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构新道家的“自然世界”
《老子言道图》 资料图片一我们常常以人类为核心、立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看待这个世界,把人类之外的存在称为环境,于是有所谓外太空环境、太空环境、自然环境等说法。我所谓的自然世界是就整个宇宙而言的,宇宙就其本质意义上就是自然世界,乃是自然的存在。自然世界的观念是从宇宙的视角对宇宙的认知与理解,是从自然的视角对自然的认知与......
-
〓 子产与孔子
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轴心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从对中国文化长远的影响力看,孔子当之无愧是这一轴心期的领军人物。同样,作为与孔子同时代、比孔子稍早的政治家、思想家子产,也为轴心期的政治思想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们在天人关系、治国方......
-
〓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札记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札记[1]【内容提要】《括地志》是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引用《括地志》解释古地名处甚多,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文字讹误。本文考察了张守节《正义》所引《括地志》的部分内容,针对其中部分讹误和疏漏,作了订正与补充,成札记十九则。【关 键 词】《史记正义》;《括地志》;订补;札记【作者简介......
-
〓 慧远建设庐山教团的理论与实践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三种关系之制约:第一,佛教与专制王权间的政教关系;第二,佛教与国教儒教间的教教关系;第三,佛教与宗法制社会的教俗关系。这三层关系可归结为真俗或权实关系。真不离俗而不退堕为俗,实应兼权而不依附于权。但在实际运作中,中国佛教徒经常面临的是“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1]的两难困局。佛教能在中国得到传播......
-
〓 中国传统道德的传承活力研究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承活力是什么?如何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体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既然市场经济在中华文化环境中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一方面说明中国传统道德和市场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基因兼容性和吸纳力都十分强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二者只有在......
-
〓 日本近期学术会议信息(2012年5月——8月)
1、日本現代中国学会関東部会2012年度春季修士論文報告会時間:2012年5月12日(週五)地點:法政大学市ヶ谷校舎58年館2階キャリア情報ルーム(東京都千代田区富士見2-17-1)主辦單位:日本現代中国学会関東部会內容簡介:議程9:30-10:20司会:阿古智子(早稲田大学)中国東北における寒冷地稲作の形成過程(李海......
-
〓 萧放:端午的生命意识与家国情怀
端午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生命的活力。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阔,虽然各地自然风土与人文环境有所差异,节日习俗各有侧重,甚至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
-
〓 国学动态:阳明后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自从王阳明创立并传播良知学后,“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明史·儒林传》)。阳明后学中有成就者如过江之鲫,盛况空前,成为明代中后期儒学发展的主流。阳明后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阳明后学是指与王阳明有明确师承关系的弟子,覃及再传、三传等,具体而言,主要指列入《明儒学案》的浙中王门十七人、江右王门二十人、南中王门九人、......
-
〓 世外仙姝寂寞林——试论林黛玉的诗情人生
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女性形象,赢取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最深挚与持久的怜惜,她长驻在我们的心中令我们无法忘怀。她是那么的楚楚动人,她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她的一颦一笑似乎都能触动我们心底的声音和渴望。她象是一个生命的精灵,打开了我们幽密的心思和生命的惆怅。她是女性柔美的极致,她的柔美走向了娇弱的病态,她的柔美中......
-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述
历史地理学脱胎于传统的舆地学。舆地学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变易,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附庸,是治史的四把钥匙之一,它的研究成果往往仅被视作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个空间舞台而已。随着西方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传入,逐渐冲破了舆地学的藩篱,学者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新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历史时期发生的一切地理现象,并探索这......
-
〓 国学漫谈·关键词:解读古代文体的新维度
中国古代的文体具有鲜明的特征,表现为复杂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与西方文体相对稳固的板块结构大不同。研究中国古代的文体,理应彰显本国的特色。从关键词的维度观照、审视文体,无疑是新颖的研究视角。下面就以唐宋文体为中心言之。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唐宋众体咸备,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文学文体方......
-
〓 学术出版的问题与机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代表着亚洲最高的学术出版水平。图为商务印书馆旧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代表着亚洲最高的学术出版水平。图为中华书局。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出版领域,能够实行专业编辑制度的为数甚少,而能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的更是凤毛麟角。我现在知道的就是三联的那套‘哈佛燕......
-
〓 高尚之人格不朽之学术——纪念顾亭林先生诞辰四百周年
今年是顾炎武亭林先生诞辰四百周年,缅怀先哲,高山仰止。谨以往日读先生书之一得联缀成篇,敬抒数十年景行行止之悃忱。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毕生追求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二语八字,为孔子在不同场合,就为学、为人的提问,对弟子所作答复。前四字重出于《论语》之《雍也》、《颜渊》二篇,后四字则见于同书《子......
-
〓 谢导秀谈古琴
古琴的由来古琴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它是中国真正的国乐,因为纯粹是中国人的发明。当时古人打猎射箭,拉弓时发现能发出声音,受到启发,就发明了古琴。开始是先弄一根弦,拨一拨就能发出“梆梆”的声音,后来逐渐演变为五弦,再发展为现在的七弦。古琴音乐素以清、微、澹、远为主要的审美况味,其追求的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古琴五不弹 弹奏......
-
〓 史海钩沉:也谈刘孝绰与《文选》的编撰
关于《文选》的编撰问题,向来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之一。首先,从最简单最直观的相关记载来看这一问题,除萧统外,历史上能搜罗到的关于《文选》的编撰者的说法,直接的只有两处:其一,《文镜秘府论》载,“至如梁昭明太子萧统与刘孝绰等,撰集《文选》”;其二,宋代王应麟《玉海》引《中兴书目》录《文选》并注曰,“与何逊、刘孝绰等......
-
〓 旗子与靶子——《史记》在明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编者按:《史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渐形成一门学问——“史记学”。总的来看,汉魏六朝时期是《史记》的传播与初步研究时期,唐代奠定了《史记》在史学史、文学史上的双重地位,宋元明清以来,《史记》的传播范围日益广泛,接受的群体不断扩......
-
〓 周桂钿:今天来看董仲舒
我研究中国哲学,主要研究秦汉哲学。重要的又是王充哲学和董仲舒哲学。王充哲学是我研究的起点,董仲舒哲学是我研究的重点。 一 我上大学时读《中国哲学史》,那里面董仲舒几乎是一无是处的哲学家:宇宙观是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方法论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董仲舒讲大一统,提倡独尊儒术,都是为反动......
-
〓 晚清理学狭小范阈的丰富和拓展——曾国藩哲学思想四题
内容摘要:在儒学义理、考据、训诂和经济四个学术面向中,曾国藩承继程朱之道统,把义理推到儒学学术的首位,成为理学在清代的继承人。他主张气生成论,认为禀气之不同造成了圣人之性与常人之性的差别;面对世俗生活中日益微略的常人之性,圣人应担当起教化、“复性”的天职;圣人教化的途径有二:一是格物,二是诚意。在汉宋不同学术理路的学术......
-
〓 试解秦俑主帅之谜
内容摘要:秦始皇兵马俑中,不见大军主帅的俑像,论者有不同的说法,但都很难令人信服。笔者认为秦俑大军必有主帅,而且主帅必坐镇军中。本文试图从古籍记载及兵马俑坑的残留遗迹中,对秦俑主帅之谜,寻求出一个合理的解答。秦始皇兵马俑大军之中,不见三军主帅,原因何在,至今尚无定论。论者对此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这是秦始皇的军队,秦陵......
-
〓 高拱《病榻遗言》考论——与赵毅教授商榷
2008年8月初,在河南新郑市召开的明史暨高拱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赵毅教授宣读了他的论文:《<病榻遗言>与高新郑政治权谋》(以下简称赵文)。其后,该文又以同题在《古代文明》2009年第1期上公开发表。赵文宣称:“一般认为,冯保、张居正是被万历皇帝打倒的。这种认识不错,但不够全面,冯保、张居正、戚继光的倒台原因......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