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注学术不端:学术不能成为功利的奴隶
据说,学术界在西方被取名为“学院”(Academy),源自古雅典城外的一个圣所。此地是以传说中的英雄Akademos命名。在这种满植物的学人聚集地,古希腊大思想家、哲学家、构建了《理想国》和《法律篇》的柏拉图曾高谈阔论并启发他的追随者。这些不拘形式的聚会成为人所共知的学院。学术殿堂曾是令人景仰的圣殿。不仅因为它位居高等......
-
〓 中国式英语教育引发社会热议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张云龙 王笛)政协委员张树华最近在全国政协会议一次讨论中指出,中国在学校教育和职称评定等方面“过度重视”英语的做法,正令这个国家30多年前兴起的“英语热”陷入一种“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这番言论一时间引发热议。目前,英语是中国大学入学考试的考核科目,也是大学必修课。同时,英语也是研究......
-
〓 方言没了,方言曲艺咋活?!
“城镇化”或者准确地说是“新型城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曲雄浑交响。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言,也必定是一道亟待回应和破解的时代难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镇化进程中保护非遗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护非遗所以承续发展的“文脉”不被切断。所谓“文脉”,是指“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对非遗而......
-
〓 大地漫笔:古诗词里的乡愁
在古诗词的长廊中品味乡愁,让人感怀千年往事的悠长。奔波漂泊的诗人笔下常常集结着梦牵魂绕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漂流在外的游子,在落日行将西下的时候,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浩浩长江,袅袅烟波更添离情别绪,崔颢在黄鹤楼上发出的叹息,成为登高处对于乡愁最典型的咏叹。透着些许豪迈,却难掩缠绵思乡之情。相比之下,......
-
〓 苏东坡巧赋回文诗
回文诗词可谓中国文坛上的奇观。近翻东坡集,发现大文豪曾是这类诗作的身体力行者。他一生多才多艺,琴棋书画、诗文词赋、药膳养生等样样精通,尤工诗文字艺,善吟风花雪月山水古迹。特别在他宦海沉浮,遭谗外放之后,少了羁绊,多了自由,艺海天阔任尔驰骋,对于回文诗词的创作,也锤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精彩珍品,今......
-
〓 乙未年祭孔大典祭文
维此乙未仲秋,公历2015年9月28日,乃至圣先师孔子二千五百六十六年诞辰,吾等华夏胞民,谨具鲜卉果蔬,佾舞雅乐,肃祭圣师,恭献此文。圣师孔子,生于无道之世,力倡雅颂之声。承尧舜禹汤文武之余绪,集礼乐射御书数之大成,设帐授徒,创立儒宗,开百代之圣教,化万民于春风。圣师之教,垂范至今。以人为本,不语乱神;以德为政,立己立......
-
〓 娄师德的低调
唐代武周时的重臣娄师德(630-699),史称其“宽厚清慎,犯而不校。”“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一位低调官员。官员保持低调者,有;但如娄师德一辈子低调为官,低调为人者,少。有一次,他与李昭德同上朝,因胖,行动迟缓,总跟不上。李昭德不得不停住脚步等他,几次以后,烦了,口出怨言,“你这个田舍夫......
-
〓 文化评析:销售旧书得问问“出处”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在公共图书馆借阅系统中显示“逾期未还”的图书,正在某旧书交易网站上被公开销售。此事引发了公众对这些图书馆管理能力的质疑。同时,旧书交易网站是否有义务对旧书的来源进行审查,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对古旧书来说,是否“流传有序”是决定其价值的重要指标。历经多位藏家之手“流传有序”的古旧书,来源大多可靠。若......
-
〓 人民论坛:致敬“最温柔的守护者”
“直到我只剩最后一口气,我也要一直教汉语,我教汉语教到不能动为止。”最近,年逾花甲的汉语教师米斯巴引发关注。在巴基斯坦,很多会说汉语的人都是米斯巴的学生;而她毕生致力于传播汉语的信念,则源自对其影响至深的两位中国老师。老师点燃爱的火焰,竟能赋予人超越国界与文化的力量。有人如此评价教师:在沉淀了所有的苦之后,升华为一种罕......
-
〓 行与思:一流大学要有一流人文
说起四大名著,看过的居然寥寥无几;谈到丝绸之路,竟不知在中国版图什么方位;已被辟谣的帖子,还在没头没脑地转载……文史哲艺课程开设面较窄、公选课被用来混学分、思政课常常无人问津……种种现象皆指向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当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上日程,人文教育的脚步更要及时跟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似乎更加重视科......
-
〓 青年驿站:人生是接力赛不是百米跑
有位朋友工作多年后辞职考上研究生,谁知学习了一学期后想要退学。跟我诉苦:一直认为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越学却越疑惑。他是小小村庄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考上时父母骄傲,村里人艳羡。但近来他回家,看到高中辍学去当技工、做买卖的小伙伴结了婚、盖了房、买了车,而他不仅没混多好,甚至还不如他们。而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自己的家庭实在是太普通......
-
〓 光明论坛·温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编者按 《光明论坛》“温故”子栏目开栏一个多月来,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清楚”原则,坚持一句话一句话重温阐释古语,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本期我们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就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所引用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语进行阐释,......
-
〓 人民时评:致敬!“梦之队”的筑梦人
老师是引路人,是燃灯者,是一个用知识、用品格改变个体命运,并在这样的改变中汇聚起时代季风的伟大群体“你就写一个字,我为你的老师献首诗”,人民日报客户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媒体产品,再次刷屏,人们在指尖划动中追忆曾经的启蒙者。在重庆,三代师生站上同一个学校讲台的消息,感动无数网友,有人留言“长大后,我就成了最好的你”。教......
-
〓 人民论坛:母亲是一种岁月
少年的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赖。青年的时候,对母亲也许只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向正午,人生有了春也有了夏,对母亲才有了深刻的理解、深刻的爱。我们也许突然感悟,母亲其实是一种岁月,从绿地流向一片森林的岁月,从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岁月,从明月流向一座冰山的岁月。随着生命的脚步,当我们也以一角尾纹、一缕白发在感受母......
-
〓 光明时评:该做且能做的事一刻也不能等
日前,甘肃省教育厅公布甘肃今年将代课教师招考年龄限制放宽至60岁,有400多名代课教师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其中年龄最大的54岁。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几百名代课教师数十年的期待,也为解决甘肃教师紧缺问题打开了一条切合实际的大门。 在全国不可能制定统一招聘代课教师新政策的时候,甘肃这一政策值得嘉许的地方就在于......
-
〓 家风家教大家谈:勤奋开明的家风是种精神延续
1944年1月,我作为长子,于战火和逃难中出生。 我们家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世家不同,既非“累代簪缨”的高门望族,也无“诗礼传家”的骄人身世。曾祖父是个出卖苦力的海外华工,祖父是个鞋匠,父亲更是年幼失怙。作为一个只有小学毕业程度的穷孩子,父亲是通过刻苦自学,不懈努力,一步步成为有成就的新闻工作者、学者。广东......
-
〓 文化评析:伪传统何以大行其道
穿汉服、点朱砂、写毛笔字……又到一年开学季,一些学校大肆操办“开笔礼”,并冠以“传统礼仪”的名号。据学者论证,所谓网上宣传的“人生四大仪式之一”的“开笔礼”,并非中国传统,而是近年来“地方上创造的仪式”。一时,“开笔礼”该不该办引发热议。教育之道,尤重童蒙。许多人回忆起人生开学的第一堂课,都津津乐道,因为这是跨入知识之......
-
〓 傅抱石与“水”
松溪观瀑 傅抱石 中国嘉德供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水”占有极其特殊的重要位置,不仅因为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更因为水墨作为原料与技法,本身具有对文人精神气质的塑造作用。傅抱石的绘画作品最为突出的主题就是水意象,尽管他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较为严重的恐水症。傅抱石的水墨作品积极探索了“水”在艺术表达上的多元性,挖掘了“水”......
-
〓 褒贬之间:说话的分寸
小时候,大多接受过谨言慎行的教育。成年之后,虽然也认可说话要讲求分寸的道理,但是这分寸究竟定在哪里,谁能说得清楚? 不久前,读到苏轼应约为朋友章质夫写的堂记,居然也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苏轼说:“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遇事即发,不暇思也。未发而思之,则未至;已发而思之,则无及,以此终身,不知所思。”又说:“言......
-
〓 多视角审视韩国儒家文化
孔子与韩国人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在韩国家喻户晓的圣贤,韩国人尊奉他为“万世之表”,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典大祭”。据说,韩国三星公司的创始人李秉哲,生前将《论语》当做人生和经营的指南,此书至今仍然是韩国书店里的稳销书之一。朴正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