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元代边塞诗的特征
摘要:边塞诗是中国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其源远流长,肇自《诗经》,盛于有唐一代。而至于元代,由于时空的巨大转变及创作主体的多元化,边塞诗被赋予了新的特点:首先是诗歌的远距离审美观照;其次诗歌关注内容的广泛丰富;第三是组诗形式的创新运用;第四边塞旧题的大量翻作。元代边塞诗扬弃了边塞诗的历来传统,在诗歌史上既耀出了自己的光......
-
〓 从朱元璋祭刘邦的传说想到的
传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祭祀历代帝王。祭礼完毕,他特意走到汉高祖刘邦牌位前,说:“大哥,小弟与你相似,该再敬你一碗。”说罢,斟满一碗酒,双手举过头顶,一饮而尽。这个传说仅用寥寥数语,就把一个草莽英雄惺惺相惜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关于此事的真伪,笔者无从考查,但确信在历代帝王之中,朱元璋与刘邦“相似”。因为在两千多......
-
〓 凤凰与长生鸟
我在本文标题中用连词连接起了两种鸟名,这需要预先作一点解释。这个连词意味着的比较是一种计谋,对此,我得据实向你们交代:在通常听我的课的巴黎大学学生中,既有欧洲人,也有中国人。为了在第一种人面前表现得有学问,只要谈论中国文化就行了;而为了给第二种人留下深刻印象,就得在欧洲文化中寻找比较点。我今天将施用同样的计谋:想到要在......
-
〓 中法哲学家眼中的“天人合一”
访谈嘉宾: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白乐桑(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法国地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Joel Bellassen)先生曾于1974年到197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留学,他与法国著名哲学家巴蒂欧(Badiou)于1978年在巴黎合作出版了《论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
-
〓 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起源
摘要:千姿百态的人类文化具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农耕型与游牧型。而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则主要源于两种不同类型的食物结构——以植物食物为主的植食结构和以动物食物为主的肉食结构——及其生产方式。归根结底,则源于植物与动物的不同特性。抓住了植物性和动物性的差异,便抓住了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根本;抓住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便抓住了文......
-
〓 世外仙姝寂寞林——试论林黛玉的诗情人生
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女性形象,赢取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最深挚与持久的怜惜,她长驻在我们的心中令我们无法忘怀。她是那么的楚楚动人,她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她的一颦一笑似乎都能触动我们心底的声音和渴望。她象是一个生命的精灵,打开了我们幽密的心思和生命的惆怅。她是女性柔美的极致,她的柔美走向了娇弱的病态,她的柔美中......
-
〓 国学如何走向开放与自由
一 我们都知道,孔子曾经向着“德之不修”和“学之不讲”的状况,表达出特别深切的忧虑。而如果再参照他那个年代“礼崩乐坏”的现实,我们就不难由此体会出,对于学术话语的“讲说”或“讲谈”,至少从孔子的角度来看,一旦这样的“讲说”或“讲谈”被冷落了下来,载有文化精义的经典就要被束之高阁了,而文化的内在运脉也便要渐渐式微了......
-
〓 从儒家科技伦理视角看“李约瑟难题”
【内容提要】伦理是儒学文化的最大特征,因此从儒家伦理与科技的互动角度,并与西方科技伦理加以对照这一角度求解“儒学伦理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作用”这一“李约瑟难题”的子课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关键词】儒家;科技伦理;李约瑟难题【作者简介】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2006级伦理学研究生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中国近代科学为什......
-
〓 聂永华:“判文”与唐代官员选拔
资料图片一唐代官员任用实行举、选分途,即登第后的资格授予与考察任用各行其是。举子通过礼部试“放榜”后,并不意味着“考试”的结束,而是进入新一轮的“才学”比拼。经过“试判两节”的关试,籍属吏部,“守选”三年,方“冬集铨选”,开始“官人”生涯。《通典·选举三》:“凡旨授官悉由于尚书,文官属吏部……谓之铨选。”吏部铨选,要经......
-
〓 世俗儒家与精英儒家
“儒家”这个称谓,究竟是指一种学理体系,还是一个文明结构,抑或两者都可以包括,这仍是一个有待认清的问题。在中华文明尚能自成一体的年代,或曰在全球化的冲击到来之前,依据“诸子百家”的内部参照系,“儒家”当然属于学理体系的一种。但是,一旦来到了跨文化的视野中,我们的文明就根据它的价值内核,也被冠上了“儒家”(Confuci......
-
〓 读史札记:越王勾践的负面示范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唐代李白《越中览古》) 身为绍兴人,本应该对本乡的前贤多怀尊敬乃至崇拜的感情。然而,对于绍兴历史上的第一号名人——越王勾践,我却怎么也难以萌生敬重仰慕的情愫。的确,他是一位英雄,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吴越两国的生死较量中笑......
-
〓 论章学诚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摘要 章学诚处于乾嘉时期考证风气盛行、哲理思维相对薄弱的时代,他逆于时趋,以救治学术流弊、推进哲学探索自任。他对《周易》等儒家经典作了具有特识的新阐释,尤其是,他集中于关系到认识社会进程和学术根本宗旨的历史哲学层面,总结出三项重要命题。他自觉发扬思想史上优良学风,倡导摒弃错误学风,其论述成为晚清思想解放的......
-
〓 钱宗武:《书》学大道必兴中华
《史通》云:“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精此书,次览群籍。”此论多为历代学者共识。故汉唐以来,上自庙堂,下至闾里,人莫不习。解之为史鉴,援之以赞治,释之为训诫,授之为教化,引之以立论,《书》之大经大史地位,莫可比肩。当下,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尚书》的现代诠释显现出巨大的......
-
〓 陶渊明对乐府诗的开拓
从留存下来的乐府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可以发现,陶渊明首次将乐府运用于私人交谊,拓展了乐府诗的表现功能。陶渊明不仅在田园诗、营造意境、平淡风格等方面孤明先发,其在乐府诗创作的开创之功也应该受到重视。《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用相和旧题。《宋书·乐志》卷三即载有东阿王曹植所作楚调怨诗《明月》(明月照高楼)一篇,由七......
-
〓 笔法记
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镇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中独围大者,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明年春,来于石鼓......
-
〓 宋人绝句鉴赏之十二
野步贺铸津头微径望城斜,水落孤邨格嫩沙。黄草庵中疏雨湿,白头翁妪坐看瓜。贺铸(1063——1120),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此人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市),生长卫州(今河南汲县)。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
-
〓 王锺陵:“遊”与“道”
有两个概念是贯串《庄子》内七篇的:一是“遊”,二是“道”。前者可以说是《庄子》一书的代表性概念,后者则是《庄子》一书最根本的概念。辨明它们在内七篇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无疑对恰切、深入地理解“内篇”各篇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这两个贯串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正可以视为内七篇以至全本《庄子》整体性的一个标志。一“遊”字从第一篇的题......
-
〓 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研究:《楚辞》研究的重大推进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战国的荆楚版图內,即今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接连出土战国楚简帛书和秦、汉简帛书,比较著名的有:湖北省江陵市望山楚墓竹简、包山楚墓竹简、荆门市郭店楚墓竹简、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王家台秦墓竹简、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帛书、河南省新蔡葛陵楚墓竹简、安徽省阜阳市双古堆......
-
〓 琴声十六法
【简介】《琴声十六法》,明代冷谦撰,见于明代项元汴的《蕉窗九录》。琴声十六法实际上是提出了十六个审美范畴,企图为琴乐的审美与表演作一归纳和依据。十六法分别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在每一个美学范畴之下,冷谦更详细地论述它的内涵和外延, 企图从不同的本质与现象和美感特征去引导读者......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十四
北朝乐府·梁鼓角横吹曲紫骝马歌烧火烧野田,野鸭飞上天。童男娶寡妇,壮女笑杀人。南朝陈代的释智匠《古今乐录》收录《紫骝马歌》六首,皆属于梁鼓角横吹曲。其实,六首中的后四首是将《古诗十九首》中的《十五从军征》十六句分作四章。只有这首和另一首“高高山头树”是真正的北朝民歌。“高高山头树”是反映当时频繁的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