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试论禅宗的“不说破”与西方语言教学理论中的“默教法”的关系
内容提要:禅宗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中国佛教宗派,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尤其是在佛教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上。禅宗,特别是其中的曹洞宗创造了“不说破”的法门,所谓“不说破”,主要是引导学人自修自悟,自己寻找并发现答案,老师只起启发诱导的作用,不越俎代庖,不预先提供答案。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领会真知......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五)
2012·12——2013·51、东洋史论集41号时间:2013年3月出版单位:福冈:九州岛大学文学部东洋史研究会内容简介:【论说】汉唐间における云南と日本との关系について——比较史の观点から见た(川本芳昭)汉代における州牧と刺史に对する认识をめぐつて(植松慎悟)北齐出身者と关陇集团(稻住哲朗)唐代和蕃公主考——降嫁に......
-
〓 豪中见悲:苏轼“豪放词”总体审美特征新论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如此,宋后历代以来,人们论词,必提苏轼 ;若提苏词,亦必提其“豪放”之风。这几乎是一个规律了。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他......
-
〓 谈中国画的“气”
在评论人的时候,常用“气度不凡”、“气度超人”、“气冲霄汉”、“怒气冲天”、“盛气凌人”、“气壮山河”、“气吞山河”等成语,可见“气”对于人有多么大的作用和能量。“气”对于中国画的作用也是极大的,可以说中国画没有“气”就没有生命力,是一张死画。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把“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气韵生动”就是中国画的“气”。据我......
-
〓 人民要论·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1937年7月7日,这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只要在当时生活过的中国人都会记得,那以后自己的生活、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何等巨大的变化。3年前,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满怀激情地说:“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
-
〓 丝绸之路:人类携手合作的创举
■本期主持: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本期主题: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交往主持人语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早在2000多年前,东西方之间便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建立起联系。无论是陆上的,还是海上的,借由丝绸之路这一重要通道,东西方的物产、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
-
〓 先秦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
中国哲学所关注的首先是人的价值实现问题。而“价值实现”通常又是通过入世与出世这一矛盾展示出来的。在冯友兰先生看来:解决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它既入世而又出世”(《中国哲学简史》)。所谓“既入世而又出世”,即“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庄子·天地》)。这......
-
〓 成果选萃:忠孝仁义与汉代法制的建构
儒家伦理与汉代法制的融合,主要基于忠孝仁义的伦理体系。探索儒家伦理与汉代法制融合的原理,揭示中华法系形成时期所呈现的伦理法律化与法律伦理化的独特意蕴,诠释中国传统伦理法在社会秩序建构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对于解决好协调道德与法律的资源性难题,创新、发展中国特色伦理政治与法律文化,推动我国社......
-
〓 柳宗元山水文之“奇”
柳宗元山水文,其开创性意义堪比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柳宗元存诗160余首,存文600余篇,其中50余篇是山水记。这些山水记最能表现其美学思想,彰显其人格风骨。《唐宋诗醇》说“谢灵运游山诗、柳宗元山水记素称奇构”。那么柳宗元山水文“奇”在哪里呢?以怪为美的旨趣。《柳宗元集》中所收山水文,基本上创作于作者贬官之后。柳宗元乃河东......
-
〓 日本、马来西亚近期汉学会议信息(二十)
2015·3——2015·1、日本现代中国学会西日本部会共催日中学术研究集会时间:2015年3月25日(周三)地点:九州岛岛大学西新プラザ会议室(福冈市早良区西新2-16-23)主办单位:日本郭沫若研究会、九州岛岛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日本现代中国学会西日本部会事务局联 络 人:岩佐昌暲,E-mail: iwasa.ya......
-
〓 中国哲学——太极几何论
内容提要:基于几何学的哲学本质,将“没有大小(部份)”的几何“点”定义为“自身无限”的太极“点”,使拓扑学的空间连通性可以理解,从而物理空间与几何空间得到统一。“变易”、“太极”、“阴、阳”、“互补”成为精确定义的现代学术概念,西方学术理论中传统的“以太”思想可以得到中国式阐释,量子理论中的最困惑的认识论问题能够“简单......
-
〓 张载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贡献
张载画像于佑任手书“横渠四句”资料图片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是北宋理学创立者之一,也是关学宗师。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张载之学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称其“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张载为后世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相当丰......
-
〓 苏词对杜诗的接受及其意义
【摘要】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得以扩大。而词的内容持续扩大,带来了词体的新解放,词人的视野终于从晚唐五代狭窄的题材中解放出来,逐渐能够放笔作词。于是,不光豪放词,传统的婉约词体的面貌在新的词人手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苏轼开始,通过他的词为“诗之裔”的理论和具体创造实践,终于使被人视为小道的词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提高到......
-
〓 特别关注:新展“康熙遗诏”难解雍正即位疑案
康熙遗诏 编者按 近日,辽宁省档案馆展出了“康熙遗诏”,再一次引起大众对于雍正皇帝即位问题的关注和探讨。一些媒体据此认为雍正矫诏篡位一说可予否定,这一千古疑案亦可就此破解。其实所谓“康熙遗诏”,并非首次面世,此次展出的遗诏的确具有较大文献价值,而自孟森先生以来,清史学界就围绕“篡位说”“继位说”展开了长期争......
-
〓 李浩:新国学教育三境界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如何强化民族文化的固有特色?在科学技术革故鼎新的时代,如何突显古典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外物欲求无限膨胀的今天,如何重建自我精神的清明理性?面对这一时代重大课题,以国学或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对应之策,不失为一种选择;但要真正落实,并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似乎仍需要转化性创造。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
〓 墨家的论证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诸子百家各抒己见以应对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诸家代表阶层不同,其观点也各异。为了维护自家立场,反驳他家主张,先秦诸子展开了激烈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尤为关键的是,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第一个系统论证理论,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理性......
-
〓 国学争鸣:兼容并包才是最好的
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这种说法是有点绝对化了,但如果我们说所有历史都是当代人写的历史,则是符合事实的。“文学”这个概念中国古已有之,并不仅是西方的概念。根据方铭教授的说法,孔子的“文学”是指六经。那么我们今天的文学史书写是否要回归到孔子的六经,按照这样的文学标准来重写中国文学史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再例如,“中国”这......
-
〓 大家手笔:文献典籍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的交流与交锋,人们常常会有精神迷失的困惑。如何抵御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始终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如何搞清楚“我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如何实现精神富有,汇聚起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解答这些命题,首先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从......
-
〓 三余读书杂记二则
Ⅰ、引言战国荀子以十驾劝学,三国董生以三余读书,余少慕之,因仿钱大昕“十驾斋”,号书室为“三余斋”,名所作古籍读书笔记为“三余录”。既积岁月,笔记亦多。五年前,开始着手整理旧日笔记,越一载,仿徐仁甫《广释词》,以补订释词诸书者着成《古书虚词旁释》,已于2007年出版;又越三十月,仿王念孙《读书杂志》、卢文弨《群书拾补》......
-
〓 史海钩沉: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基层女性之地位
三国时期孙吴地区基层社会女性的地位问题,因为史料匮乏,研究成果并不多见。1996年在长沙走马楼街出土了大量的三国吴简。公布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贰]、[叁]、[肆]、[柒]、[捌](该书序号及引文中的空格、□等均按照原格式予以保留)中有多种关于女性的记录,为研究孙吴基层社会女性的地位提供了契机。男女性......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