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俄罗斯宗教哲学研究综述
随着宗教学研究在我国的开展和逐步深入,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宗教哲学的研究得到重视。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俄罗斯宗教哲学作为研究之重镇,已自然突显出来。西方文化也可以说是基督教文化。对基督教教义进行形上的思考,早在中世纪的神学家们业已开始,是为宗教哲学之开端。而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哲学,则要到18-19世纪的欧......
-
〓 伯乐相马经
○相良马马生,足堕地、无毛,行千里。尿举一脚,行千里。阑筋竖者,千里。马膝如团曲,千里。马一岁、上下齿二十,四岁、齿黄,三十三岁、齿白。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明。脊为将军,欲得强。腹为城郭,欲得张。四下为令。头欲长。眼欲得高眶,眼睛欲得如悬铃、紫艳光,眼下悬蚕、悬凿欲得成。鼻孔欲得大,鼻头欲得有“王”、“火”......
-
〓 《宋书》中的服饰史料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少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然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宋书》共一百卷,记载了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退位首尾六十年的史实,包括纪十卷......
-
〓 慈恩宗衰亡的原因探析
内容提要:本文列述了诸家关于慈恩宗衰落的原因的解释,指出慈恩宗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它所代表的纯粹的发达的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着尖锐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慈恩宗的很快衰落反映了中国文化强烈的排他性,而本土化的佛教的盛行和对中国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屈从使得佛教的真精神受到一定程度的歪曲和遮蔽,也使伪......
-
〓 黄侃与中国现代“龙学”的创建
摘要:清代末年,章太炎在日本为中国留学生讲授《文心雕龙》,为中国现代“龙学”的诞生,撒下了“种子”。弟子黄侃、朱蓬仙和刘师培等人,相继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心雕龙学”,即“龙学”。围绕现代“龙学”的诞生,及其前前后后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现代“龙学”的创建,也经历了前赴后继。其标志性的成果,......
-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十一)
二、青海著名藏传寺院、高僧同西藏一样,青海藏族地区也存在着两门宗教:藏传佛教与苯教。人们把藏传佛教被称之为“喇嘛教”;把本教则被称为“黑教”。佛教传于释迦牟尼,来自印度;而本教则传自敦巴辛饶(亦称辛饶穆倭),基本上是土生土长。苯教原系藏族地区古老的“萨满教”式的巫教。约形成于2世纪左右,苯教在流传过程中逐步演变并吸收了......
-
〓 日本、马来西亚、越南近期汉学会议信息
1、「墓志を通した魏晋南北朝史研究の新たな可能性」国际学术シンポジウム时间:2012年9月16日(周日)地点:日本女子大学目白キャンパス新泉山馆大会议室(东京都文京区目白台2-8-1)主办单位: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会内容简介:议程《午前の部》9:40-10:30南北朝新出墓志の现地调査:南京.洛阳.西安.太原(佐川英治,东......
-
〓 论中国历史上的狂人现象
内容提要:本文对中国历史上的狂人现象作了较为系统地探讨,将历代狂人概括为八种类型。中国历史上的狂人现象发生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士人阶层主观意识与客观条件矛盾冲突的结果。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狂人现象,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以及文人心态、民族心态等问题。关键词:狂;......
-
〓 试析《搜神记》中的蛇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早期小说对蛇的记载很多《,搜神记》就是一部比较重要的著作。本篇文章把视角转向书中的异类文化,着重从人性、神性、本性三个方面来考察,并结合闻一多的原始图腾发展的三个阶段将其分类比较,分析早期人民对蛇的不同态度,探索其产生的源头及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生命力,考察其存在的审美价值,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关键词......
-
〓 熊十力“量论”杂谈(三则)
“境论”“量论”不二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出入佛道,取精用弘,而要归于儒,创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哲学体系,在近代中国思想界有着一定的影响。熊十力哲学体系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他在《原儒》绪言中说,在完成《新唯识论》后“更拟撰两书,为《新论》羽翼。曰《量论》,曰《大易广传》。两书若成,儒学规模始粗备。”熊氏的《新唯识......
-
〓 清代布衣诗人张晋
张晋(1764—1819)是清乾隆嘉庆年间享誉三晋的布衣诗人,原名张光晋,字隽三,山西阳城人。其父系清代著名数学家、藏书家张敦仁的族叔张树佳,张树佳为乾隆年间拔贡,曾任夏县、榆社教谕和潞安府教授,是一个岁俸不足以生活、身后不余一钱的学官。张晋出生于贫寒读书人家庭,弱冠应童子试,府院县皆第一,时有“小三元”之美誉。中秀才......
-
〓 北朝至隋山东佛教艺术查研新得
近年山东发现的佛教刻经,以及从前未被重视的一些中小石窟,对研究佛教及艺术很有意义。一、刻经山东省东平县洪顶山摩崖刻经清代金石学者未发现,也不为二十年代进行踏查的日本学者所知。于1995年始见报导,其后曾有一些研讨与图册出版;至1998年10月,又经山东省石刻艺术馆与东平县文物保管所等单位合作拓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
-
〓 中原根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要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如何发掘包括根文化......
-
〓 虚静之心与意境的创造——从苏轼的幽独情怀谈起
内容摘要:虚静之心和幽独情怀使主体进入高度自由的审美静观状态,由此获得了创造幽美空灵的诗歌意境的可能,意境又是只有主体在怀有虚静之心的前提下才能创造。“虚静”即“幽独”。无论是虚静之心还是幽独情怀本质上都是主体的一种审美心境,一种超越性的自由。它们都是引导主体去自由创造意境的起点和机制。它们在把人导向自由和把诗词引入佳......
-
〓 风花高下飞——杜甫诗歌的吟赏自然
《红楼梦》第七十回曹雪芹借宝玉品鉴《桃花行》诗称杜甫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通常人们也多注意到,杜甫创作了许多内容上忠君爱国、风格上“沉郁顿挫”的诗歌,而实际上他还有相当一部分歌咏山水花鸟景物的自然诗歌,表现了其对日常景物赏玩的情致,风格婉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人们对其表现与诗史价值却关......
-
〓 黄朴民:门外说“礼”
自周公旦制礼作乐,肇基西周煌煌“礼乐文明”之后,中国遂以“礼仪之邦”的形象屹立于天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呈示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文化魅力,引领风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正因为“礼乐文明”对中国历史与政治发展的意义如此重大,影响这般深远,所以,历代人们对“礼”的起源、内涵、性质、价值的讨论与阐释,可谓......
-
〓 马无胆论
混沌初分天地,始辟午、丑之象,各从天地而生。午者,阳火也,应乾象而生马。丑者,阴土也,应坤象而生牛。《易经》云:“乾象为天,坤象为地。马牛而应之。”马者,上应于天,禀清气而胆气不足,牛者,下应于地,禀浊气而齿气不足,此谓天地阴阳清浊之分矣。《太极经》云:“白马祭天,乌牛祭地,可谓天地之分矣。”伯乐云:“马饮清而溺浊,牛......
-
〓 国学漫谈:礼义之蛋
在中华礼仪文化长期演进过程中,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蛋为信物,可传情达意;蛋为礼物,可人情互惠;蛋为祥瑞,可传送祝福。蛋成为人们礼尚往来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蛋文化。 一、“卵生”神话与文明起源。在我国民间社会,很多民族都有生子送红蛋的习俗。这种将鸡蛋和小孩的出生、家族的传宗接代联系......
-
〓 《论语》“忠”“恕”本义考
【内容提要】《论语》流传广而影响巨,但其中体现重要思想之“忠”、“恕”二字却始终未得确解,本文从文字学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诠释,与历来注释不同,对《说文解字》亦提出不同看法。对于准确理解把握孔子思想以及《论语》之相关内容将有重要启发。【关 键 词】《论语》;忠;恕【作者简介】毕宝魁,男,1952年生,辽宁铁岭人,现为辽宁大......
-
〓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诗文及故里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三十
一、个人简介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1836年9月7日(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凌晨,生于合肥西乡井王四房部(今合肥市肥西县铭传乡刘老圩)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自幼务农,生活窘困。为人刚毅任侠,曾杀了当地团勇头目,加入当地贩卖私盐的团伙,接着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成为官府......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