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言念君子兮君不见,被误读的女媭一角——《离骚》中女媭既往释义考辩
文学的奇特处,《离骚》禀赋有二:一是作为一部地方文志,其情思也妖冶恣肆、其文辞也华丽奇幻、其物典也生疏冷异;二是《离骚》带有鲜明的个人纪传色彩,成古今中外第一部自传与心灵自陈书。这样一部奇文字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伯庸曰皇考”开篇,在高低起伏的音韵中娓娓尽道自己平生不忿之意,后自白于重华、占卜向灵氛,历经远离尘嚣的幻境......
-
〓 朱熹对《大学》的改造与发挥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南宋大儒朱熹(1130~1200)继承北宋程夫子兄弟(程颐、程颢)的意见,给予特别的重视,把它选出来,与《礼记》中的另一篇《中庸》都给予单列的待遇,再加上《论语》和《孟子》,并称“四书”,指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经典。朱熹不单是把《大学》从《礼记》里挑出来而已,还大力加以改造。《大学》原来可以分......
-
〓 汉学与阐释学——汉学研究及汉学家对自身的研究
有关“理解”,狄尔泰曾有句名言:“理解就是在你中重新发现我。”因此,理解是在他者之中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伽达默尔也将对文本的理解看作是与研究主体对自身存在、自我理解的认识相结合的活动,那么汉学研究的目的也可以看作是研究者对自身的理解。汉学文本尽管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人类与世界的思考结果,但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是由人......
-
〓 浅谈古典诗歌的炼字艺术
国学【作者简介】赵永刚,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学国学国学国学李晶晶,贵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国学接触古典诗歌,我们会发现有一类诗句,诸如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杜荀鹤的“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等,都......
-
〓 杨朝明:今天应当怎样研究“孔子遗说”
吴道子绘孔子像图为记载“孔子遗说”的重要文献之一—《孔子家语》 资料图片 任何学术问题的探讨都应首先解决资料问题,孔子儒学的研究也不例外,资料问题尤为重要。由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所决定,对孔子思想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中国儒学与传统文化的评价与态度。而从根本上说,人们对孔子褒贬不一,是源于对“孔子遗说”的不同认......
-
〓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王阳明像 资料图片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余姚,卒于江西南安,葬于浙江山阴洪溪乡(今绍兴市柯城区兰亭乡仙霞山)。生前获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后遭人诬陷,被削夺伯爵并取消朝廷恩典。卒后三十八年,即明隆庆元年(1567)......
-
〓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六):文史类笔记
1、《西京杂记》历史琐闻轶事类笔记,称汉代刘歆撰,实为晋代葛洪托名之作。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道教理论家,其著作还有《抱朴子》、《神仙传》等西汉的杂史。《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历史佚事类笔记。历代指为伪书,但从语气及内容看,当是杂抄西汉故实和轶闻逸事的荟集之书其所写人物上至帝王将相......
-
〓 国学漫谈:《中庸》“蒲卢”的三种解释
在《中庸》第二十章,孔子曾以“蒲卢”比喻为政:“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我们知道,孔孟经常以众星拱北辰(《论语·为政》)、天下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上》)等例子来比喻治国为政,而《中庸》此处以蒲卢喻政,在儒家十三经中独此一见,所以宋儒袁甫赞其“可谓妙于形......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六)
2014·—2015·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6本第2分册时间:2015年6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简介:文献解读与秦汉律本体认识(徐世虹)汉晋法律的清约化之路(韩树峰)唐令复原所据史料检证──以令式分辨为线索(赵晶)从立法的角度重新考察宋代曾否禁巫(柳立言)论清朝地方衙门审案机制的运......
-
〓 国学博士论坛:论孔子之仁与孝
丁立磊,男,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12级博士生、河北金融学院讲师,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罗光哲学思想研究》。博士导师:河北大学教授程志华通讯评委: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丁为祥北京大学教授 李翔海 仁与孝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仁”作为儒学核心理念,结合时代需要演化为“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仁爱......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一):纪晓岚家书
纪晓岚家书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份,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二十一岁中秀才,三十一岁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左宗棠家书
左宗棠家书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谥文襄,湖南湘阴人(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一生亲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率军平定同治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中国历史事件。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后破格敕赐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
-
〓 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在历史学科中,抗日战争史是最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近日,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并视情修改相关内容。这表明,长期以来认识不尽一致的抗日战争的起点问题,终于通过进入教材的形式加以解决,对此绝大多数人举手赞成。但有些人也许并不完全清楚,确立“十四年抗战”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一是有利于完......
-
〓 浅议写意人物画及其笔墨演进
中国写意画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可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独具特色的美术形式。其在表现山水画和花鸟画题材方面尤为技法娴熟、成就卓越。中国写意画特有的对于笔墨的要求,是它有别于世界其它美术形式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优良的传统写意画笔墨的既有程式、既有标准和笔墨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中国山水、花鸟画的昔日辉煌。然而,始终在......
-
〓 修身之体与身体美学
身体美学在中国的勃兴,是本世纪以来的学术热点之一。但身体问题成为中国美学的核心关切,却有一个延展千年的文化线索。实际上,在古典中国的文化语境里,无论是庄老玄谈,还是儒家体系,身体始终是一个在场的存在。身体是老子一切哲学思考的起点。“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里的这个判断,显然是将身体当作......
-
〓 国学博士论坛:由“亲亲相隐”到“齐之以礼”
李军政,男,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古代思想史2011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从“义以建利”到“志于道”——孔子思想的渊源及其他》。博士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白 奚 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 郭齐勇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范忠信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其思想是在对前人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然而迄......
-
〓 《楚辞》英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许渊冲译《楚辞》杨宪益、戴乃迭译《楚辞选》卓振英译《楚辞》 《楚辞》直到19世纪末才有英译本,现已出版近20种,其中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翻译的。《楚辞》英译比不上其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传播。著名楚辞研究专家周建忠在《当代“楚辞学”发展纲要》中将楚辞学划分为9个分支。《楚辞》英译及其研究作为海外楚辞学与楚辞传播学......
-
〓 儒家义利观:义以为上
重“德”是中华文化深厚绵长的传统。由此,中华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高度注重克己修身的自觉。这在集中讨论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儒家义利之辨中得到鲜明体现。义利之辨是儒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也是近代以来受误解最多的问题之一。时至今日,不仅对其完整内涵的阐释不充分,而且将其基本精神归结为义利对立、认为儒家义利之辨提倡“以......
-
〓 深闺亦有竹林期——绘画中的女性园林生活
女织图(中国画) 仇英(款)竹林仕女图(中国画)佚名斗草图(中国画)仇英(款)闱中雅会图(中国画)佚名古代仕女画多以山水园林作为背景,借清幽的环境衬托人物内心,个中原因不难猜测——与活跃在庙堂之间的男子不同,女子通常燕居于后庭花园之中。古代宅园布局对称、庄严工整的前部厅堂属于男性世界,曲折玲珑、宁静雅致的后部庭园则是女......
-
〓 程乙本《红楼梦》:版本互异各称雄
以胡适藏本为底本的1927年民国亚东版程乙本《红楼梦》启功注释的197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程乙本《红楼梦》1983年台湾桂冠版程乙本《红楼梦》理想国推出的2017年6月版台湾桂冠版经典复刻程乙本《红楼梦》1791年和1792年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纪念的年代,因为这两年分别诞生了《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从今天《红楼梦》所具......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