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学漫谈:“白马非马”正名
“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名家诸子所普遍讨论的辩题,这就是苏秦所说:“形名之家皆曰‘白马非马’也。”(《战国策·赵策二》)名家大师公孙龙对这一辩题尤其擅长,甚至达到“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庄子·秋水》)、“人不能屈”(《新论·离事》)的境界。但是对于公孙龙甚至整个名家如此重要的一个辩题,历来却酷评如潮。正如谭戒甫所说......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三):刘向、郑玄、东方朔
诫子歆书刘向【原文】告歆无忽(1),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2)。(已上据《御览》补改。)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3),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4)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5),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6)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跋蹇之容,故被鞍......
-
〓 中国古代民间族会及其社会治理功能
部分族会资料部分族会资料 在中国传统社会,“会”作为一种合作基金的储蓄形式,承载着各自特定公益使命,在民间流行甚广,影响巨大。如奖励学子举业的文会、文昌会、采芹会、宾兴会、兴贤会、惜字会等,不仅有利于繁荣地方文化教育,而且有的文会组织在调解民间纠纷、净化民风习俗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举办慈善事业的育婴会、保良会、恤......
-
〓 学苑论衡:中国美学须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
作为在西方美学直接影响下而启幕的中国现代美学学科,自20世纪初以来,主要以西方美学的样态作为自己建设的标准。我国现代美学的西化之路,几乎全方位覆盖了范畴概念、观点学说、思维形态、方法立场等。我国美学发展的这种状况,不仅使民族美学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话语,也大大偏离了人文学科的多元化要求。事实上,形成世界范围内一套统一的标准......
-
〓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及其汉学研究
在西方的汉学研究机构中,那不勒斯东方大学(In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的历史最为悠久。在西方的汉学研究机构中,好不勒斯东方大学(In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的历史最为悠久。其前身是意大利传教士Matteo Ripa建立的中国学院(Colle......
-
〓 写对“妆奁”,为何写错“矢量”?
——从“汉字听写大会”看科技术语识记 虽然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称“大会”)业已落幕,但它引发的汉字书写话题依然炙手可热。 由于从事与科技名词规范相关的工作,笔者自然对节目中有关科技名词的内容特别关注。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令不少成年人折服的这些中学生汉字“达人”,有人能写对“妆奁”“渊薮”“合卺”“户......
-
〓 《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大乘佛教悲、智双运,广说无尽方便之解脱法门。除进一步开示出种种依仗自力(自悟、自证)的法门外,更建立起种种仰仗他力(佛、菩萨)的法门。大乘佛教描绘出一幅幅庄严清净的佛国净土,创造出无数个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应化佛和菩萨。这些应化佛和菩萨都有一个共同的大悲愿,即不度尽众生,誓不证菩提,不成佛道,成为大乘佛教根本精神的具体......
-
〓 读史札记:古代官训琐谈
我国传统官训内容丰富,涉及官员道德修养、公务处理、立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官员修身遵训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慎言重行、言行一致 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对官员的言行作了许多具体规范。首先,官员要慎行。《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官员言行不慎,其后果往往难以挽回,如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
〓 国学争鸣:不要把考古与传说轻易挂钩——也说石峁古城
《光明日报》国学版(2013年3月25日第15版)刊发了笔者所敬重的先秦史著名学者沈长云先生《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一文,认为新发现的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无疑极具启迪意义。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1976年发现的,不过世人似乎并没有投来太多关注的目光。2011年的调查表明,这里存在一个大型的城址。它静静地在西北......
-
〓 《三国演义》书名的变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演义》,更早的前身是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由桃园结义写到诸葛亮之死,首尾完具,作者大约文化水平不甚高,文字比较粗糙,甚至词不达意,情节也多怪诞。 “平话”也写作“评话”,乃是说话(即讲故事,后代称为“说书”)中“讲史”艺人的工作底本。“平”字大约是指这里只说不唱,......
-
〓 浅谈汉学与中国武学
内容摘要:汉学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应不仅指国外,亦应包括中国人从传播介绍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武学是研究中国武文化的学问,不仅是习研中国武“术”,亦是研究中国武“道”的学问。中国武学应不仅是中国人,亦应包括国外对中国武文化的习练研究。中国武学在汉学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推动汉学与中国武学的相互促进、共得弘扬,意......
-
〓 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不输儒者,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
-
〓 赵建永:“哈佛三杰”考辨
“哈佛三杰”说形成缘由及过程,已成为中外学术交流史上的一桩公案。近年来吴宓日记、自编年谱等资料的出版,使相关研究得以推进,而陈寅恪和汤用彤哈佛档案、留学手稿等史料的发掘整理,使我们可以在更为深远辽阔的视野里探究“哈佛三杰”说的来龙去脉。时空之因缘际会 关于“哈佛三杰”之说的缘起,学界一般认为当时在哈佛中国......
-
〓 家教家风与立德树人
近年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央媒体对家风家教的宣传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和好评。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指出了要“三注重”: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家庭?家教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家训、家教、家风对立德树人又能发挥哪些作用?这是我们欲......
-
〓 修养工夫论视域下的张载“格物”说
【摘要】在对《大学》“格物”的诠释中,张载将安立了儒学根基且很有可能亦吸收了佛教思想成分的道家之“虚心”置于其前,并认为二者是一对互动式的道德修养工夫,修养目的在于“致知”后的德性所知之境。张载不赞同二程以“穷理”释“格物”,一是因为在他看来“穷理”、“尽性”、“至命”具有先后次序,从而其“尽性”及与之处于同一修养层面......
-
〓 世界第三悖论《红楼梦》
内容提要:西方哲学史流传二大悖论,一是克里特人悖论,二是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悖论。《红楼梦》与这二大悖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世界第三大经典悖论。本文分析了《红楼梦》中“真假”悖论、作者悖论、五个书名悖论。关键词:悖论;真假;作者;书名先看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经典悖论例子。1.一个克里特人说:“我说这句话时正在说谎。”你说......
-
〓 古文运动,成耶?败耶?——兼与朱丽霞教授商榷
摘要:起于唐,而延续至宋的古文运动,一直与骈文进行争斗,其发展之路可谓是艰辛。在拜读完朱丽霞老师的近作《从韩愈古文运动的失败看唐代骈文的文体地位》一文之后,我便产生了疑惑,并进一步思考着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成否?败否?关于古文运动成败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也是争论不休。全文旨于对古文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去探......
-
〓 五劳七伤论
○五劳五劳、谓:筋劳、骨劳、皮劳、气劳、血劳也。筋劳者,困久步得之,其状,终日驱驰,放而不辗者是也,其为病,则发蹄痛,凌气之病也,发病,谓毒气散于蹄间。其痛多气也。骨劳者,因久立得之。其状,虽展而不时起者是也。其为病,则发痈肿。皮劳者,因久汗不干得之。其状,虽辗,起而不振毛者是也。其为病,挟脊磨热是也。气劳者,因汗未......
-
〓 肖伊绯:胡适的“世界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五十年来之世界哲学》世界哲学统系图《中国哲学史大纲》的“世界哲学观”与“双线模式”之创立 胡适的“世界哲学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撰述中已经表露无遗。在开篇导言中,专列“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位置”一条,他写道: 世界上的哲学大概可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又分印度、中国两系......
-
〓 集权与分权: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及其调整
自秦汉以来,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是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鉴于财政与国家治理的紧密联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核心是处理二者在财政收入与支出分配上的关系。传统中国基本是以财权集中于中央为主,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地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被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还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