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这本《我和姑母叶嘉莹》是在惊蛰之日,先从第四章“南开记忆”看起。它就像惊蛰唤醒万物那样,唤起了我对南开的记忆。书的作者叶言材是我的同学,书的主角叶嘉莹是我的恩师,而鲁德才、郝世峰和宁宗一等教授都给我上过课。所以,这本书于我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叶言材和我在南开时来往并不多,因为他在二班,我在一班;他比我大,属于老字辈,而我则是小字辈;他是北京人,我是广西人。我们走近时是在大四,因为鲁德才教授是我俩的毕业论文导师,同在一个师门里,经常一起去鲁老师家请教,所以来往也就多了起来。但是,好景不长,1983年毕业后,他回北京,我回南宁。我的工作不如意,被分配到一个修路单位,专业不对口。于是,我一边要改分配,一边给班主任刘津敏老师写信诉苦。叶言材知道我的情况后,给我来信,问我愿不愿意去交通部“中国航海史研究会”编写“中国航海史”? 我回复当然愿意,请他帮忙。可惜,我后来收到交通部报到函时,已经被重新分配到广西大学任教了,只好放弃了去北京的机会。尽管如此,叶言材老哥的这番古道心肠,却让我永远记住了。后来,我跟他说起此事时,他的反应竟然是茫然,不记得了。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热心帮忙,努力搭桥,行善过后,不留心中,绝对的好人!
我和叶言材热络于这几年。2016年3月22日下午,我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调研抗战遗址,竟然意外地见到了叶言材。我们虽然分别了33年,但还能一见如故,彼此都是惊讶与欢喜! 当时,我穿着唐装,他也穿了一身唐装。他带着20多位日本大学生进馆参观,让学生们了解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我很好奇,问他为什么带日本学生来这里? 他说要让学生们知道历史真相。我又问他准备再去哪里? 他说准备去扬州,让学生们了解中华文明,只有记住历史,才能让中日友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所以,他每年都带日本学生来中国作这样的游学,让日本年轻一代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这次见面尽管只是短短的交谈,却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从那以后,我们的联系又密切起来了。我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他在日本的情况。他研究生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此后一直在北九州市立大学中国系任教,后来担任教授和中国系主任,从事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以及中日文化的交流,发表并出版不少成果,比如组织中日学者用汉语和日语编撰的《中国文学的昨天与今天》,又如出版12卷《日本汉诗话集成》等。他不但往返于中日两国之间,而且力促中日学者开展学术交流,介绍日本学者来中国,迎接中国学者去日本。他甚至还找过我帮助研究日本的学者发表论文和出版书籍,我虽然没有办成,但仍然强烈地感受到他那助人为乐的秉性依旧没变。他在日本成立“中国语教育推进会”,举办日本西部地区的“五星奖”中文演讲比赛,以及带领日本“五星奖”游学团来中国,推动中日大学生的文化交流。所以,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给他颁发“杰出贡献奖”是实至名归的。我觉得叶言材就像是一座桥,一座传承中华文化之桥,一座沟通中日文化之桥。再往深处想,他的这种作为也是受其姑母、我的恩师叶嘉莹先生影响的。
叶嘉莹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是在1981年,讲授的是唐诗宋词和王国维研究。当时她刚从加拿大回国,先给七七级和七八级的学长们上课,引起了天津高校的轰动。她给我们上课时,也吸引了许多天津各高校学生聚拢在我们阶梯教室外旁听,窗外和门外都挤满人,搞得我们只好派几个块头大的同学把门,才能保证自己人能够进教室听课。这样的场景很让我们有一种骄傲感! 叶先生上课至少有五个亮点,一是相貌端庄,大家闺范,雍容华贵,温文尔雅。这在那个时代简直就是超尘拔俗之女神,很抓同学们的眼球。二是语言柔和,娓娓道来,从容不迫,悦耳动听。我最难忘的是她吟诵古典诗词,抑扬顿挫,切入人心。我过去只听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并不知道何谓“吟”? 是叶先生使我感受到了吟诗的魅力。三是脱稿讲授,流畅自然,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她上课好像天马行空,实则万变不离其宗,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作者,解读作品,特别擅长从诗人的人生以及感情去体悟其作品之内涵,并且将诗人放在比较中去把握其创作之特色。这与我们往常学习古典文学从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去考察完全不同。而且,她熟记名作佳句,倒背如流,脱口而出,毫无差错,让我们敬佩不已。四是学贯中西,融古通今,自成一家,见解新颖。叶先生从国外回来,将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融会贯通,独创“兴发感动说”,让我们耳目一新。五是自身创作,佳作迭出,古韵风范,意味无穷。叶先生不但讲解古人诗作,而且还能创作。她曾经朗诵自己的旧体诗词,其精妙让我十分震惊,明白了创作经历是理解文艺作品的最佳法宝,只有这样,才能体悟到文学真谛。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以至于我后来在大学里教书时也坚持创作,虽然不成什么气候,也没有什么成就,但是我觉得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更为接近。可以说,她的课给我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方法、评判尺度以及世界文学的广阔视野。听她的课,我的感觉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走心入脑,心花怒放,豁然开朗,彻底折服。四十年前,她给我们上课;四十年后,她依然站在中华传统诗歌的讲台前。她在国外传播,在国内传承,一辈子都在中华传统文化及艺术领域里辛勤耕耘,著作等身,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在中国与外国、古代与当代架起了一座文化之桥。所以,叶先生荣获“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是名副其实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给叶先生的颁奖词说:“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我认为这是对叶先生的人生的完美总结,而叶言材则是得叶先生之嫡传,并且努力继承,积极发扬。我也为曾经作过叶先生的学生感到无比自豪!
叶嘉莹先生成就斐然,光彩照人,这必然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我和姑母叶嘉莹》就是一部介绍和研究叶先生的佳作,既论及叶先生的作品,又记叙她的人生与交往,还对其作出评价,而不是简单的回忆录。
叶言材是从侄儿的角度观照叶嘉莹先生的,这个视角是学界其他人所不具备的,他对叶家氏族的梳理与描述应该是最权威的。他们家在清代名人迭出,但这样的家庭在现当代里发生了变迁,反映出时代风云的影响。叶言材没有停留在侄儿回忆家史的层面上,而是从自身的专业、行业、经历等方面深化对叶先生的叙述与评论。他不但是叶先生的侄儿,而且还是先生的学生,专业、职业以及旅居海外的生活经历,这些身份及经历的叠加使得他的叙述视角极为独特,从而为许多珍贵的史料注入了真实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叶言材在书中主要聚焦的人物都是学界大咖。他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叶先生与他们的交往,实际上为我们打开了中外学术界的一扇窗户。他一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这些著名学者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鲜活身影。在我看来,叶先生的拜会师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术文化场的真诚互动,比如他们的诗词唱和,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那恐怕会有新的学术发现。有意思的是,叶先生的学界师友不但有同行专家,而且还有非同行的科学家,可见其师友之多,进而折射出大师的魅力。我们仅是看到李霁野、陆宗达、夏承焘、缪钺、邓广铭、陈贻焮、冯其庸、史树青、杨振宁、陈省身、溥任、文怀沙,以及鲁德才、郝世峰和宁宗一等赫赫大名,都能感到叶先生与他们的交往和切磋具有华山论剑那样的高度,以及这本书学术含量和文化分量的厚重。不仅如此,叶言材还写了叶先生与海外学者的交流,从而使得这一学术文化场的互动辐射到国外,彰显出异域色彩。这里有美国的海陶玮,日本的吉川幸次郎、冈村繁、刘三富(笠征)、连清吉、东英寿等著名汉学家介绍,也证明了叶先生以及叶言材在构建中外文化之桥上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此外,叶言材还在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提出了“大师需要有识见”以及对叶先生学术成就和教学特色的评价,都显示出广泛性、国际性和新颖性。
叶言材接受过正规的文学教育,叙事生动。他以第一人称来写此书,轻松活泼的口语与旧体诗词、名人话语及文章的引用交织在一起,文白相间、雅俗共赏。他巧抓细节,重在风度,大师们神采飞扬的身影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他这样描绘与中国训诂学大师陆宗达先生会面时的情景:“陆先生家住宣武区前青厂胡同,找到他家时大约离平常人家午饭时间还早,进屋看见,靠窗一面是砖炕,陆先生盘腿坐在炕上,面前摆着一张小炕桌,桌上放着一个直径有蓝边儿碗大小的煤油炉和一瓶酒、一个酒盅及醋碟儿,炉上烧滚了一小锅水,跟我们说话的同时,陆夫人便包好了两个饺子放入小锅,待陆先生吃完,再包两个……我才知道陆先生吃饺子是两个两个地煮,甚是少有。此情此景在我的脑海里徘徊了很多年……”这些场景的描绘令人看后过目难忘。书中还配有大量叶先生与师友们、名家们的照片以及书信、手迹等,与文字巧妙呼应。这本丰富生动的佳作,恰如一座沟通读者与叶先生以及国学大师们、汉学家们的彩桥。
(作者为广西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