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2013年4月——2013年7月)
1、史学汇刊总第31期时间 :2013年6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所内容简介:才性四本论之内容拟测、思想渊源及其影响(罗独修)唐代淮南地区的交通运输(朱祖德)客家先民中的韩愈因子——兼论唐五代粤东汉人拓殖(王怡辰)辽代头下军州城的城市形态(王明荪)明清之际的碧霞元君论——兼与彭慕兰先生商榷(周郢)浅论胡、汪......
-
〓 从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看北宋“以文驭武”方针的影响
提要:“以文驭武”及“重文轻武”是宋朝历史上突出的政治现象,即使是在最高军事决策组织的枢密院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从统计、分析北宋时期枢密院长贰出身情况入手,全面考察了其长贰由武将向文臣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了“以文驭武”方针在当时枢密院机构中的具体表现及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关键词:北宋;枢密院......
-
〓 “诗情画意”的统计分析——谈唐宋诗审美的计算机辅助研究
【内容摘要】在文史研究对计算机检索功能要求愈高的今天,计算机辅助研究将转向面对学科本体和研究者需求的“智能化”角色。未来文史领域里计算机辅助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人工协助下模拟人脑底层思维,对唐宋诗审美进行机选分析。在这一前提下,意象是计算机“审美”分析过程里的一个重要计算参数。【关 键 词】计算机;辅助研究;唐宋诗审......
-
〓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三):战国秦汉帛画
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作为独立意义的中国绘画作品约兴起于战国中期的楚国,至西汉发展到高峰。消失于东汉。它的发展可以分为5个时期:①战国中期为帛画的兴起期,现有1幅;②战国晚期为帛画的成长期,现有3幅;③西汉初期为帛画的鼎盛期,现有1......
-
〓 国学漫谈:诗用方言俗语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俗语指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方言俗语是与书面语言相对的地方口语。清人冒春荣《葚原诗说》云:“用字宜雅不宜俗,宜稳不宜险,宜秀不宜笨。一字之工,未足庇其全首;一字之病,便足累其通篇。”这段话反映了古人作诗的基本态度。但是古代许多大家都曾将方言俗语入诗,自有其审美价值。存真,切合语境。方言俗......
-
〓 故事与经典
历史故事与经典对举对证,是先秦两汉时期重要的文章形态。《韩非子·喻老》《韩诗外传》《淮南子·道应训》分别代表了历史故事与经典对举的三种形态:《韩非子·喻老》代表的是“为我所用”型,其中的故事叙述甚至所引经典都被有意改造和引导,用以暗证和呈现自家学说;《韩诗外传》代表的是“以故事解释经典”型,所引用的历史故事是为了阐释经......
-
〓 栗谷经学思想研究
一“经学”是由考订、研究、传授、发明儒家所推崇的几部上古典籍而成立、发展起来的。相传孔子删定“六经”,即:《诗》、《书》、《易》、《礼》(《仪礼》)、《春秋》、《乐》,始有“经”目。先秦诸儒,如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以及荀卿等,传授、发明“六经”思想,开“经学”之先河。至汉代,经学昌明,名家辈出,从而发......
-
〓 夏明方: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慈善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慈善事业之历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们对其研究对象之概念的界定并未形成一种较为一致的看法,可谓纷纭不一,甚或截然相反。争鸣与对峙,原本是一种健康的学术研究理应呈现的正常状态,但从中国慈善史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表现为学者的自说自话,未曾有过广泛、深入和系统的讨论和辨析,其在理论上存......
-
〓 《金刚三昧经》作者辨
《金刚三昧经》始见于《出三藏记集》卷四之《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中,为失译经典,但现存本杂有许多后起的内容和名相,显然已非宁康二年(374)以前的译本,而是后人之作,唯沿用旧名而已。印顺法师判之为道信以前出现的中土之作,(1)堪称真知灼见。然仍有不少学者另立新说,认为此经出自新罗,如韩国的金英泰.美国的巴斯维尔等。中国学......
-
〓 服部宇之吉的行与思——以担任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教习期间为中心
范源濂曾说:“将来如有人作中国教育史,叙述师范教育之起源,第一页就应当从服部博士所曾尽力之事业说起。”由此可见,服部宇之吉对中国师范事业的影响很大。也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学界对其都有一定的关注。然而,这些成果基本忽略了对其思想意识方面的研究。笔者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和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查阅到服部宇之吉的回忆录、演讲文稿......
-
〓 探佚《红楼梦》时间点:梦里寻他——贾宝玉生辰考(下)
那么,宝玉到底生于1712年的哪月哪日呢?笔者认为是三月初十。 证据之一: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写到: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湘云拉宝琴、岫烟说:“你们四个人对拜寿,直拜一天才是。”探春忙问:“原来邢妹妹也是今儿?我怎么就忘了......
-
〓 永字八法
《禁经》云:八法起于隶字之始,自崔、张、钟、王传授所用,该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发其指趋。授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彰厥存焉。李阳水云:昔逸少上书,遂历多载,十五年中,偏攻永字,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也。八法者,永字八画是矣。一、点为侧二、横为勒三、竖为弩四、挑为趯五、左上为策六、左下为略七、右上为啄八、右下......
-
〓 明清之际“西学中源”
在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基于“厚德载物”理念而产生的包容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壮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也是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这种包容精神,不仅体现在中国境内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吸收,而且还反映在中华传统文化对......
-
〓 天府四川:丝绸文明的重要摇篮
谭继和1940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先秦史研究生,现为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五星出东方”护膊又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汉晋时代。护臂用面锦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宝蓝、草绿、绛红、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
-
〓 中国古代雕塑之二
三代一、青铜雕塑我国青铜雕塑源远流长。其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马家窑文化时期。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是目前公认的最早青铜制品。早期青铜制品绝大多数是小件实用工具,极少装饰。青海贵南尕马台距今四千多年的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的铜镜,表面有简单线条组成的三角纹和七角星图案,当属于早期青铜器装饰......
-
〓 李约瑟在李庄——摘自岳南《南渡北归》三部曲
帐篷内炊烟(油画) □ 汪泽成 选自《回顾与展望——湖北油画艺术展》画册《南渡北归》三部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分别是《南渡》、《北归》、《离别》。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五十五)
2015·8——2015·1、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時間:2015年8月4日至5日(週二至週三)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思源文博基金聯 絡 人:阮小姐,Tel: +886-2-2361-9132#402;E-mail:cljuan@ncl.edu.tw連結網......
-
〓 国学博士论坛:从《明诗综》观明末清初学风
李程,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朱彝尊〈明诗综〉研究》。博士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张三夕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 王兆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王齐洲 明末清初灿若星辰的学者群体中,朱彝尊以“博综”著称,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作为其晚年所系心力最多的撰著,《明诗......
-
〓 木兰故事与中国形象
作者简介: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治学兴趣涉及:戏剧研究、性别批评、文艺美学。一纵观当代,日益拓展的文化交流在不断消除西方人对东方世界的偏见,修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论者指出:“在对中国人的文化身份的表述上,过去,美国传媒往往将其片面地解读为女性的或粗野的异国文化,但是从中美......
-
〓 生生之谓易:《周易》的三重奥义
《周易》内文长沙马王堆帛书《周易》 黑格尔曾经说过:“《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作为形成于三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卜筮之书,“一些神秘的砖块八卦所砌成的殿堂”,《周易》留给后世人诸多疑问,那么,在其中究竟隐藏着哪些奥义?生命之学 “生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