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谱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锺、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锺、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锺、张云殁,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锺、张,锺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锺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评者云:“......
-
〓 学科走向·孙钦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古文献学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个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中,作为古代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载体的文献典籍占据着重要位置,其数量之多、流传之久世所罕见。我国不仅有丰富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整理、研究、利用这些文献典籍的悠久历史,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总结出有益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古文献学......
-
〓 元人小令鉴赏之九
【南吕·四块玉】闲适(选二)关汉卿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南备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关汉卿(约1220──1300),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我们知道的很少,只能从......
-
〓 从儒家科技伦理视角看“李约瑟难题”
【内容提要】伦理是儒学文化的最大特征,因此从儒家伦理与科技的互动角度,并与西方科技伦理加以对照这一角度求解“儒学伦理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作用”这一“李约瑟难题”的子课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关键词】儒家;科技伦理;李约瑟难题【作者简介】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2006级伦理学研究生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中国近代科学为什......
-
〓 中国饮食美学史
中国饮食美学史历史悠久。仿佛江河由亘古的高原直泻而下,奔腾呼啸,泥沙混杂,渐渐澄净,向悠远、无限的远方延伸。它呈象淳厚,延揽古今,储藏在历史人文的深厚积淀中。 中国饮食美学史的存在意义,既在科学和文化研究的范围内,有其不可替代的角色和意义,也在科学和文化研究的范围外,有其自身的特殊价值。从前一方面说,科学......
-
〓 从洪业的杜注构想看《杜甫全集校注》
洪业(1893—1980),名正继,字鹿岑,号煨莲,福建侯官(今闽侯)人。曾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教务长等职务,在燕大期间,推动成立燕京学社,主持编纂便于检索古籍的引得系列丛书,所著有《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论文结集为《洪业论学集》。 洪氏在1940年发布的《杜诗引得序》是一篇堪称经典的杜......
-
〓 浅析先秦人性思想三重性
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各种观点是百家争鸣,竞相争妍。但又都不能让人完全信服,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尤为重视对人性的探索,诸子的人性思想,内容极其丰富,蕴义极其深刻,观点各异。但就其主要思想观点而论,先秦时期各家都是想通过对人性的认识,使人有规律、有秩序、有道德、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去恶存善、改恶为善;孜孜......
-
〓 汉赋功能的多样化
汉赋作为两汉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承担的功能极为多样,大体上可分为政治、祭祀、娱乐、抒怀和人际交流等方面。汉赋的政治功能内涵非常丰富,包含宣化、讽谏、颂美、招贤等。汉代是一个经学兴盛的时代,人们多从经学的角度来认识汉赋,认为《诗经》是汉赋的源头,汉赋是诗的流变。在汉代人看来,《诗经》主要在于歌颂帝王的功德,进行政治的讽刺,......
-
〓 贵生意识与平安智慧
平安和顺地度过一生,这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与愿望。生活中艰难险阻不可避免,在遇到险境时如何自处,进而自救?在风平浪静时如何预备,防患未然?中国古人在与各种灾祸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智慧。回顾这些体悟与教诲,对于我们每个人大有裨益。“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的生命价值几何?人又该如何对待自己......
-
〓 王朝体制与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
秦汉以来,一套以皇权为核心、自上而下、层级分明的王朝体制逐渐形成,为古代中国奠定了基本政治制度格局。至近代在外力冲击下解体,这套体制已在中国绵延了2000余年,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制度性要素,也是中国文化赖以成长的基本政治生态,其细部随王朝兴替而屡有调整更新,但基本内核和整体间架保持相对稳定......
-
〓 高拱《病榻遗言》考论——与赵毅教授商榷
2008年8月初,在河南新郑市召开的明史暨高拱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赵毅教授宣读了他的论文:《<病榻遗言>与高新郑政治权谋》(以下简称赵文)。其后,该文又以同题在《古代文明》2009年第1期上公开发表。赵文宣称:“一般认为,冯保、张居正是被万历皇帝打倒的。这种认识不错,但不够全面,冯保、张居正、戚继光的倒台原因......
-
〓 读史札记:张謇的精神气象
作为中国近代名人的张謇不朽功业主要有三,即高中状元、实业巨子与立宪领袖,每一项背后,映射的都是他雄浑的精神气象。构成这一气象的主要是四大因素:既重视成规又俯视成规,既重视金钱又超越金钱,既把握大势又审察细理,既自强不息又达观认命。1.既重视成规又俯视成规高中状元对于张謇的事功来说,其意义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张謇出身贫苦农......
-
〓 学术的高度决定了艺术的高度——谈饶宗颐的绘画
荷花(水墨)巨幅2011年饶宗颐(国家博物馆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7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香港大学荣休教授饶宗颐先生。李克强总理祝贺饶宗颐百岁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称赞饶宗颐先生近百岁高龄仍心系国家发展,学术耕耘不辍,艺术创作不断,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骄傲。 李克强总理指出,文化......
-
〓 孝道的情感与外推
孝是人生自然生发的亲情情感。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且,人的幼年与其他动物不同。一匹马或一头羊,一生下来,只要风把它的皮毛一吹干,就可以在草原上奔跑起来。而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只有亲人无时无刻地关照,才可度过其婴儿期。正是因为父母无私的爱,才使得子女得于成人。在子女年幼时,父母为子女尽心操心,是父......
-
〓 彭国翔:儒家也有一种“个人主义”
在压抑个性的集体主义和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始终坚持双向批判,而从容中道,我想是儒家的自我观在当代中国最为重要和积极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既肯定个体与社群的密不可分,同时又凸显独立人格,这就是儒家对自我的理解人民论坛记者:学界似乎历来有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强调群体优先,自我依赖于群体而存在;西方哲学重视自我,......
-
〓 “永明声律论”的佛教因缘
南朝齐永明六年(488)二月,中书郎沈约终于完成奉敕撰写的《宋书》,上呈朝廷且获得朝野好评,这一年沈约48岁。事隔不久,年仅17岁的陆厥给沈约写信,对《宋书》的一个文学观点提出强烈质疑。沈约对陆厥的来信颇为重视,回信释疑。其实,陆厥不是唯一对沈约提出质疑的人,沈约针对此问题的回复也不是唯一的一次。到底是什么问题会引起当......
-
〓 清代女性如何接受《红楼梦》
清代女性社会对于《红楼梦》的接受主要体现在题咏、绘画、戏曲、续书等四个方面,其中又以“题咏”为主要的表现方式。晚清女性红楼题咏中所展示的种种生活、社会、情感、文学形态的表现,似乎是强化、放大了《红楼梦》的言情、虚幻元素乃至颓废、诲淫元素,或许折射出一种中国式的旧时代世纪末情绪,而其间亦不免酝酿着某种新时代创世纪的潜在意......
-
〓 一个文明比较的视角——中国与希腊的古代丧葬仪式
一 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之异质性为世人所共知,而这两个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古代文明当时几乎毫无关联,彼此走的是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然而,有趣的是,在文明处于早期阶段时,两个古代社会都是高度仪式化的,都以具有一套象征意义的仪式行为及程序结构来表达某种观念与价值,来规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的秩序。就这点而言......
-
〓 康有为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由于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输入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主体的儒学,受到了激烈的批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这种批判是有其现实合理性的。但是,批判不等于全盘否定,不等于弃置不顾,而是进行严肃审慎的选择、改造和继承、发展,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向现代转化,从而把传统与现代社会和谐地......
-
〓 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佛教以悟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1],充分道出了悟的重要性。悟,指生起真智,扫却迷妄,断除烦恼,证得佛法的真理。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从开悟方面讲,是指能证的智慧,如菩提(bodhi)等;而从证悟方面讲,是指所证的真理,如涅槃(nirvāna)等。通常则是合两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