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生法,唯公无私道家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过去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道家不讲法治或不重视法治。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挖掘《老子》中的法治思想精髓,或仅把道家思想理解为老庄思想而忽视了对黄老道家思想的研究。系统了解道家法治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老子》中的法治思想。《老子》中称脱离道的“德、仁、义、礼、法”为“道之华”和“愚之始”。但......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九)
2015·5—2015·91、教研究第华人宗5期时间:2015年7月出版单位: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华人宗教研究中心内容简介:Canon Made and Canon Revealed: An Interpretation of Luo Qing’s(罗清) Wubu liuce 五部六册(Yen-zen Tsai)化身与......
-
〓 童学书程
○论用笔学书者必先审于执笔。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此口诀也。用笔必以正锋为主,又不必太拘。隐锋以藏气脉,露锋以耀精神,乃千古之秘旨。○论次第学书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自八岁入小学便学大字,以颜为法。十馀岁乃习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
-
〓 论五行中的金
内容提要: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五行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的“金”原来指的是金属,后来则代表气或者风。五行学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由最初的五材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自然体系。关键词:金;五行;传统文化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
-
〓 唐代前期府兵制与兵募新探
唐代的武功强盛,府兵制是重要的因素,唐代衰微之时,其原因亦是府兵制度的松弛。一众治史的前辈对唐代兵制已有不同方面和层次的研究与探讨。[1]然而,不少教科书对府兵制度的解释却混淆不清,有说府兵兵力强盛,乃对外武功之主力。但考府兵制的原则,乃宿卫京师为主,加上府兵有寓兵于农的特性,战斗力有多大能打胜对外战争?本文欲考府兵制......
-
〓 许渊冲:中国人、外国人,谁能翻译好诗经李白
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就是孔子在《论语》第二章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不逾矩就是不违反客观规律。如“杨柳依依”中国译者译为willows shed tear就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英国译者Legge译成fresh and green是否逾矩却有问题,这是中西文学翻译不同的第一点。第二点......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三十一)
2015·6—2015·111、汉学研究通讯第34卷第4期时间:2015年11月出版单位:台北:汉学研究中心内容简介:【研究综述】离散民国性的文学史范本: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白依璇)【汉学人物】饶宗颐先生之跨世纪汉学贡献点滴谈(陈珏)【研究机构】《华裔学志》:走过八十年历史的期刊与汉学机构(黄渼婷)【资料介绍】......
-
〓 基督教神学与哲学研究百年之路
基督教神学与哲学研究在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基督教研究中地位较为突出、影响较为广远、学术成果亦较为丰富。在中国学术界基督教神学和哲学一般被归入基督教思想或思想史的研究范围。虽然从西方学术界和基督教界的学科归类上来看,基督教神学、基督教哲学和基督教思想本有不同的界定,但因三者之间内在的关联和互渗,这种界定在中国学术界仅有相对意......
-
〓 六朝文体论与人文蕴涵
【摘要】六朝文体论是中国古代古代文体论的结晶。它既有对于文体问题的精辟创见,更有着深挚的人文蕴涵。两汉时代的文体论多为儒家的政教意识所涵盖,难以获得自身的价值。魏晋以来,随着人文意识的兴起,文体论伴随着人的觉醒而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文体论人文蕴涵与形式要素融为一体的特点。【关键词】古代文体论;六朝文体论;......
-
〓 谈《山海经》中的蛇形象
【内容摘要】《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其中充满了千奇百怪的“蛇”形象,主要可以分为自然界中纯粹的蛇、异体合构的带有蛇元素的异兽、以及充满原始思维与蛇有关的神形象。而笔者认为与蛇有关的神的文化内涵是通过前两种蛇形象进一步夸张、演化、变异而产生的,其中包含了中国古代令人目眩的原始神话思维。【关......
-
〓 中国古代的公共医疗慈善机构考略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公共医疗慈善机构出现较晚,大约在汉代。宋代时,机构的设置、分类、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已相当完善。到元、明、清三朝,分别对前代进行了承袭,但已逐渐衰落。作者简介:吴猛(1974—),男,湖北广水人,福建省泉州市仰恩大学校办。追溯中国古代的医疗事业可以看出,中国的医疗机构,尤其是代表上层统治阶级利益的医疗机构......
-
〓 唐传古乐谱和与之相关的音乐文学问题
内容提要:唐传古乐谱研究是本世纪国际汉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回顾这一课题的学术史的基础上,对《从古乐谱看乐调和曲辞的关系》一文涉及的几个问题作了重新讨论。本文认为:唐传古乐谱基本上是器乐谱,不应随意夸大它的音乐文学价值;唐代曲拍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存在一个普适于诸多乐曲的曲拍—句读对应规则;为古谱配辞须达到词、曲在段......
-
〓 吉光片羽——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永乐大典》
一九三四年,购自琉璃厂崇文斋的卷册,在原书封面之外,又套上了蓝紫色绒面作书衣。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永乐大典》所钤盖藏书印记(部分)。上图为“乾隆御览之宝”,下图为“京师图书馆收藏之印”。卷13074-13075册书后夹附之零页。该页系卷15142页2之前半页,此卷其他部分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卷833......
-
〓 弘一法师与念佛法门
内容提要:弘一法师于佛学研究造诣精深,究明律学,倾心华严,深入净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弘一法师对净土宗的念佛法门非常重视。他特别重视明代蕅益大师的佛学思想,对蕅益的念佛说佩服至极,又与当代净土宗的大师印光老法师非常相契,推崇印光法师的念佛法,专门将这两人的念佛教说选入自己编的《晚晴集》和《寒笳集》里,作为礼品......
-
〓 赵园:清初“庄氏史狱”中的吴、潘二子
清初的文字狱中,“庄氏史狱”或许最富于“情节性”。因了“贪墨”而被罢黜的县官吴之荣,挟庄廷鑨“私撰”《明史》(即《明史辑略》,一作《明书辑略》)为奇货诈取钱财,因未偿所愿,即向官府告发,酿成了惊天大案。其间被敲诈者与相关官员的反应,都是“演义”的绝好材料。但此案在有清一代引起持续的关注,却不止因了案情的诡谲,也......
-
〓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
一、历史的回溯中国人对于伊斯兰教开始进行真正学术性的研究工作,应该说是在明代。明初,太祖朱元璋推行较为开明的政策,起用一批穆斯林为其安邦治国的大业服务,并注意吸收外来的阿拉伯文化。他曾敕令翰林院对从元大都宫廷接收的“乾方先圣之书”数十百册进行翻译,并批示参加译书工作的海达儿、阿答兀丁、马沙亦黑、马哈麻等人:“尔西域人,......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三十五)
2015·11——2016·3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7本第1分时间:2016年3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简介:唐代士族女儿与家族光荣——从天宝四年〈陈照墓志〉谈起(郑雅如)大德二年(1298)伊利汗国遣使元朝考:法合鲁丁·阿合马·惕必的出使及其背景(邱轶皓)族谱中的明代军户:户、籍与......
-
〓 史海钩沉:清政府为何两次赐匾佑宁寺
佑宁寺,全称“郭隆弥勒洲”,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属藏传佛教格鲁派,为安多地区四大寺院之一,被尊为“湟北诸寺之母”。相传寺址附近原建有萨迦派寺院,亦曾盛极一时,明时衰微。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在此为10余万僧俗信众讲经说法,建议部落头人在此建寺以弘扬格鲁派教法。万历三十年(1602年)四世达赖......
-
〓 宋代宰相制度、职权述略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即秦汉以来的三公制、隋唐以来的三省制、明清的内阁制。宋代,则处于三省制的衰变阶段。这一阶段的宰相制度,在不断地探索一种比较合理的运作方式,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宰相在中央集权制度中的良性作用。与唐代相比,宰相职权也得以强化。总之,宋代宰相制度承袭与创新相结合,其机构设置、职......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十二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是指南北朝时期流传在中国北部的民歌。作者也汉族,但更多的是鲜卑、羌等少族民族。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收录的北朝乐府现存七十多首,但有的也并未收入《乐府诗集》中,如据说是北魏胡太后创作的《李波小妹歌》和北齐斛律金演唱的《敕勒歌》。收入《乐府诗集》中的北朝乐府以《鼓角横吹曲》为主,共六十六首。其它散见于《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