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时评:让青年教师有份体面的收入
历史证明,任何对青年教师的轻薄都是“极其愚蠢的”。关注、关心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让他们更有尊严、更体面,是时代的需要、国家的责任。 《光明日报》7月15日刊发文章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很具现实针对性。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国家重要的人才梯队,身系一个国家的发展后劲、一个民族......
-
〓 凭栏处:延揽大学者更应扶植小人物
许多大学重视引进著名学者,而相对轻视培养青年教师,这种只顾“摘果”却不愿“栽树”的做法,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风。大学者是由小人物成长起来,既要延揽大学者,更要扶植小人物,功成不必在我,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有此胸襟。学术群星灿烂,固然可喜,新星持续涌现,更让人心安。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挖人”之风盛行,甚至有的......
-
〓 文化评析:建设遗址公园可引入社会资源
6月11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引发了较多关注,轰动一时的海昏侯墓遗址也在近期挂牌成立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进步及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公众自然乐于在周遭的环境里看见这些“发思古之幽情”的历史陈迹,但建设资金的压力及专业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
-
〓 唐诗故事: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韩翃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柳氏这两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和他的情人柳氏的唱和之作。韩翊,字君平,南阳人,生卒不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著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德宗时,以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新唐书·......
-
〓 刘东:汉学不是中国文化的简单复制
在如何看待汉学家的研究成果上,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与中国人的认知越是相似,就证明对中国的理解越是深刻,就越是优秀的汉学家。我就曾经听到某位教授在演讲中发表了这样的论调:某某汉学家所发表的观点,是最靠近我们中国学者的观点的,这实在是难能可贵。但我从来都不这么看。正好相反,如果到美国亚洲学会的年会上开会,或者到哈佛广场......
-
〓 “兔话语”中的科学之光
煌煌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兔话语”;某些“兔话语”至今仍闪射着绚丽的科学之光,对今人贴近自然、开阔视野、启迪科学思维,仍是一种宝贵的可开发资源。《尔雅》《说文》中的“兔特征”《尔雅》是中华第一部辞典,《说文》是中华第一部字典,这两部经典工具书是怎样认知、表述“兔特征”的?“兔”字最早的书面诠释见《尔雅·释兽》:......
-
〓 人才史话:一时之誉难辨才
资料图片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白居易因主持正义而遭当权者忌恨和打压,被贬为江州司马。放逐途中,有感于好友元稹《放言》五首所表达出来的悲愤情怀,遂......
-
〓 大家手笔:为了未来保护过去
近年来,一些与文物有关的事件吸引着公众眼球,如南昌汉代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工作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图文并茂的图书《发现海昏侯》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些都说明,无论是国家还是公众,对考古与文物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感兴趣了。这也说明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越来......
-
〓 刘醒龙:炫目秋景话乡愁
晓得大悟是小时候所读的书籍中,有太多关于河口与宣化店的描写。河口是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的最后一战。那一战红四方面军倾尽全力,没有战败,也没有打赢,只能在万般无奈中“再见”大别山。宣化店的情况也是如此,新四军五师全部主力集结于此,面对十几倍敌对兵力,新四军五师的十万官兵,以自我牺牲的姿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才突围去......
-
〓 于文秀:大学不能培养“失去灵魂的人才”
有学者指出,当前,有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化,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话语,道出了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频频出现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误入歧途的例子,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不能只注重单向度的、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缺乏人文精神和道德自律的教育,......
-
〓 咸丰登基与“道金斯假设”
清道光皇帝65岁那年(1846年)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老皇上儿子不少,龙生九子,但前三个夭亡了,后三个是小屁孩,中间三个中,老五奕讠宗 又丑又俗,过继给亡弟接续香火去了,所以只剩下老四奕讠宁 与老六奕讠斤 还算拿得出手。这小哥俩年龄只差一岁,老四有点儿傻糊涂,老六则聪慧过人、能力超凡。据《清史稿·杜受田传》记载,一次,......
-
〓 干部谈读书:读点诗词养点气
诗词中不仅传递着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刘梦溪: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意义
真正带有恒定性的文化精神价值,都是稳定的、恒久的。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些永恒的价值理念,但是在表述上,在概念的使用上,不一定相同,但彼此可以互相阐释。 中国是“文明体”国家,能够代表中华文化本体的一些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今天,而且具有普遍的意义。 ......
-
〓 孟玄:也说香文化
早在宋代,文人士大夫就形成了“琴、棋、书、画”四雅和“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四艺。现如今,不了解历史文化的人,往往认为“茶道”、“香道”、“花道”来源于日本,实际上这些都是“回流文化”。中国传统香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我们不能再做丢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傻事了,应该恢复香文化应有的历史......
-
〓 读书论世:不读书无感慨
有那么一段时光,我几次阅读《赫索格》,就是读不进去,只得怏怏然将索尔·贝娄先生束之高阁。这是毫无办法的事情,我真的读不进去。面对这位杰出的美国作家的叙述,我无缘聆听,心中非常失意。读不进就是读不进,我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我将自己与那看不懂芭蕾舞听不懂交响乐的“土豪”列为一伍,有自暴自弃的趋势。后来事情起了变化......
-
〓 微言大义说红娘
《莺莺传》中的红娘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什么分量,从小说开头到结尾仅出现7次,而且仅限于崔、张相会。元稹仅仅把她当一个普通的婢女,只是在用到她时才被提起的小角色。穿针引线的“小人物”红娘是一个婢女。《莺莺传》载:“崔之婢曰红娘。”在唐代,女性的地位非常低,男性常常以玩弄的态度对待女性。而婢女在女性中的地位又是最低,她们不但要......
-
〓 意味深长的“窗”
窗,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不过是房屋的一项构造。然而,它在古代诗人的心中,却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它折射着人们丰富多彩的内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人非常讲究窗的制作。古代的窗,有各种形状,如梅窗、扇形窗、尺幅窗等。窗户不是玻璃制成,多是由丝绸糊成。窗框上雕刻着丰富多彩的花纹,有时还有美丽的珠帘作装饰。因而,窗本身就能给人带......
-
〓 广场激活城市历史时代“芯”
城市历史文化(下简称历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则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则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历史文化是城市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孕育城市精神的母体根基,是发展城市现代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塑造城市文化身份的独特资源,......
-
〓 彭林:怎样读《周礼》
《周礼》旧题《周官》,全书完整记载理想中的王朝职官制度,结构体大思精,内容宏纤毕贯,读罢每每令人浩叹。但此书的真伪及其成书年代问题,却是聚讼不决、莫衷一是的著名学术公案,至今不能定于一说,堪称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部奇书。 一、发现与阙佚汉惠帝时,政府宣布废除秦朝的挟书之律,广开献书之路。《汉书·景十三王传》说,河间......
-
〓 唐诗爱情千年不老
唐诗中千年不老的爱情,在急管繁弦中吟唱,被秦淮的夜月渲染,其诗句中散发的温柔墨香,纵使遥隔千年的烟尘透视,依然令人迷醉。最刻骨铭心的爱情,当属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纠葛痴缠,对这对忘年鸳鸯的恋情,后世的评价莫衷一是。不仅有华清宫“侍儿扶起娇无力”的绮靡,有骊山“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奢侈,还有“君王掩面救不得”的极度悲楚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