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贵生意识与平安智慧
平安和顺地度过一生,这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与愿望。生活中艰难险阻不可避免,在遇到险境时如何自处,进而自救?在风平浪静时如何预备,防患未然?中国古人在与各种灾祸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智慧。回顾这些体悟与教诲,对于我们每个人大有裨益。“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的生命价值几何?人又该如何对待自己......
-
〓 国学博士论坛:近代中国佛学学派的兴起
姚彬彬,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2010级博士生,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从宗派佛教到学派佛教——现代文化思潮与中国佛学的转型》。博士导师:武汉大学教授 麻天祥 通讯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风雷 北京大学教授李四龙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出:“晚清思想......
-
〓 琴声十六法
【简介】《琴声十六法》,明代冷谦撰,见于明代项元汴的《蕉窗九录》。琴声十六法实际上是提出了十六个审美范畴,企图为琴乐的审美与表演作一归纳和依据。十六法分别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在每一个美学范畴之下,冷谦更详细地论述它的内涵和外延, 企图从不同的本质与现象和美感特征去引导读者......
-
〓 中华传统君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华传统君子文化是独具中华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深入研究其历史价值及当代传承问题,......
-
〓 高拱《病榻遗言》考论——与赵毅教授商榷
2008年8月初,在河南新郑市召开的明史暨高拱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赵毅教授宣读了他的论文:《<病榻遗言>与高新郑政治权谋》(以下简称赵文)。其后,该文又以同题在《古代文明》2009年第1期上公开发表。赵文宣称:“一般认为,冯保、张居正是被万历皇帝打倒的。这种认识不错,但不够全面,冯保、张居正、戚继光的倒台原因......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十四
北朝乐府·梁鼓角横吹曲紫骝马歌烧火烧野田,野鸭飞上天。童男娶寡妇,壮女笑杀人。南朝陈代的释智匠《古今乐录》收录《紫骝马歌》六首,皆属于梁鼓角横吹曲。其实,六首中的后四首是将《古诗十九首》中的《十五从军征》十六句分作四章。只有这首和另一首“高高山头树”是真正的北朝民歌。“高高山头树”是反映当时频繁的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
〓 作为阐释学的“生活儒学”
“生活”与“儒学”都是两个大概念,各自俱微言大义的深度和纷纭复杂的广泛理解,但这两者是可以相互阐释的:以儒学来阐释生活,生活就是中国文化的现实;以生活阐释来儒学,儒学就得到了现代性。这种阐释也使中国传统的学术方法既能吸收西方学术理论的既有成就,也能发挥中国学术自身的特征。黄玉顺先生的“生活儒学”所做的工作,正是这样一种......
-
〓 杨珍:康熙帝治家的经验教训
康熙出巡图 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中,如果从治国和治家两个方面看,康熙帝玄烨是比较出色的一位。 康熙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8岁即位,在位62年(1661—1722),享年69岁。关于他的治国,已有诸多论说。这里依据满文档案和相关史料,简要谈谈他的治家。 康熙的家庭生活有不少......
-
〓 讲武堂:晚清对日斗争的战略失误
甲午海战中的场面(版画) 阿瑟·B·布朗作图为清军山东威海赵北嘴要塞内的重型加农炮。 资料图片上图为甲午战争中的黄海大战。 图右上为北洋舰队将领邓世昌像。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今年,又逢甲午。两个甲子前的1894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亚洲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舰队的......
-
〓 争鸣与商榷:“设瓮助声”之争——科学史上的一桩公案
山西介休张壁古堡内的一座古戏台 新华网发“设瓮助声”是指古代在戏台中设置陶瓮以扩声传声的方法。此法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认同度,然而近当代以来却备受争议。其论争焦点为是否存在“设瓮”实例遗存或相关实物及其有无作用,其论争的问题主要有两层,一是是否存在设瓮史实?二是如有设瓮史实,陶瓮如何置放?是否可以助声?“设......
-
〓 崔莺莺们的唇膏——关于口脂的文学考察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唐传奇《莺莺传》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崔莺莺收到张生从京城捎来的手札和物品,回信道:“捧览来词,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这里提到的口脂,又名唇脂、唇膏,是一件颇有意思的物什,它大致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口红相似,但细细考究又有其独特的时代......
-
〓 读帛书《系辞》杂记
内容提要:从帛书《易传》与通行各本《系辞》的比较来看,现通行各本基本上是在帛书《系辞》基础上整编而成的。帛书本与通行本之间有许多异文,大多属异体字、声义通假字或错字,无关大旨。但有些则与文义密切相关。文中举例于此加以说明,并认为在这些地方,帛书本多胜于通行本,或较通行本更近于原貌。I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是一九七......
-
〓 儒家文明的现代价值
“文明”一词出自《周易》贲卦的彖辞“文明以止,人文也”,又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见,“文明”在中国固有的文化系统中其基本意思即是指人文教化,其目的是要化成天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使社会和谐,致天下太平。应该说这些也体现了儒家文明观念的基本内涵。 一说到巍巍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六)
2014·—2015·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6本第2分册时间:2015年6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简介:文献解读与秦汉律本体认识(徐世虹)汉晋法律的清约化之路(韩树峰)唐令复原所据史料检证──以令式分辨为线索(赵晶)从立法的角度重新考察宋代曾否禁巫(柳立言)论清朝地方衙门审案机制的运......
-
〓 温儒敏: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
高考改革紧锣密鼓。不久前,教育部宣布2017年将全面实行高考改革,虽然提得比较原则,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巨大,最近一些省市相继出台了改革框架方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拿北京的框架方案来说,办法是逐步推进,这两年先改填报志愿等规定,到2016年,就有大动作,即:高考只考语文、数学与文综理综,语文180,数学150......
-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
-
〓 顾农:李商隐恋爱的诗迹
李商隐的诗作,“多以男女遇合寄托君臣”(陈沆《诗比兴笺》卷四),恋爱不过是表面文章,也可以说是一种烟幕;另外一些则大约是真写恋爱的——一个没有深入恋爱过的人,想把恋爱烟幕搞得如此出色,恐怕不大可能。 李商隐的恋爱,大约可分两类:一是同他妻子王氏的感情;一是并不指向婚姻的恋情。先恋爱后结婚,然后就慢慢过日子......
-
〓 高拱《病榻遗言》考论——与赵毅教授商榷之一
2008年8月初,在河南新郑市召开的明史暨高拱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赵毅教授宣读了他的论文:《<病榻遗言>与高新郑政治权谋》(以下简称赵文)。其后,该文又以同题在《古代文明》2009年第1期上公开发表。赵文宣称:“一般认为,冯保、张居正是被万历皇帝打倒的。这种认识不错,但不够全面,冯保、张居正、戚继光的倒台原因......
-
〓 从《红楼梦》看康乾时期的戏曲文化绪论
【作者简介】王潞伟,男,汉族,1983年10月出生,山西省长治市郊区人,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2012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一、选题的动机与目的《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被称为清代的社会百科全书。早在清嘉庆年间就流传着“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美言[1]。鲁迅先生言及《红楼梦》:“单......
-
〓 康有为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由于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输入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主体的儒学,受到了激烈的批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这种批判是有其现实合理性的。但是,批判不等于全盘否定,不等于弃置不顾,而是进行严肃审慎的选择、改造和继承、发展,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向现代转化,从而把传统与现代社会和谐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