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科走向:处理好环境维度与历史维度的关系
从现实出发 又回归历史虽然人类从来都生活在各种各样具体的自然环境中,但似乎直到上个世纪,当人类感觉到自身生活的世界已经或即将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时,才开始对自然环境给予特别的关注。上个世纪后半叶,随着环境破坏问题日渐严重和环保运动不断兴起,环境史开始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应运而生。德国环境史研究者拉德卡在《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
-
〓 李学勤:历史学者有责任纠正被贬低的中国古代文明
对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有时候只能说命该如此。事实上,我们走哪条路常常不是由你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一些必然的和偶然的外部事件构成。可是尽管如此,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自觉,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如何有自觉的意识和要求呢,了解历史就非常重要。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拥有五千多年的......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山寨“伦敦塔桥”为哪般
近日,有网友发现在苏州市相城区出现了一座气势宏伟的“伦敦塔桥”,4座尖顶塔楼高达40米,比真的伦敦塔桥看起来还要巍峨。据说,这里已经成了当地一景,不少外地游客专程来此参观游览、拍婚纱照。不过,在一座以传统园林和江南水乡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里,这座山寨气息浓郁的“伦敦塔桥”怎么看都颇具违和感。这座塔桥曾在网络上入选“十大......
-
〓 歌剧《红楼梦》推进中国文化有效传达
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转内销”,我们都该乐见其成。希望以英文版歌剧《红楼梦》为起点,有更多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完成文化的有效传达。这是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幕:深夜11点多,凡奈斯大街的战争纪念歌剧院门前依然灯火通明,刚步出剧院的观众意犹未尽地谈论着刚才的演出,有的观众还等候在“黛玉”的大幅剧照前留影纪......
-
〓 我收藏的《红楼梦》版本
二月光明书榜:《古书之美》,安妮宝贝、韦力著,新星出版社 《绣像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内页 近百年来,《红楼梦》研究者甚众,对其版本的考证研究自然也是巨细靡遗。我收藏的《红楼梦》版本有多种。按名气论当然是程甲本,因为这是《红楼梦》成书后的第一个印本,最可惜的是程乙本未曾拍到手。2010年秋,天津某家拍卖行出现了一部程......
-
〓 黄健:学术期刊评级需要公开透明
不久前,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了最新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级目录CSSCI(2014-2015)。目录甫一发布,即引起强烈反响。 过去已经有多篇新闻报道过中国地下论文买卖产业内幕,其交易额已达数亿元的规模。这些论文买卖,涉及到许多期刊,而越是被列入到CSSCI等核心期刊目录的杂志,论文买卖......
-
〓 且说收藏:收藏也有生命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藏品并没有生命的温度。其实,就像以玉喻君子之德,真正的收藏是在收藏家发现并感受到藏品的“生命”后才发生的。换言之,如果一个收藏家感觉不到藏品的生命温度和张力,不能与之对话、互动,这样的收藏是无意义的。时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总有一些人以投资淘宝的心态,斥重资购买古董,却并不关心其背后的历史、科学、......
-
〓 专家谈: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9月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据新华网)此前引发热议的是,新学期开始,上海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减负......
-
〓 一孔之见说篆刻
▲故宫博物院藏汉代铜印,印文是“韩宽”,属于满白文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有不少是颇具魅力、大有价值的精华与瑰宝,然而今日乏人问津、风光不再者俯拾即是,不可计数,篆刻艺术便是其中之一。 回顾传统社会,士大夫大多具备通才素质,其佼佼者往往同时拥有官员、学者、文人和雅士四种身份。所以他们进则出将入相,辅佐国君之政......
-
〓 光明谈:“行走的书箱”激发乡村阅读力
近日,“行走的书箱”活动在山东青岛平度村庄火了起来。红、黄、蓝三色书箱,装着不同类别的书籍,在村庄和学校流通。为了保证阅读效果,政府部门给每个书箱都配备了“领读人”,负责图书借阅和交流引导,这种新型阅读方式备受农民欢迎。近些年来,各个地方“送图书下乡”活动层出不穷,但有些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观念意识、设施设备等诸多因......
-
〓 成长的重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中原大学。中原大学为新中国培养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的办学初衷,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中南大沿袭数十年的办学宗旨,那就是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培养能参加国家建设和推动文明发展的精英人才。肇始于首任校长范文澜提出的“学以致用”的办学原则和他至今为人所称道的“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我们“......
-
〓 消费观察:实体书店的立足之道
近几年,实体书店的生存之路走的颇为艰辛,越来越多的书店正逐渐消失在城市的地图中,实体书店走向衰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座座曾经的文化地标为何在一片片叹息声中黯然退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实体书店受到网上图书销售的挤压,另一方面也与人们越来越少的阅读量不无关系。近年来,当当、亚马逊等一批网上图书商城异军突起,......
-
〓 文化评析:应县木塔修缮应尽快有实际进展
近日,千年国宝应县木塔扭曲变形倾斜一事引发舆论强烈关注。据媒体报道,近千年来,位于山西省朔州市的应县木塔历经风雨、地震、战争、不当维修,这座世界现存最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已扭曲变形。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修缮就正式立项,修缮方案却“难产”近30年。乍一看,此事颇为离奇。眼看着一处历史古迹扭曲变形倾斜近30年,可是有......
-
〓 善待历史文化遗产:让遗产与生活相互供养
出门在外,话不出三句,就习惯互相问起籍贯、说起家乡。老王来自某历史文化名村,和他聊着,话题变得有些沉重:多少家乡还载得动乡愁?老王无奈——这些年回到故乡,却慢慢开始“水土不服”。“自然正在被开发成假自然,道路和古建也成了古不古、土不土的模样。”他说,现在家乡的古河道里一概不让游泳划船、禁止捞虾钓鱼,人和河的亲密就这样没......
-
〓 孤寂凄冷断肠情——读朱淑真的《减字木兰花·春怨》
内容提要:朱淑真词是朱淑真悲剧命运的写照。《减字木兰花·春怨》以独特的抒情手法书写了朱淑真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传达出令人震撼的痛苦心曲,是古代才女倾诉的名篇佳作。关键词:朱淑真;孤独;悲剧命运作者简介:吴淑玲,女,1963年生,河北保定人,博士,博士后,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
〓 育人重于育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在汉语中,“人才”是一个词。但“人”与“才”并非一回事,“育人”与“育才”也并非一回事。在我看来,“才”,关注的是三力: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人”,强调的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度量“才”的词是成绩、成功、成就;形容“人”的词则是自由、快乐、幸福。中华文化的传统,从来都重视“做人”。“四书”中《大学》开头便......
-
〓 孟夏里的“中国好书”
北京孟夏,牡丹、芍药、蔷薇浩浩荡荡地盛开,明媚热热,“2014中国好书”推选活动,更是让这种热烈充满希望和诗意。人生太短,世界太大。我们该如何克服生命的有限性,领略永恒和辽阔?答案是读书。书中的内容是千万人所往,远远超出了我们的个人经验,并让我们了解未知事物,提升我们的生活境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能实现这些愿望,......
-
〓 书法高等教育要跨出“象牙塔”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沈括《梦溪笔谈》指出:“书之神韵,虽得于心,然法度必讲资学。”足见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当下书法再现热潮,书法高等教育也迎来可贵的发展机遇。然而,伴随各高校竞相开办书法教育专业,规模急剧扩张,却与书法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发生脱节甚至冲突。纯理论、伪理论以......
-
〓 大学应培养“大写”的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的“立德树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身心健康、体魄健康”、“审美和人文素养”,是在启发我们思考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高等教育范畴内,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人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而能否培养这样的人,与大学精神有......
-
〓 新语:文物要保护,不要“保护性破坏”
近几天,杭州西湖边文物建筑秋水山庄上演的一出“变色记”,让市民群众和专家学者大惊失色。作为文物本体一部分的秋水山庄门楼,在修缮整治中先是被刷上黄色,遭网民“吐槽”太过刺眼后,又在半天内紧急决定盖了层灰漆。近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请来文物保护、历史建筑研究、文保技术及色彩学方面的5位专家,上门为秋水山庄“会诊”,论证补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