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万东:人生何以“致远”
人,到底能走多远?一直是笔者多年来苦苦思考的人生命题。近来在反复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过程中,悟出一些感受。 择机而动,顺势以致远。有句谚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一样的早起,命运截然不同。植物被冻死,不是在严冬,而是在早春,因为急着生长却纷纷倒在了看似机遇的春寒之中。种子在库......
-
〓 干部谈读书:读书与做人
“凡才子夜读子夜,是大家常说家常。”其意境,或许“夜读子夜”就是“晚上读写想”,“常说家常”就是“白天走干讲”吧?读书与做人,做到这样的境界,即是“才子”“大家”做官,先要做人。做人,应该读书。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
-
〓 传媒与社会:也谈季羡林日记的“粗口”与“真性情”
年关将近,已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两则日记突然走红网络。一时间,《季羡林大学骂考试:混蛋教授考他娘的什么东西》《青年季羡林日记里谈愿景:多和几位女性发生关系》等标题屡见网页、报端。 “大师的日记真的这么写?”笔者在清华图书馆特藏部找到了季老题签的手写体影印本《清华园日记》,该书及另一本《季羡林自选集:红》......
-
〓 重读《论语》看人生修养
自西汉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地推崇,一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代代的读书人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条中熟读“四书五经”,汲取向上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益声中抚民、治国、安邦。重读《论语》细细体味......
-
〓 鸡年说鸡
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生肖为鸡。在十二生肖中,鸡与地支酉相配,顺居第十位。因鸡是生肖中唯一的禽类,所以在评论生肖时,更给酉鸡冠以“十全十美”之美誉。“酉鸡有吉”,万事如意。对于生肖鸡来说,每逢生肖年值一次“岁星”均有新意。在《六十甲子纳音歌》中“丙申丁酉山下火”,丁酉年为火鸡年。在干支中,“丁”在天干中居第四位,代表......
-
〓 刘林青:诗韵之秋
一场凉雨,暑气消退,未曾察觉,秋已浸染。田野里,稻谷金黄,谷粒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谷穗的腰,远远望去像黄金色的大海;大路旁,树叶泛着金黄,与春天里一树的翠绿对比,让人觉得犹如青涩懵懂的少女一下子变成了靓丽华贵的美人;湖岸边,碧水蓝天,秋光潋滟,晚霞夕照,水天一色,不由让人想起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 消费观察:让传统在时尚中传承
对大部分国人而言,距离最近的有关中国国服形象的记忆,大概是在13年前——2001年于上海举行的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身着“中式唐装”在上海科技馆前集体亮相。随后,唐装在海内外华人中迅速流行开来,掀起了一股“唐装热”。不过,关于国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未见定论:中国要不要有自己的国服?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国服?按......
-
〓 凭栏处:延揽大学者更应扶植小人物
许多大学重视引进著名学者,而相对轻视培养青年教师,这种只顾“摘果”却不愿“栽树”的做法,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风。大学者是由小人物成长起来,既要延揽大学者,更要扶植小人物,功成不必在我,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有此胸襟。学术群星灿烂,固然可喜,新星持续涌现,更让人心安。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挖人”之风盛行,甚至有的......
-
〓 民俗雅绎:马与龙的文化缘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想象出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如今,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海内外华人大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 在龙的诸多特征中,便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是龙头的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
-
〓 城市地名还是少玩“国际范儿”
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明令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和地名作地名。 当前,很多城市在奔向“国际化”的大路上都有一颗焦躁的心,洋地名、洋楼名、洋小区泛滥的背后,不过是生怕别人觉得自己土气,仿佛名字“高大威猛”了,身体骨骼也就跟着强劲起来。当然,洋地名也并非都要动辄得咎,譬如上海曾经是“十里洋场”......
-
〓 唐诗里不死的灵魂
有人说杜甫是青铜器,沉稳、厚重;李白则是唐三彩,瑰丽而皎洁。可我以为李白更像是一派精神氛围,一脉气象,他的底蕴涂抹着唐朝盛世精神的昂扬与高蹈。李白属于我们每个人心灵底处渴求的声音。达则“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穷亦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诗歌是水性的。水是一种质态,可以渗透到每个角落,......
-
〓 光明谈:阅读建筑留存历史
日前,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阅读建筑——城市历史漫步地图”和公众见面,首批10个二维码铭牌已安装于10处历史建筑外墙上。人们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了解历史保护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轶事。除了上海,中国还有不少城市的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深埋着文化的脉络。阅读建筑,是让城市文化以更直观的方式浮现于视野,让城市的内涵更容易......
-
〓 国学论坛奇遇记
在“先知圣贤们”纷纷预言着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2012年某天,我嘴里咬着一只陶制的大奶嘴,右手以近乎接近光速的速度,去抓一只长着数倍于身体长度尾巴的老鼠,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并没有被我巨大的五指山所惊吓到,而是全身兴奋地闪着红红的光影和我玩起了捉迷藏,天生好奇的我且寻且觅的顺着小老鼠的脚步,来到了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网络空间:......
-
〓 好书一页:宋代的休闲服
图为着直领对襟窄袖背子的宋代女性。各朝各代都有休闲服,可是翻遍中国服装史,最优雅最舒适而又最具中国文化特质的,要数宋代的背子。最常见的宋代背子款式,是以直领对襟为主,衣长不等,前襟不施袢纽,袖子可宽可窄;衣服两侧开衩,或从衣襟下摆至腰部,或从腋下一直开到底,还有根本不开衩的款式。在同一个时代,背子被男女老少不分尊卑贵贱......
-
〓 咸丰登基与“道金斯假设”
清道光皇帝65岁那年(1846年)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老皇上儿子不少,龙生九子,但前三个夭亡了,后三个是小屁孩,中间三个中,老五奕讠宗 又丑又俗,过继给亡弟接续香火去了,所以只剩下老四奕讠宁 与老六奕讠斤 还算拿得出手。这小哥俩年龄只差一岁,老四有点儿傻糊涂,老六则聪慧过人、能力超凡。据《清史稿·杜受田传》记载,一次,......
-
〓 王丹:留住节日文化的根与魂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端午节又来到。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等早已是“通用版”,而喝黄酒、早餐吃“五子”则是极具特色的“地方版”,而且这些习俗背后都串着不少讲究和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被“简化”,甚至被“节日经济”绑架。不少人一边吐槽传统节日文化......
-
〓 小小方寸显身手
第三轮生肖邮票精选二○一五年中国发行的第三版生肖羊邮票 CFP 2015年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乙未年(羊年)生肖邮票,这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三轮生肖邮票的收官之作。至此,我国自1980年2月15日首次发行庚申年(猴年)生肖邮票以来,历时36年,已经完整地发行了三轮生肖邮票。 第三轮生肖邮票的特色,可以概括......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傅璇琮: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文化。可以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这些经过锤炼和沉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华夏各族人民的性格、精神、智慧,是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标志和纽带,在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中摇曳生姿,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风采,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作出......
-
〓 愚蠢学研究
在美国,心理学研究克了许多新杈,其中一个小杈是愚蠢学研究。我听到这个资讯欣欣然,想像这个学术机构挂着一个闪光的铜牌:愚蠢学研究中心。而他们的名片上印着:愚蠢学博士、愚蠢学协会理事与学科带头人。我觉得早就应该开展愚蠢学研究,吾国大学也应该开设这样的课程。如果说哲学——有一度被称为聪明学——是研究人类怎样避免愚蠢的话,愚蠢......
-
〓 思考者说:四十以后才明白
四十以后才明白,人世间最美的唯有情怀。倘若没有情怀,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利益算计、权钱交易。假如任何他人都不过是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人的内心就会成为死寂的荒漠。正是情怀赋予世界以意义、色彩和美。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拥有情怀的人,才是真正会享受生活的趣味与美的人。 四十以后才明白,人与人的关......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