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史札记:曹操的社会理想与许昌
说三国,离不开汉魏;说汉魏,离不开曹操;说曹操,离不开许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在汉末的社会动乱中,广大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不仅社会秩序荡然无存,而且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没有保障。面对这种局面,曹操希望尽快恢复社会秩序,重构一个理想社会。正如他在《度关......
-
〓 从《开元释教录》等经录的伪经录中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斗争与融合
南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与融合,是佛教适应中国本土文化、渗入中国本土文化,得以在中国扎根,并形成此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鼎立格局的关键时期。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那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再加上中国本土士人对佛教了解甚少,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只是把佛教当成如同黄老道一样的神仙方术......
-
〓 史海钩沉:“五族共和”及其历史意义
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虽然都深受欧风美雨的思想浸润,但双方的领军人物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和人生阅历大为不同。前者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他们谙熟中国历史文化,既长期接受“旧学”(中学)的熏陶,又广泛涉猎“新学”(西学),对中国社会的认识较为深刻;后者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对中国的封建专制传统充满批判精神,对西......
-
〓 哲学家的便条——伊川《与方元宷手帖》小考
经典用文字书写,大道寄寓于经典之中。经典重要,大道比经典更重要。古代读书人以求道为目的,但求道先得读经,读经又先得理会经文的字句以及前贤的注疏。把经读好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大道能否求得更是难以确保之事。如何处理读经与求道的关系?我们读思想史,看到过无数思想家相关的思考。譬如,理学宗师伊川(1033—1107)就......
-
〓 国学漫谈:唐君毅论为人之学
唐君毅是20世纪港台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秉承并创造性地阐发了传统儒学的为人之学,赋予传统儒学的为人之学以现代性和世界性,推动了儒学的现代发展。唐君毅理论思考的价值基线是:“人当是人,中国人当是中国人,现代世界的中国人应当是现代世界的中国人。”(《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2月版,......
-
〓 阿房宫与《阿房宫赋》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三十二
一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大业中,每征服一国,便在京城咸阳北坂仿照其国宫殿重新建造,称为六国宫殿。秦始皇一次就把各地的12万领主和富商大贾迁徙咸阳,昔日咸阳宫殿林立,人口急增。但是咸阳南临渭水,北靠高原,无发展前途,于是秦始皇便向渭河以南的广阔平原拓展。公元前212年,他征发70万刑徒,在西周沣镐附近兴建阿房宫前殿,阿房意即近......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五十三)
2015·—— 2015·1、從臺灣文學出發—第四屆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聯合學術會議时间:2015年6月5日(周五)地点:高雄师范大学和平校区文学大楼B1小型剧场(高雄市苓雅区和平一路116号)主办单位: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国立台湾文学馆联 络 人:E-mail: nknuchinese@gmail.com连结网址:h......
-
〓 欧阳修两篇《卖油翁》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二十
欧阳修作为北宋的文坛领袖,在西昆体浮靡之风盛行之际,极力提倡“文以明道”、反对“事无用之空言”【1】,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文革新运动;在创作实践中,他也身体力行,倡导一种简洁畅达的文风,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精美的诗文。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并不象有的“天才”那样,文不加点,一挥而就,而是仔细推敲,反复修改,留下了许多佳话......
-
〓 神话图腾与文学意象:中国文学的深层心理——以李杜神鸟意象为例
前言本文的提出,是思考〈中华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新意义〉「生生不息」的宗旨,并基于笔者长期熟稔唐代诗歌研究范畴的考虑下,而决定以唐代李杜诗为素材,以意象的文化溯源为路径,探讨中国人源自先秦以来的深层心理,以了解民族文化如何透过神话思维,形成文人的潜在意识。诗歌符号以意象为中心,是文人潜在讯息之展露,以跨时空的文化图腾意象为......
-
〓 高有鹏:二程的诞生
程颐、程颢兄弟即二程,是孔子之后中国儒学新的圣人,我们把他们定义为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圣贤和英雄。二程既是我们民族的圣贤,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英雄的基本品格是无私、无畏、智慧。 二程的诞生不是无端的、孤立的,而是中国历史与时代共同发展的结果。二程思想有自己形成的独特背景和......
-
〓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如何正确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故事、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吸引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华文化正越来越多地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在国内,“国学热”“儒学热”热度不减,传统文化地位日显,声望日重。同时,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认识倾向。一些论者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关系时,搁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
〓 东方智慧的魅力
一在当今欧风美雨盛行的时代,来谈论东方文化、东方哲学,似乎有点悖时。但我想,作为一名当代中国大学生,如果对自身所在的东方世界,及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反而不甚了了,这不能不说是知识结构中的一大欠缺。东方原是一个相对的地理概念,泛指东半球(主要是亚洲),到了现代,则东方又有了政治及经济方面的含义,如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达国家......
-
〓 清末的反满思潮及其影响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威严扫地,军队颓败不堪,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满思潮日趋激烈。反满思潮因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而被打上了反帝反封建的烙印,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清末;反满思潮;影响作者简介:周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讲师,军事历史学硕士。清军......
-
〓 李开:关于北大简《老子》的辨伪
邢文先生《北大简〈老子〉辨伪》(《光明日报》2016年8月8日第16版,以下简称《辨伪》,本文提及的北大简《老子》图简可参见该版)说:“北大《老子》不仅是今人伪造、书法拙劣的汉简赝品”,且“整理者在整理、发表材料的过程中”,“涉嫌二次作伪”。但读了《辨伪》以后,并不能得出上述结论。关于竹简形制的辨伪关于“简背划痕之伪”......
-
〓 清“红楼戏”首编者仲振奎家族文人群略考
内容摘要:清代乾嘉时期的泰州人仲振奎,作为清代红楼戏曲的首编者,在《红楼梦》传播与改编史上的地位已逐步得到公认。但对于其家世,特别是该家族绵延五代,成员达数十人之多,并在通俗文学创作和女性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的家族文人群,至今则未见论述。关键词:仲振奎;家族;文人群;考证作者简介:钱成,男,1977年生,江苏泰......
-
〓 《韩非子》与南方道家
《韩非子》一般被认为是道家与法家思想的结晶,但其实《韩非子》仅仅受到战国时代南方道家代表《老子》的影响,并没有北方稷下道家的色彩。因此《韩非子》就成了以《老子》为理论基础的道法家代表著作,其与齐国稷下以黄帝为伪托的道法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形成不同风格的道法家理论。《韩非子》为代表的南方道法家与稷下道法家的合流,在汉初......
-
〓 中国现代社会与儒家伦理
一关于儒家伦理,在中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而这种争议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中国在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现代工商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在绝大多数社会改革家和进步思想家的头脑里,都把儒家伦理看作是阻碍社会改革、社会进步的政治理念、文化观念上的主要障碍。因此,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上,对传统伦理观念,主要是......
-
〓 宋震武军治考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考察,认为北宋震武军城当在今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连城村水磨沟口古城。【关键词】北宋;震武军城;位置;水磨沟口古城【作者简介】杨善德,男,生于1981年8月,现为甘肃省永登县西铁中学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宋宝元元年(1038),元昊称帝后,宋、夏之间战争频发。宋于熙宁五年(1......
-
〓 中国书法简史(八):草书、行书和楷书
第二章汉代书法第四节草书和行、楷书草书是在汉代成熟的另一字体。草书分为章草、今草两种。有文献说张芝在东汉晚期将章草逐渐推进到今草,但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明。许慎说“汉兴有草书”,指的是章草,是隶变过程中成熟的,带有隶书的波磔,又省减笔画、改变笔顺、增加牵丝映带,基本可以看作是隶书的草体。章草具有隶书的渊雅静穆与草书的灵动......
-
〓 唐代官员爵位简表
等级爵号视品食邑一王正一品万户二 嗣王、郡王从一品五千户三国公从一品三千户四开国郡公正二品二千户五开国县公从二品一千五百户六开国县侯从三品一千户七开国县伯正四品上七百户八开国县子正五品上五百户九开国县男从五品上三百户陈友冰摘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