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才史话:性格与成败
资料图片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选拔任用人才,也万万不可忽视人的性格因素。 性格是一个人看不见的本质,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勇敢、果断、懦弱、粗暴等。关羽性格上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以致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导致蜀国大业尽失。而二战名将艾森豪威尔性格温和,善于协调,宽......
-
〓 南开大学教授侯欣一委员:标志性大学校园应加强保护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十分重视,高校新校区建设此起彼伏。然而,一些建设新校区的大学迫于财务压力,要么将原有的老校区转让搞商业开发,要么出租改用途。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老校区被一点点蚕食,令人忧虑。对毕业生来说,老校园寄托着深厚的情感;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老校园传递出对文化的追求、对知识的坚守。我建议:国务院应尽快制定《标......
-
〓 文化的馈赠
如果追溯世界上几个古老文明起源的年代,中华文明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文明。汉族不断与周围的民族相融合,形成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文明是多元的,但中华文明的演进......
-
〓 人民论坛:让语言之河澄澈明净
前段时间,广西南宁一名青年失恋后录制了一段视频,说自己“难受”“想哭”,却因口音之故,听起来像“蓝瘦”“香菇”。结果,这两个“新词”一夜爆红,在很多新媒体上刷了屏。两个一时之间的热词,折射网络对语言的冲击。应该说,互联网进入中国的这20多年,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的这几年,可能是汉语变化最为集中、最为巨大的时段。很多发端于......
-
〓 人民时评:拨亮乡村教师这盏文明之灯
用乡村教师举起的文明灯火,燃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乡村和城市相携走进现代中国基础教育的热点话题,这些年常常胶着于择校热、课业重,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就读门槛,多是围着城市打转儿,而乡村教育问题则相对沉默。不少农村孩子担心,艰苦的条件下,还有多少老师能坚守?一些乡村教师孤独地承担着包班教学,在“麻雀校”里成为全能老师......
-
〓 古代的“租房族”
房地产开发商,是一个现代名称。但古人也有居住的问题,也需要“不动产”,所以在漫长的中国古代,也存在房地产开发。汉唐首都长安和北宋都城开封,房地产业曾经很发达。宋人编著的《太平广记》里,记载有唐代人窦乂(yi)成功开发“房地产”的事。窦乂是陕西扶风县人,家世显赫,其伯父和舅父都是唐朝的高官,窦乂却从小对经商有浓厚兴趣,视......
-
〓 传承艺术才是最好的追忆
唯有一代代人接续对艺术的虔诚,不叫“世间再无梁山伯”,不让越剧经典变成“绝唱”,给更多人以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这才是对“化蝶而去”的艺术家最好的纪念。日前,93岁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范派”艺术创始人范瑞娟逝世。媒体报道,范瑞娟的家属和弟子遵从老人遗愿,低调处理后事,不举办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会,不接受媒体采访。尽管家......
-
〓 破除认识与实践误区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
文化遗产是文化的根基,是文明的结晶,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我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留住文化根......
-
〓 光明论坛·校训文化专家谈·储朝晖:校训是成人之砥
校训通常是一所学校精神和理念的凝练。学校的首要功能是育人,这就决定着古今中外众多学校的校训,主要是基于办学者对人性的理解和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围绕如何育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追求真理所做出各不相同的言说和表达。 校训的这种旨趣决定着校训在成人方面有着强大且持续的效能,这种效能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校训是成人之砥。......
-
〓 葛兆光:既“杂”且“多”的传统
作者简介: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读陈冠中讨论“杂种文化”的文章,他说,被称为“杂种”的“多文化主义”加上“世界主义”的普世价值,是现代大城市应有的文化品格。这让我想起日本加藤周一的“日本杂种文化论”,记得十几年前,在东京神田神保町的旧书店里买到他一册《杂种文化》,就相当惊讶,加藤对日本自身文化的深刻......
-
〓 新闻随笔:作文本应“我手写我口”
高考作文再次成为全民话题。日前,《光明日报》组织专家对2017年“全国Ⅰ卷:用‘中国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全国Ⅱ卷:读名句自拟文”“全国Ⅲ卷:‘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北京卷:‘说纽带’或‘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上海卷:预测”“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江苏卷:以‘车’为话题”“浙江卷:人生要读三本大书”......
-
〓 春秋战国时代的制度及人物
一、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在总结孔子一生文化贡献时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穆),编次其事。”这里“下至秦缪”一句值得注意。孔子是一意维护西周奴隶制的思想家,经他修编的《尚书》以秦穆公之《秦誓》终篇,一则预见了秦国的走向强盛、代周而兴,一则寓意殷......
-
〓 文化评析:高考作文当引领阅读
今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山东卷的作文试题和北京卷的小作文及阅读试题分别取材于《光明日报》刊发的作品。其中,评论《温暖的书店是“城市之光”》成为山东卷的作文试题材料,散文《根河之恋》成为北京卷小作文题的材料。这两篇作品,都与读书有关。此外,北京卷小作文的另一道题——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
-
〓 黄朴民:我与王汝涛教授的学术情缘
临沂师范学院(今临沂大学)的王汝涛教授去世已近四年了,可我依然不时地想到他,总想写点文字,以此表达缅怀与纪念。 我拜识汝涛先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在临沂举行的第三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当地的老学者以曹操对孙子兵法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运用为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我那时在孙子兵法研......
-
〓 文化评析:高校文科考试应该有写作题
目前,高校文科的期末考试很多仍采用标准化的试题。一张试卷从填空、名词解释、判断,到选择、简答、论述题等应有尽有。而且,即使是论述题,往往也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能按照教材或教师所讲的来回答。这意味着,学生期末复习时,必须完全准确地将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内容背诵下来,不能有一点差错,只用了记忆一种能力,感受力、想象力、思维能......
-
〓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写在巴金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
一一个伟大、杰出的作家,既是时代的产儿,也是他所属时代的代表。巴金走过漫长的百年历程,他说自己是五四运动的产儿。1904年出生的他,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获得思想、精神与文学的滋养、力量,走过风雨,在起伏跌宕的社会演变过程中,其生命一直走到2005年,最终与他经历的时代永远告别。岁月沧桑,跨越百年。巴金所经历这一个百年......
-
〓 新评弹·攻克转型期“文化甩尾”: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最近,这样一个帖子传播甚广,再一次触发了一些年轻父母焦虑的神经。是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很多家庭的座右铭,看看周围一脸焦灼的年轻父母,再看看热火朝天的早教、培训市场,你就知道“起跑线焦虑”多么令人神伤。焦虑一定是坏事吗?未必。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
-
〓 勿用扭曲的“标语文化”砥砺人生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某高三班级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该标语是在一位同学提出后,经过全班公选后悬挂的。公选程序的进行,让该班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可”到最终“表示赞成”。 曾经我们为“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所激励,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自勉,而如今......
-
〓 孤独的行者——读《陶渊明集》有感
晋有渊明,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隐者,不喜拘束,才华颖异,冰清玉洁。有自娱文章,无声名之累;有胸中奇志,无同流合污;有人之觉醒,无心之虚空。喜酒,爱琴,隐世,躬耕,读书,作文,望远,怀古。至才,至情,至真,至性,如花中之芙蓉,似木中之茂松;出淤泥而不染,处乱世而志洁;为后人之榜样,作蓬莱之山翁。其人,其文,其志,其......
-
〓 追寻,曹雪芹的足迹:面向世界的“西山故里”
《石头记》早期抄本(资料图片)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在北京香山地区的群众中间,《红楼梦》的故事就已妇孺皆知,关于曹雪芹的传闻轶事也非常之多。曹雪芹去世后,当地群众将《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编成单弦、莲花落、子弟书、打夯歌、八角鼓子等民间曲艺自演自唱,许多表演形式和剧本今天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正白旗村附近的四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