盗贼渴求权力,我那最后一笔生意也就作罢。她的香馨似她降生的草场,仲夏夜,高塔下。冷血的月,远处,静候的首领注视着庆典将他的想法传给心爱的侍女黑色的娇面美得溢于言表。首领倒下,却仍相信他的爱会有所回报。他们剃了她的......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刘梦溪: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意义
真正带有恒定性的文化精神价值,都是稳定的、恒久的。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些永恒的价值理念,但是在表述上,在概念的使用上,不一定相同,但彼此可以互相阐释。 中国是“文明体”国家,能够代表中华文化本体的一些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今天,而且具有普遍的意义。 ......
-
〓 请对古籍修复高看一眼
近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辽宁传习所揭牌拜师仪式”在辽宁省图书馆举行。 古籍修复传习所,顾名思义,就是以“师徒传承、口手相授”形式来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场所。以往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主要是举办培训班集中授课,存在着时间短、基础不牢、知识体系不完备等问题。而开设古籍修复传习所,则旨在建立古籍修复人才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