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海钩沉:也谈刘孝绰与《文选》的编撰
关于《文选》的编撰问题,向来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之一。首先,从最简单最直观的相关记载来看这一问题,除萧统外,历史上能搜罗到的关于《文选》的编撰者的说法,直接的只有两处:其一,《文镜秘府论》载,“至如梁昭明太子萧统与刘孝绰等,撰集《文选》”;其二,宋代王应麟《玉海》引《中兴书目》录《文选》并注曰,“与何逊、刘孝绰等......
-
〓 中华美学关键词:激活“形神”
●形神论把文艺看成生命体,这生命体由虚实两部分构成,形的部分为实,可分析仔细,讲得清楚,神的部分为虚,可以意会,难以言传●人生天地间,个体生命与天地大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文艺作品不仅要反映个体生命的生动气韵,也要反映与个体生命紧密相连的时代的气运,同时反映比时代更为根本的天地的本质●当今的文艺生产,在以影视产业、视觉文化......
-
〓 杨丹荷:尧舜禹儒家典范时代与孔子的政治理想(续)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效仿德治典范尧舜禹,开创天下为公、大道之行的安民、利民和谐幸福大同社会。 《礼记·礼运》记载: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 从宋理学史看叶适的佛教观
内容提要:宋代的理学家大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受佛道之影响,而仍排佛道”。只有叶适对佛教采取真正的拒斥态度,本文从理学史上理学与佛学的关系入手,分析叶适站在其事功主义的立场,对理学思想史上道学与佛教相关联的态度,进而讨论他的佛教观及其根源。关键字:理学史;道学与佛教;叶适;佛教观;事功主义宋代理学受到佛教理论的影响是......
-
〓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中需正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必然面临着一个同中国本土文化相遇和融合的问题,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联系,构成了其中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同儒学传统在事实上早已发生了融合,但迄今尚缺乏学理上的阐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上的中国化进程......
-
〓 刘咸炘《中书》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民国刘咸炘在“学为人也”的为学宗旨下,结合史学研究的客观需要,创造出一系列概念,建立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学术体系和治学方法。本文将以《中书》为依托对此加以分析。关键词:刘咸炘;《中书》;执两用中;观风察变;明统知类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一、刘咸炘的生平、学术大旨及其研究状况刘咸炘(1......
-
〓 国学博士论坛:论老子自然观念的三重意蕴
张敏,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老子美学思想研究》。 博士导师:武汉大学教授 刘纲纪 通讯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强昱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白奚 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在其文本中一共有五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十七章);“希言自然”(《老子》二十三章);“人......
-
〓 早期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中国志士
用来装日本侵华材料的蓝色布兜,上面用丝线绣有“TRUTH”字样。资料图片编者按:“九君子”是中国十四年抗战初期战斗在辽沈地区的进步知识分子群体,也是较早站在国际联合反法西斯斗争前线的青年才俊。“九一八”事变后,他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策略、有成效地以国际法规则和人类和平理念面向国际社会揭露和抵制日本侵略,在中国抗战史和世......
-
〓 1699,中国式忠诚
有花看来且看花,莫管楼外戈兵争。何日铁锋逼血颈,一刎全义众口封。 1699年,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中国农历己卯年,孔尚任苦心经营的《桃花扇》经历三易其稿,终于完就。全书用一段情,诠释的却是一个“忠”字,并且是典型的“中国式忠诚”。 恰逢两朝更替,经历离合兴亡,旧朝上下,从帝王到将帅,从重臣到文士,从深宫正后......
-
〓 黄德宽:出土文献与汉字研究
清华简《说命》(局部) 汉字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表征,汉字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汉字研究既是汉语文字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史研究的重大课题。 汉字研究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他撰写的《说文解字》是传统文字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
〓 古籍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与学养
【内容提要】古籍数字化的本质是技术,该技术不仅不能将古籍完全数字化,且因图书资料之易得和知识检索之轻松而对学者具有不可抗拒的异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与学养的矛盾之中。通过对原始文本的涵泳和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技术与学养的矛盾。【关 键 词】古籍数字化;技术;异化;学养;涵泳;体一、古籍数字化的本质是技术古籍数字化并......
-
〓 论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文化意义
一 明清之际从时间上说大体是晚明崇祯朝到清顺康雍时期。黄宗羲用“天崩地解”来形容这一时期的早期阶段,所言极是。这一时段,国内明清鼎革,历经满汉政权转化与文化巨变,世界范围正经历从15世纪末期的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西方文化与体制在全球的扩张。文化相遇与冲突以多重形式展开,其影响波及今日之世界。 对中国和西......
-
〓 光明书话:红楼女性聚饮时的琴歌酒赋
螃蟹宴全景图 选自(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曹雪芹通过贾府的衣食住行把钟鸣鼎食人家的富贵之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一屋一室,或雕梁画栋,或曲径通幽,或金碧辉煌,或简约古朴,相映成辉,相映成画。一餐一饮精烹细作,食不厌精。一衣一带雀衣彩绣,美轮美奂。但仍然没有宴席上的浅斟深酌更能体现出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没有比推杯......
-
〓 古文点校著作权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涉及“古文点校”的著作权纠纷。所谓“古文点校”,是对古文进行断句、加注标点、划分段落和改正错字等工作。[1]当“古文点校”的成果被他人未经许可使用时,就产生了该成果是否能作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对此,不同法院的观点完全不同。如审理“郑福臣诉大众文艺出版社等案”的法院和审理“中华书局有限公......
-
〓 家风家训:轨物范世的生动教材
颜氏家训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家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回望历史,家风家训既有代代相传的不变基因,又有顺时应势的创新发展,在文化传承、社会建设、国家进步中发挥了......
-
〓 韩愈人学思想的三重性
【内容摘要】韩愈一生弘扬儒学,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学思想内容丰富。针对当时佛道盛行,他著〈原道〉〈原性〉等宏文,提出仁义道德、性情三品等思想,以振兴儒学,他的人道仁义思想还是人性理论的提出,都是力图解决社会当时的危机和政治昏朽,试图维护自己所处的朝代的政治制度的集权和复兴儒学思想中社会规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儒家人学思......
-
〓 唐翼明:重温孔子的教导
学者书法中国要复兴,要真正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必须到中国自身的传统思想与文化中去寻找智慧,挖掘资源,一切外来的好东西都需要嫁接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根上。而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落实到政教层面和伦理层面的部分,无疑是以儒家为主干的,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主要是继承和发扬儒家的传统。尤其是面对今天我们社会存在......
-
〓 《皇极经世》与《夏商周年表》
内容提要: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共和元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本文以北宋易学家邵雍所著《皇极经世》“以运经世”中所推得的“夏商周年表”与之对照,列举了邵雍以之确定各代帝王在位年数的依据。指出:邵雍于九百多年前能推出较今日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更为详细......
-
〓 十八世纪汉学的前驱者(节录)
——《中国思想通史》(五)第二节
讲清代汉学历史的人,往往把汉学上推到顾炎武、黄宗羲。其实清初大儒以经世之务为目的,以考据之学为手段,并无所谓汉学的专门研究。清初学者虽然也有考证训诂之学,如顾炎武和黄宗义在音韵学、“易”学上有他们的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便以为烦琐自此已有其历史阶段。顾黄之学的支配内容是新世界的启蒙运动,绝非退隐形式的以至为清朝统治阶级......
-
〓 怎一个“梦”字了得
一部中国文学史,无时代无梦,无体裁无梦;而论及写“梦”之大师,非汤显祖(号若士)莫属。“临川四梦”,梦中多“梦”:《南柯记》四十四出,“梦”了三十三出;《邯郸记》三十出,“梦”了二十六出;《紫钗记》第四十九出“晓窗圆梦”,虽是“小梦”则事关死生;《还魂记》(即《牡丹亭》)则是《庄子·齐物论》所言之“大梦”,其《惊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