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几首思乡诗的继承和创新
——古典诗文比较之一
思乡,是中国古代诗人反复咏歌的一个主题,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美华章。稍有一点一中文学常识的人,谁不知道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及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但就像一些伟大的创造发明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取得的一样,这些精美的思乡诗之间也有着延续和拓展、继承和创新。这种关系,在上面三首思乡名篇中表现得......
-
〓 文化评析:“叶兆言叫板莫言”的营销绑架
书的腰封再“妖”,也不能不尊重作家的意志,也不能夸张和扭曲原书的本意,也不能吆喝成“买椟还珠”的本末倒置,更不能成为一种营销绑架。 眼球经济下,“文化新闻”酷爱选择刺眼的角度,比如“叶兆言新书腰封叫板莫言”。仔细玩味这个标题,有暧昧的意味:叶兆言和新书腰封谁在叫板莫言呢?如果是后者,应该是书商的创意,与作......
-
〓 人民论坛:永志不忘的“国家记忆”
二战时期有位士兵说,“没有一个战士真正从战争中幸存”。对一名军人而言,战争经历带来的伤痕尚且难以磨灭,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来说,这种伤害更是刻骨铭心。对于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暴行,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的记忆往往跟外部世界的想象大不相同。靠在脸上抹黑灰才躲过灾难的杨翠英老人,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巴黎发生恐怖袭击、土耳其击落俄罗......
-
〓 人才史话:人品决定结果
资料图片 曹彬像 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当初在周世宗柴荣手下做供奉官时,掌管茶、酒等公共物资。尚未发迹的赵匡胤与曹彬交好。赵匡胤有一次想喝酒,就直接找到曹彬,想弄点酒喝。但是,说什么曹彬也不给。最后,曹彬自己花钱,买了瓶好酒,送给赵匡胤。后来,赵匡胤当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给大臣讲他与曹彬的这个故事,说曹彬这个人的人品......
-
〓 寺院图谈:法源寺
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的僻静处,寺门前没有车水马龙,甚至显得有些冷清,虽然离菜市口只有一步之遥,但却是两个世界,有一种超尘脱俗之气。法源寺是我常去的寺庙,每当走进寺内,仿佛走进佛国世界,特别是听到那琅琅的梵音声,心里特别清净,好像自己又一次得到了洗礼。而寺院内则是古木参天、清幽古朴。特别是在春天......
-
〓 舌尖上的国运
《鹤林玉露》中记载了一个有名的故事。宋代一位地方官从京城买了一个小妾,小妾自称曾经是蔡京府上包子厨中的一名厨师。于是这名官员就要她做几个包子,小妾却说不会做。官员生气地说,既然你是蔡京府上包子厨的厨师,怎么连包子也不会做。这名小妾回答说:“我只是包子厨中专门负责缕葱丝的人。”厨房之中居然还有专门做包子的包子厨,包子厨中......
-
〓 人才史话:动态察人识良莠
庄子像 资料图片 在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看来,人的心灵、阅历以及当前的遭遇,是可以通过面色、表情特别是眼神表现出来的。但是,静态看人如同相面,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更谈不上深度和精度。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的心性和潜质、智慧和特长,只有在动态情况下才会明显呈现。因此,鉴别人才的最好办法还是那句老话,是骡......
-
〓 黄伟嘉:长长的波士顿大学
有一所大学很长,长长地排列在大街的两旁,这就是波士顿大学。 波士顿大学创建于1839年,是美国第三大私立大学,有16个学院,3万多名学生,1万名教职员工。这么大的一所大学排列在一条大街上,要形容她的规模,就只能论长短了。 波士顿大学所在的大街是波士顿有名的联邦大道(Commonwealth Ave)......
-
〓 光明论坛·温故:大邦者下流
编者按古代中国在国与国交往方面有着丰富的智慧。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引用老子的“大邦者下流”,来表达“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的态度。我们约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李中华教授对《老子》中的这句话进行了阐释。“大邦者下流”出自《老子》。《老子》一书的思想体系是......
-
〓 人民时评:让农村孩子摆脱“成才困境”
教育公平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教育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公平复杂的农村,折射复杂的中国。而当复杂的农村问题遇到已进入改革深水区、错综复杂的教育问题时,又会带来怎样的冲突与困扰?日前,一组“关注农村教育农村娃”系列报道正是聚焦于此引发关注。过去一段时间,为改变农村学生上大学比例不高的现状,阻断社会阶层固化与贫穷代际传递的......
-
〓 历史的相似性:“三闾大学”的镜子
通俗史学,这几年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算得上是很“热火”的,它之所以“热”,我觉得,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当在于“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把过往的既定史实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从而激发了人们走近历史、认识历史、进而开发历史的心理期待与生命追求。 正因为历史有相似之处,人们才会在历史中看到现实的影子,从现实......
-
〓 开卷有学问
提及开卷,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开卷有益”。这一成语源于北宋王辟之史料笔记《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自此,“开卷有益”一传就是一千多年。传到科技发达、媒体多元、信息密集的今天,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审视,便不难发现,开卷未必全有益。那些诲淫诲盗、低......
-
〓 金台论道:“保护性破坏”如何终结
近日,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公园在建设中被曝“野蛮施工”“破坏文物”,一位作家在现场拍摄的视频显示,工人们用电钻把旧砖撬掉,换上仿古新砖。有关部门在调查后认为,“该工程施工中使用电钻剔除残砖的做法,确属不当,存在野蛮施工的问题。”工程于是暂停,进行整改。修缮不当所造成的破坏如今已经成了文物保护中的普遍现象。辽宁“最美野长城......
-
〓 论文字的起源和中国文字的起源
古书上说:黄帝的史官仓颉,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创造出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我认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种道理不在于黄帝的雄才伟略和仓颉的睿智;而在于这表明了,文字是在有了政权之后才产生的。 就一个族群来说,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必定有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有语言就足够了。因为一个小群体的交流,语言是最......
-
〓 毕业季赠言·复旦陈尚君:士不可不弘毅
我研究古代文史,尊重传统与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关系,近年讲得很多,请允许我以今古交替或穿越的方式开始今天的发言。111年前,1905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废除科举,一件是复旦大学的成立,后一件在全国可能不算大事,在复旦人来说确是大事。这两件事确认了传统教育和人才选拔方式,向以西学为框架的现代教育转型。当时认为科......
-
〓 传统文化复兴的实践与创造——景德镇田野考察记
乐天陶社茶室中外陶艺家作品。王宇文摄在景德镇工作的日本陶艺家的作品。方李莉摄景德镇创意市集(见图)、陶艺街、三宝国际陶艺村等,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景德镇吸引年轻人创业的主要场所。张 雪摄景德镇是我的家乡,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书《飘逝的古镇——瓷城旧话》,因为我目睹自己从小生活过的景德镇正在发生剧烈的变迁,许多老的坯房、瓷窑......
-
〓 文艺观察:改进“研讨会”
漫画 徐鹏飞能化缘就可以开研讨会,参加会议只会“送花篮”,这样的研讨会对培养作家和繁荣文学不仅几乎没有好处,还将严重损害文艺评论的风气近一二十年文坛上的各类研讨会确实不少,仅在北京召开的就相当可观。给一位作家或一部新作开会研讨,本是件好事,对培养作家和繁荣创作都大有裨益。回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若某权威部门给某位作......
-
〓 “中华之光”在于人
不久前,“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揭晓,昆曲推广者白先勇、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陈式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儒学研究者杜维明、钢琴家郎朗、泰国侨领梁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篮球运动员姚明、在非洲推广中华文化的曾繁兴、法国友丰书店创办人潘立辉等10人获奖。10位“中华之光”人物,并不全是家喻户晓的“传媒宠儿”,或......
-
〓 光明时评:黄冈中学“神话”不再应试教育思维还在
黄冈中学“神话”的破灭固然证明教育的进步,但以此认定应试教育的终结却未免过于乐观。事实上,以17年没出过湖北省高考状元,来认定黄冈中学的没落,本身就是应试教育思维。 湖北黄冈中学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神话”,高升学率、高获奖率给这座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的城市带来了无尽的荣耀,该校老校区甚至一度成为热门旅游景点。但......
-
〓 古籍整理出版大家谈:为古代文化延续命脉
整理出版古籍,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边缘的事情,不仅与一般社会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甚至在文化生活领域,也只是一小部分专家学者的事情。然而在中国古代,却是另一番景象。 印刷术发明后,五代后唐诸朝开始大规模印刷书籍,印制的就是已经流传很久的经书,是地地道道的古籍,而不是当时人的著述。至北宋初年全面推广雕版印刷,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