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良马总论
马有驽骥,善相者乃能别其类。相有能否,善学者乃能造其微。今夫,或赤,或黄、或黑、或苍,蚁聚、虫集,旅走,丛立,四散惝怳,开合万状。而善相者,掉手飞靡,指毛命物,其质之可取者,牧、畜、攻、教,殆无遗质,自非由外以知内,由粗以及精,又安能始于形器之近,终遂臻于天机之妙哉。今列相法于其后,以俟能者云。【相头】马头欲得高峻如削......
-
〓 中国文化研究态度之我见
内容提要:经济社会的多极化发展也正是文化发展的现状。文化的传承发展决定着一批“与之相应的”文化人,而文化人的创造与延伸也在同时“创造着”文化,文化人的创造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与文化的前途最终决定着社会的走向。文化研究必将涉及文化的发展态势以及文化人的态度,考察我国当今的文化发展可以看出,“主流的、真正的、正常的”文......
-
〓 “名节”砥砺中的文坛盟主
“岩岩气节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后录”,较之诗词歌赋的文学表露,传统士人无疑更重视操行名节的现实砥砺。朱明一朝,理学势尊,一代士人受学启蒙,日常训练,精神投诸,皆在于此,濡染既深,及第后,得暇为诗,志意吐露,亦每在于斯。“儒家盛业当名世,老屋残书尚满厨。壮岁光阴浑易过,古人名节要齐驱”(陶安《寄示从子旻》),具体的实际政治......
-
〓 阿房宫:从考古学开展秦统一研究的核心遗存
秦的统一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运用考古资料分析、探讨秦统一,大体始于西北大学陈直先生1963年《秦始皇六大统一政策的考古资料》的发表。1973年底,王世民先生发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从考古学上看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的统一》,根据新收获考古资料对秦统一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论述。伴随着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发......
-
〓 区域史与地方文化:闽南文化与朱熹思想的形成发展
朱熹是宋明理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与闽南地区有不少关联,作为朱熹“过化”之地,闽南文化受到朱熹思想的重要影响,同样,在闽南地区的经历和闽南文化的熏陶对朱熹思想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幼时就曾随父到过泉州。考中进士后,首先出仕的......
-
〓 孔子相鲁析疑
《论语》资料图片孔子曾一度在鲁国代行卿相之职,这在《史记》等典籍中有明确记载。但清代以来,包括毛奇龄、江永、崔述和蒋伯潜等经学家和著名学者,不断对此提出质疑。概括起来,一是认为春秋之时无以“相”名官者;二是孔子作为异姓平民不可能代季孙摄行相国之事;三是《孔子世家》所言“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时间上......
-
〓 吴相洲:杜甫的诗才是怎样练就的
编者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大学中文系的教学,常常以培养研究人才自居,而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讲解古今人的诗文辞赋著作,探寻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符号及其重要意义,同时,却很少探索过去的文学作品是如何写出来的,更没有去积极学习写作中国传统诗文辞赋的技巧,导致传承数千年的诗文辞赋写作的断崖式......
-
〓 古代家训与中国人品格之养成
福州市琅岐实验小学,同学们在展示自己书写的名人家风家训。新华社发【传家训 立家规 扬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质,通常由家族中学养和威信较高者总结祖上成功经验和教训,汲取主流价值观念,为子弟制定生活起居、为人处世、入仕为官等行为准则、经验教训,以训诫子弟。优秀的家训对一个家庭、家族,乃至社会都有很好的教化作用,......
-
〓 宋人绝句清赏之十九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戴复古(1167-1248),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江湖派诗人。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台道黄岩县南塘屏山(明宪宗成化五年分黄岩南三乡设立太平县,即今之温岭市新河塘下)的一个穷书生......
-
〓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抗战:下大力气推进抗日战争史研究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这一论断极其深刻,是对法西斯主义的鞭挞、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鞭挞、对所有黑暗势力和反动势力的鞭挞,代表了正义的声音、历史的声音,代表了对非正义战争的唾弃、对......
-
〓 蛇的故事新编
【内容摘要】蛇的故事在不同时空的不同作者笔下被多次“故事新编”,分别打上了时代和作者独特的烙印。从冯梦龙的“情教”到刘以鬯的现代意识,再到李碧华的女性情感困惑和宿命,蛇的故事在不断地得到重新阐释。【关 键 词】蛇;故事新编;情教;现代意识;女性困惑【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白蛇传”是妇孺皆知的......
-
〓 《蜀道难》中的音乐美与绘画美
《蜀道难》为李白成名作。晚唐孟棨《本事诗》云:“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蜀道难》同题七首:梁简文帝二首均为五言古绝;梁刘孝威二首,一为五言......
-
〓 汉学是什么
《汉学研究(第八集)》书影 资料图片汉学的前世已很久远。从古罗马时代开始,那些寻找东方的旅行家们,曾经留下一些记载。尤其是旅行家们的“游记”,记录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的那些文字,被称为“旅游汉学”。到了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他们带来了“西学东渐”,而灿烂的中国文化,又使其创造了“中学西传”。“东渐”和“西传”,这一来一往......
-
〓 曲水缘何能赋诗?——兼及山水诗的形成
一说起中古时期的“曲水赋诗”,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个与特定环境相关的文化现象,即先秦的“登高赋诗”传统。“登高赋诗”本来是指春秋时期的诸侯卿大夫在交接邻国时,登上高高的台阶、升堂入室开展外事活动的过程中,援引《诗经》诗句以应对酬酢、伸发志意、展示才学的一种特定礼仪,《诗经》毛《传》说,“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可见“赋诗......
-
〓 文化选择下的牛郎织女传说
编者按 今年的8月2日是农历七月七,即传统的“七夕节”。“年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自先秦到今天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牛郎织女凄美动人的故事催生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学作品,促成了盛行于各地民间的“七夕”“乞巧”等重要习俗。由此看来,说“牛女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首也......
-
〓 学科走向·孙钦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古文献学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个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中,作为古代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载体的文献典籍占据着重要位置,其数量之多、流传之久世所罕见。我国不仅有丰富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整理、研究、利用这些文献典籍的悠久历史,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总结出有益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古文献学......
-
〓 元人小令鉴赏之九
【南吕·四块玉】闲适(选二)关汉卿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南备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关汉卿(约1220──1300),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我们知道的很少,只能从......
-
〓 从儒家科技伦理视角看“李约瑟难题”
【内容提要】伦理是儒学文化的最大特征,因此从儒家伦理与科技的互动角度,并与西方科技伦理加以对照这一角度求解“儒学伦理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作用”这一“李约瑟难题”的子课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关键词】儒家;科技伦理;李约瑟难题【作者简介】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2006级伦理学研究生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中国近代科学为什......
-
〓 从春节习俗看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放鞭炮最早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人们认为这样能驱赶鬼怪猛兽,平安吉祥。挂灯笼最初与祭祀太阳有关。灯笼通常挂在住房门前,象征着红火与喜庆。吃饺子“饺”与“交”同音。饺子由皮和馅制作,两者包在一起,象征阴阳和谐、团聚交融。绘图:刘阁尔春节是中国人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文......
-
〓 中国饮食美学史
中国饮食美学史历史悠久。仿佛江河由亘古的高原直泻而下,奔腾呼啸,泥沙混杂,渐渐澄净,向悠远、无限的远方延伸。它呈象淳厚,延揽古今,储藏在历史人文的深厚积淀中。 中国饮食美学史的存在意义,既在科学和文化研究的范围内,有其不可替代的角色和意义,也在科学和文化研究的范围外,有其自身的特殊价值。从前一方面说,科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