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公考述
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初封在周,爵位是“公”,故有“周公”之称号,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儒家推崇的圣人之一。他的后人继承他的封邑和爵号,沿用周公之名,故后又有很多位周公。现在网上介绍周公的内容很多,但是都笼统简略,既不注明文献出处,也不做深入分析、考察其说的可信度,只相互抄传,辗转稗贩,以讹传讹者时时有之。故作此文,略作......
-
〓 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历程
由于对宗教的界定涉及到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对宗教的态度乃至宗教政策等大问题,因而界定宗教一直是宗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点与核心;又由于只有为宗教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才能更深入地研究宗教,因而界定宗教也一直是宗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前沿与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宗教学界乃至政界都一直以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为宗教的定义,而且一直只是......
-
〓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盛唐的时代风貌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所谓“盛......
-
〓 浅论鸦片对《中国近代史》著作的影响——以细节考察为中心
摘要:本文以鸦片为中心考察它对中国近代史著作的影响,认为社会历史意义上的鸦片比它的药用性质和毒品性质更为明显。一、近代史著作中的鸦片战争。认为鸦片不仅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大门,而且也开启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鸦片、鸦片贸易引发的结果。以总结中国近代史著作中关于鸦片、鸦片贸易引发的结果为中心,......
-
〓 大名新出夏汉文合璧墓志铭的价值和意义
2013年9月,在河北大名县陈庄村南出土一方《宣差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公墓志》(后文简称《墓志》)。关于此墓志出土的情况,一些新闻媒体在报纸、网络上有过报道,但未公布墓志图版(照片),更未公布墓志录文。墓志发掘后,也未公开发表过发掘简报等,给学术研究带来诸多不便。墓志增加了我们对唐兀昔里氏的了解,同时也提供了......
-
〓 清朝官代书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清代国家法律规定,当事人呈交的状纸须由通过考试获得资格的官代书抄写及核查,并盖上衙门颁发的戳记。官代书有义务检查当事人控诉是否真实,据之书写状纸并以此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代书制度的设置,弥补了诉讼制度的一些不足,但主要目的在于去除讼师行业、协助衙门限制过多的诉讼、提高衙门的审判效率。官代书虽有为私人服务的现代律......
-
〓 “五四”前后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更新
内容摘要: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对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下,传统的古典文学研究也开始有了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在这一学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方法论的变革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初年朴学与西学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兴起,到“五四”文学革命......
-
〓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二):青铜器纹饰
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的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
-
〓 “杨家将”遗事故址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五
北宋名臣范仲淹有首《渔家傲》,描述他在西北孤城抗击西夏的经历与感受,其中写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如果用此来形容万里长城上的千古雄关雁门关,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雁门关坐落于勾注山脉的千嶂万壑之中,扼守于万里长城铁裹岭段的冲要之处,北据塞外,南屏晋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
-
〓 湖州藏书与著述的互动研究
摘要:湖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和典籍聚散中心,不仅藏书文化源远流长,而且著述繁富。本文立足于藏书,对湖州丰盛的藏书与繁荣的著述之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这种互动关系对内表现为:学者因著述的需要而藏书;藏书家因藏书而成为学者。对外则表现为:藏书家之间互通有无,以利于收藏刊刻;学者借阅湖州藏书而成就自我,撰写出学术著作。关......
-
〓 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关于传统吟诵的调查与思考
2013年2月,89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举办大型系列公益讲座“中国古典诗歌吟诵与教学”。 吟诵作为我国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特有的传统方式,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从“行吟泽畔”的屈原,到“吟诗作赋北窗里”的李白、“歌吟终日如狂叟”的白居易,再到“得听清吟,至绝眠餐......
-
〓 刘承干与南浔嘉业堂藏书楼研究
兵燹能够荡灭藏书家的所有收藏,战火也能造就新的藏书家,近代大藏书家刘承干就是在辛亥革命的枪炮声中揭开其藏书业序幕的。他创建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的嘉业堂藏书楼与宁波天一阁、瑞安玉海楼、海宁别下斋并称为晚近浙江四大藏书楼,而嘉业堂藏书楼更因为“插架缥缃”而使时人不得不叹曰:“惟衡明近日储书之富,嘉业殆不愧巨擘矣。”[i] ......
-
〓 刘萨诃信仰解读——关于中古民间佛教信仰的一点探索
刘萨诃[1]和尚,本是一个湮没在僧传中的南北朝时期的小小高僧,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敦煌相关文物和文献的发现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尽管关注的热点聚焦在刘萨诃和敦煌莫高窟的关系上,但在梳理相关材料的过程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巨大的隐秘,使这个和尚闪烁出一种卓然不群的光辉。虽然这位活动在四世纪下半叶到五世纪初的刘萨诃......
-
〓 【区域社会史】垸:明清两湖平原社会变迁的核心要素
民国初湖北松滋县堤垸全图(局部) 无论是从自然环境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频度而言,明清时期的两湖平原都进入了活跃剧变的时代。在明以前的历代开发中,两湖平原没有像冀朝鼎“基本经济区理论”所论述的那样成为湖北、湖南的“基本经济区”,也没有如施坚雅“核心——边缘”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成为两省的“核心区”。而随着以堤垸建设为标志......
-
〓 《肇论》篇目编排问题略论——兼谈东晋南北朝佛学思想
摘要:《肇论》所收各篇目的编排在不同的文献或是注疏中有不同的次序,对此问题前辈学人多有论及但缺少系统的整理。本文拟从此小问题出发,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肇论》篇目的三种编排次序,分析其各自形成的原因,力图呈现一个对此问题比较完整的看法。本文认为此问题与文献流传过程中的改动因素有关而更重要的是与不同文献......
-
〓 台湾汉学类学术会议信息(2012年)
1、2012中国文学之学理与应用——文化创意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间:2012年3月16日(周五)地点:铭传大学桃园校区(桃园县龟山乡大同村德明路5号)主办单位: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内容简介:议主题:文化创意与文学注意事项:论文撰写及会议使用语言皆为中文。本研讨会摘要收件已截止,接受名单通知日期为2011年12月20日(......
-
〓 朱子理学点评录
作者简介:汪灏,原名汪水发,江西省婺源县文联主席。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少有的堪与孔孟相提并论的文化巨人。但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他及他的学说的评价是很不公允的,同时也谬误百出,其影响时至今日。有人一讲到朱熹的学说,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故而,笔者选择了一些最能体......
-
〓 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一种新的“判教”方式二十世纪初以降,在东西文化冲撞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把佛教从原来的儒道佛三教格局扩大到佛耶回三教格局中加以审视,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判教”方式,即不承认佛教是一种宗教,耻于将佛教与基督教相提并论,这是从三国《牟子理惑论》提出三教一致说以来所从未有过的。除了民族主义的因素,这里反映了佛教知......
-
〓 “独乐乐”和“与众乐乐”——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与苏轼《喜雨亭记》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十一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自从孟子提出这个著名的命题以来,“与人乐乐”几乎成了不二法门,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大陆,“独乐”几乎成了“自私”、“反动”的同义语。其实,“独乐”何尝不是一种境界?特别是身处逆境之时,“独乐”更是一种品格和胸怀的体现;它是对现实环境的超越,也是坚持既定操守的一种形式。孔子称赞颜回说:“贤哉......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扬州个园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五、扬州个园位于扬州东关街入口处。是扬州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一座园林,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个园是座私家第宅园林,园主黄至筠在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清高之趣。又因黄至筠字个园,竹叶形状又像一个“个”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