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兔话语”中的科学之光
煌煌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兔话语”;某些“兔话语”至今仍闪射着绚丽的科学之光,对今人贴近自然、开阔视野、启迪科学思维,仍是一种宝贵的可开发资源。《尔雅》《说文》中的“兔特征”《尔雅》是中华第一部辞典,《说文》是中华第一部字典,这两部经典工具书是怎样认知、表述“兔特征”的?“兔”字最早的书面诠释见《尔雅·释兽》:......
-
〓 人才史话:一时之誉难辨才
资料图片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白居易因主持正义而遭当权者忌恨和打压,被贬为江州司马。放逐途中,有感于好友元稹《放言》五首所表达出来的悲愤情怀,遂......
-
〓 大家手笔:为了未来保护过去
近年来,一些与文物有关的事件吸引着公众眼球,如南昌汉代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工作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图文并茂的图书《发现海昏侯》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些都说明,无论是国家还是公众,对考古与文物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感兴趣了。这也说明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越来......
-
〓 刘醒龙:炫目秋景话乡愁
晓得大悟是小时候所读的书籍中,有太多关于河口与宣化店的描写。河口是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的最后一战。那一战红四方面军倾尽全力,没有战败,也没有打赢,只能在万般无奈中“再见”大别山。宣化店的情况也是如此,新四军五师全部主力集结于此,面对十几倍敌对兵力,新四军五师的十万官兵,以自我牺牲的姿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才突围去......
-
〓 于文秀:大学不能培养“失去灵魂的人才”
有学者指出,当前,有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化,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话语,道出了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频频出现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误入歧途的例子,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不能只注重单向度的、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缺乏人文精神和道德自律的教育,......
-
〓 咸丰登基与“道金斯假设”
清道光皇帝65岁那年(1846年)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老皇上儿子不少,龙生九子,但前三个夭亡了,后三个是小屁孩,中间三个中,老五奕讠宗 又丑又俗,过继给亡弟接续香火去了,所以只剩下老四奕讠宁 与老六奕讠斤 还算拿得出手。这小哥俩年龄只差一岁,老四有点儿傻糊涂,老六则聪慧过人、能力超凡。据《清史稿·杜受田传》记载,一次,......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刘梦溪: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意义
真正带有恒定性的文化精神价值,都是稳定的、恒久的。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些永恒的价值理念,但是在表述上,在概念的使用上,不一定相同,但彼此可以互相阐释。 中国是“文明体”国家,能够代表中华文化本体的一些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今天,而且具有普遍的意义。 ......
-
〓 孟玄:也说香文化
早在宋代,文人士大夫就形成了“琴、棋、书、画”四雅和“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四艺。现如今,不了解历史文化的人,往往认为“茶道”、“香道”、“花道”来源于日本,实际上这些都是“回流文化”。中国传统香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我们不能再做丢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傻事了,应该恢复香文化应有的历史......
-
〓 微言大义说红娘
《莺莺传》中的红娘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什么分量,从小说开头到结尾仅出现7次,而且仅限于崔、张相会。元稹仅仅把她当一个普通的婢女,只是在用到她时才被提起的小角色。穿针引线的“小人物”红娘是一个婢女。《莺莺传》载:“崔之婢曰红娘。”在唐代,女性的地位非常低,男性常常以玩弄的态度对待女性。而婢女在女性中的地位又是最低,她们不但要......
-
〓 朱元璋删《孟》
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是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配享资格。满朝文武慌了手脚,大家都是孔孟之徒,不执行命令不......
-
〓 广场激活城市历史时代“芯”
城市历史文化(下简称历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则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则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历史文化是城市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孕育城市精神的母体根基,是发展城市现代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塑造城市文化身份的独特资源,......
-
〓 彭林:怎样读《周礼》
《周礼》旧题《周官》,全书完整记载理想中的王朝职官制度,结构体大思精,内容宏纤毕贯,读罢每每令人浩叹。但此书的真伪及其成书年代问题,却是聚讼不决、莫衷一是的著名学术公案,至今不能定于一说,堪称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部奇书。 一、发现与阙佚汉惠帝时,政府宣布废除秦朝的挟书之律,广开献书之路。《汉书·景十三王传》说,河间......
-
〓 唐诗爱情千年不老
唐诗中千年不老的爱情,在急管繁弦中吟唱,被秦淮的夜月渲染,其诗句中散发的温柔墨香,纵使遥隔千年的烟尘透视,依然令人迷醉。最刻骨铭心的爱情,当属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纠葛痴缠,对这对忘年鸳鸯的恋情,后世的评价莫衷一是。不仅有华清宫“侍儿扶起娇无力”的绮靡,有骊山“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奢侈,还有“君王掩面救不得”的极度悲楚和......
-
〓 京城图记:公主坟琐记(下)
“公主”这一称呼,据考证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史记·吕后本纪》上说“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这可能是“公主”称呼较早的记载。从西汉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同时,因和亲等缘故出嫁的宗女或宫女,一般也加封为“公主”。到了清代,前清时期“大汗”(......
-
〓 猴年话猴
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也是猴年。猴为灵长类动物,性机灵、活跃、精明,深受人们喜爱。猴年说猴,更添几分情趣。猴有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很多,有长尾猴、眼镜猴、长鼻猴、猫猴、卷尾猴、黑叶猴等。在我国,有一些猴种被列为保护对象,如金丝猴、台湾猴、法氏叶猴、白臀叶猴等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豚尾猴、称猴、熊猴等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
〓 盛世思维史学智慧——看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
近日,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在CCTV6黄金时段再度七集连播。如果说,年初首轮试播从《诸葛亮治蜀》到《炀帝功过》的七集让观众感到新颖别致,那么此次包括汉末三国到东晋门阀百年乱世和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三朝治世在内的第二轮七集精选,则让人看到了史学的智慧......
-
〓 乡愁记忆与当下生活
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已经播出。《记住乡愁》对中国的乡土文化进行了深入开掘和展现,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兴趣。它所表现的中国乡村生活的独特形态让今天的人们有所触动,让他们的内心对于乡村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有了反思的愿望。《记住乡愁》引发了大家对乡村生活新的观照和感悟。第三季则另辟蹊径,把......
-
〓 光明时评:博物馆最不需要的就是热闹
浙江卫视娱乐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在电视观众中知名度很高。最近,该节目制作组将拍摄地点安排到了杭州博物馆,一些“跑男”在摆满了珍贵古典文物的展厅里喧闹、打斗、奔跑。博物馆的宁静被打破,演员们在展厅里为表演游戏而放肆追逐,更使这些珍贵文物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娱乐节目走进博物馆,为博物馆开拓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广告世界,......
-
〓 记者来信:文化人才培养不能忘了社会需求
编辑部: 近日,有媒体报道基层文化单位苦恼缺人才,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却抱怨难就业。记者采访发现,基层文化单位人才短缺极为严重,但他们需要的是有经验、操作能力强,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人才,而这正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最为欠缺的。 在山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仅省图书馆就有4万多册珍贵古......
-
〓 国学——一种柔韧的坚守
初识国学网,仿佛是一次歪打误撞之后的柳暗花明,又像是一次迷失道路时的峰回路转,那个春光明媚的蓝天下,一位文理兼修、博才多艺的师兄偶尔向我说起了国学网的事儿,起先的不经意的倾听逐渐被感染,依稀记得当时的惊喜和感动,作为一名不怎么爱关注网站的学生,这种有意味的发现让我欣喜,甚至有点按捺不住地点开了国学网的主页。近几年,所谓......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