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店灯光不熄说明了什么?
去年此时,北京文化地标、爱书人心目中的圣地“三联韬奋书店”开始试水“24小时营业”。一年过去了,三联书店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14年营业额接近翻番,实现盈利,并计划开第二家24小时分店。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既凝聚着全体员工的心血,也寄托着政府对实体书店生存发展的殷殷关切。实际上,三联书店是全国上百家获得政府财政补贴......
-
〓 不要让吟诵变成才艺表演
吟诵是旧体诗歌的一种传统活动,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吟诵一度不绝如缕,可喜的是在文化界一些前辈的呼吁倡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吟诵如今已经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全面复兴之势,各地的吟诵社团纷纷建立,各种吟诵活动也热闹非凡,但毋庸讳言实际社会效果并不理想,一般大众对吟诵仍然是狐疑观望乃至敬而远之。个中......
-
〓 代表委员手记·汤素兰: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作者:汤素兰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进湖南省委副主委)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
-
〓 龚明俊:孝道教育何须“跪拜”
日前,上海某民办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集体在父母面前磕头,引发热议。有家长认可这种普及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有学者表示如此推广孝道要慎重。学校开展孝道教育,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但具体做法值得商榷。如今,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已不再跪拜父母;即便在古代,跪拜也有特定条件或情境,一般作揖即可。无论古今,跪拜都并非孝......
-
〓 期待建筑遗产保护不再“厚古薄今”
不久前,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近现代建筑保护从此有了专家团队。在职能定位方面,委员会将致力于提升社会各界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的意识,探索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方法和合理利用方案。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在成立大会上表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是兼具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文化保护工程,也是为子孙......
-
〓 曹玲娟:“童书热”需要冷思考
不久前结束的上海国际童书展,短短3天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及其家长前来参观。历经多年“严寒”后,童书已成为出版业破冰的重要方向。如今中国的580余家出版社,有九成以上在出版童书或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生读物,其中不少作品的市场表现颇为亮眼。童书为何受欢迎?当然离不开经济发展、消费能力提升的大背景。重视学前教育、培养阅读习惯,是带来......
-
〓 凭栏处: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很久以前、在学生时代念过的诗,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被勾了出来。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
-
〓 陈斐:透视人文学术研究的“边缘化”
生活中,常有亲友问我:“你是做哪方面研究的?”当我回答是“诗词研究”时,他们在客套两句“那很美、很有意思”之后,往往会流露出失望的神情,甚至有人坦言:“这究竟有什么用?”此种情境经历多了,我有时也会反思人文学术研究的意义,结果无奈地发现:伴随着讲求实用、效益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占据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系统的中心位置,今天的人文......
-
〓 光明论坛·温故: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017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中指出:“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在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
-
〓 光明论坛·温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7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中指出:“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
-
〓 为戏曲的传承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戏曲是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雅俗共赏的重要形式,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而且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戏曲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为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它的创作和演出,除了演员之外,还有编剧、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乐师等。就演员而言,亦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行当分工,因此必须要有一个由这些人员组成的团体。......
-
〓 叶廷芳:逃家上学记
张安朴/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叶廷芳,其著述译作为人熟知。但很多读者可能并不知道,叶廷芳幼年曾因伤失去左臂,人生、求学之路较常人远为艰难多舛。但他始终以昂扬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工作,以独臂撑起了一个精彩的世界。本文正是回顾了60多年前,他站在“读书”还是“务农”的人生十字路口上,那个决断的时刻。......
-
〓 名家看两会·叶廷芳:文化“软实力”蕴藏大魅力
在今年两会上,如何加强文化“软实力”,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文化属于“软实力”,它也有威力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的确,在近代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时,无数志士仁人试图挽狂澜于既倒,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把希望寄托在发展“硬实力”上,以至于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纷纷奔赴西洋、东洋去学工、学农、学医,连鲁迅、郭沫若这样的大文豪......
-
〓 办好孔子学院促进民心相通
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各类平台的推动,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尤其是自强不息、修齐治平等中华传统价值观,为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难题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中国智慧。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则向世界传递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
-
〓 刷新见解:提高国家语言能力迫在眉睫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语言服务能力不足问题“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规划的实现,要以语言沟通为前提。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德国时指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沟通很重要,国与国合作很必要。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
-
〓 人才史话:开科取士前怎样选人才
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能成大事,而那些善于举荐人才的伯乐们,更加功德无量。 据《战国策》记载,淳于髡曾于一天之内向齐宣王引荐了七个人。 齐宣王说,我听说,千里之内能有一位贤士,就已经是比肩而立了;百年之中能出一位圣人,那就像接踵而至了。而今您一天就引荐了七位贤士,那贤士不也太多了吗? ......
-
〓 博士招考改革不能“看上去很美”
改革后的博士招考制度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监督博导的权力不被滥用——不仅要对考生、博导自己和其所在的招生单位负责,而且还要对国家公平、公正遴选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目标负责。 据《光明日报》4月22日报道,从2015年开始,天津大学博士生招考将取消统一笔试,代之以“申请—审核制”,即由简单比较考分高低转变为全面......
-
〓 人民时评:拨亮乡村教师这盏文明之灯
用乡村教师举起的文明灯火,燃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乡村和城市相携走进现代中国基础教育的热点话题,这些年常常胶着于择校热、课业重,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就读门槛,多是围着城市打转儿,而乡村教育问题则相对沉默。不少农村孩子担心,艰苦的条件下,还有多少老师能坚守?一些乡村教师孤独地承担着包班教学,在“麻雀校”里成为全能老师......
-
〓 莫砺锋:怀念于北山先生
近日正在写一篇关于陆游与杨万里的论文,就把《陆游年谱》《杨万里年谱》二书放在案头,以便逐年比照二人的事迹。论文还没写完,忽然怀念二书的作者于北山先生。于是将书架上的《范成大年谱》也取下来,三书同读,并把论文搁在一边,先写这篇短文。《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6年9月同时推出的,其实《陆游年谱》初版于1......
-
〓 学会反思和包容是一种美德——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看着大家经过了4年、5年的辛勤努力,用汗水换来了今天的荣誉和证书,又将踏上新的征程,我的感受很复杂,希望大家未来发展得更好。 今天,我最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人一定要学会反思自己的不足,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最近我收到一位校友的来信,他已经是社会的成功人士,他托我告诉年轻的学弟学妹们,年轻人一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