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五)
2015·3——2015·51、武玲女士「寰宇汉学讲座」连结网址:http://ccs.ncl.edu.tw/act_detail.aspx?sn=79内容简介:汉学研究中心于2015年3月20日举办寰宇汉学讲座,邀请本中心「外籍学人来台研究汉学奖助」2014年度访问学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系博士候选人武玲(L......
-
〓 王巍:考古勾勒出的汉前丝绸之路
图为阿尔泰山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局部)郭 物摄图为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马家窑文化的旋纹尖底瓶李 韵摄图为新疆伊吾县苇子峡墓地出土的立鹿式铜镜资料图片 说起丝绸之路,大家都会想到西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其实,生活在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和西域及以西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并非自汉代才开始。 在著名的《穆天子传》......
-
〓 吕氏《春秋集解》十二卷本作者与流传之探索
摘要:对吕氏《春秋集解》十二卷本与三十卷本的作者等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书目著录的分析、十二卷本与三十卷本著录内容的比较,可知十二卷本的作者当为吕本中,而三十卷本是在十二卷本的基础上增益而成的。十二卷本可能亡于宋元之际。对《春秋集解》作者问题的考辨,实可上溯到朱彝尊对其作者的质疑。关键词:《春秋集解》;吕本中;......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七
南朝乐府·吴声歌子夜四时歌·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子夜四时歌》是《子夜歌》的变曲,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后人依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吴声也”。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收集的晋、宋、齐三个时代的《子夜四时歌》辞七十五首。其中春歌二十首,夏歌二十首,求歌十八首,冬歌十七首。......
-
〓 区域史与地方文化:永嘉中原移民与中原文化的传播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严重地动摇了西晋的统治基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乘机进入中原,以河洛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移民开始大规模地南渡江左避难。 在这次北人南迁的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是中原士族,史书记载“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晋书·王导传》)。河南、山东等地的世家大族和当时在都城洛阳任职的其他......
-
〓 清华简与《左传》中的武姜
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记述郑武公去世后,郑武夫人(即武姜)规诫嗣君(文中称孺子,即郑庄公)之事。武姜在规辞中,从“先君”武公依靠大夫治国的经历讲起,规诫年幼的嗣君守丧期间把治理国政大权,交与大夫老臣管理,并从历史与现实政治两方面讲了这样做的道理。她回顾历史说:“昔吾先君,如邦将有大事,必再三进大夫而与之偕图……故君与......
-
〓 中国古代雕塑之二
三代一、青铜雕塑我国青铜雕塑源远流长。其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马家窑文化时期。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是目前公认的最早青铜制品。早期青铜制品绝大多数是小件实用工具,极少装饰。青海贵南尕马台距今四千多年的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的铜镜,表面有简单线条组成的三角纹和七角星图案,当属于早期青铜器装饰......
-
〓 苏俄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及学术特征
一、苏俄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程近三百年来的俄罗斯和苏联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俄罗斯阶段(18世纪-19世纪叶初);苏联阶段(1917-1997)和新俄罗斯阶段(1998-)。下面对此研究历程加以略述:1、俄罗斯阶段(18世纪-19世纪叶初),其中可以1860年前后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俄罗斯东正教......
-
〓 “千秋独有左文襄”:历史上的左宗棠及其功绩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左宗棠、沈葆桢等福州船政代表人物浮雕左宗棠(1812—1885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一位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中国,不奴颜媚骨,敢于抵御外侮的杰出爱国者。综观左宗棠的一生,审视他的历史贡献,可以归纳为三点,即:近代中国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捍卫者;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中国......
-
〓 最早的史书《尚书》介绍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尚书》也......
-
〓 明朝君主集权下士人心态的变化
作者简介:余雷,1987年生,安徽宣城人,海南琼州学院2005级历史专业学生。徐建,1986年生,山东淄博人,海南琼州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明朝是一个士人人文品格流变的年代,也是文学品性之道与君权皇帝治世之势纠缠混杂的朝代,虽然说明朝帝王专制、集权在不断空前强化,但也应该指出的是 ,当时的士人确是这个时代实......
-
〓 吴应箕的文学史观
内容提要:吴应箕既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对诗文的源流本末有着很强的自信。在立足晚明现实的基础上,在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深入地思考之后,他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学发展观与继承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诗学理论价值。关键词:吴应箕;文学史观;发展观;继承观作者简介:章建文(1967—),男,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 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2013年4月——2013年7月)
1、史学汇刊总第31期时间 :2013年6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所内容简介:才性四本论之内容拟测、思想渊源及其影响(罗独修)唐代淮南地区的交通运输(朱祖德)客家先民中的韩愈因子——兼论唐五代粤东汉人拓殖(王怡辰)辽代头下军州城的城市形态(王明荪)明清之际的碧霞元君论——兼与彭慕兰先生商榷(周郢)浅论胡、汪......
-
〓 肖建乐:唐代城市发展及其推动力量浅析
唐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社会经历了一次大发展与大变革,即学界所谓“唐宋变革”。中国传统城市在这一时期亦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这种变化肇始于唐代中期,集中表现为城市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虽然我国古代城市大多因政治或军事需要而创建,但都以一定发展水平的地域经济为依托。唐代城市发展的这一特点尤为突出,经济功能增强的城市与周边......
-
〓 从洛神到杜丽娘——“人生”到“人性”的觉醒
内容摘要:洛神和杜丽娘都是古典文学中极具完美气息的女性形象,汤显祖把《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母,安排为甄妃洛浦的嫡派,其原因除了说明杜母出身高贵,杜丽娘系出名门外,更多的还与《洛神赋》中的梦境幻游有相连关系,都是在神幻之中表达对“至情”的追求。令人深思的是,这两个追求至情的女性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结局,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更......
-
〓 明清之际“西学中源”
在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基于“厚德载物”理念而产生的包容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壮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也是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这种包容精神,不仅体现在中国境内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吸收,而且还反映在中华传统文化对......
-
〓 天府四川:丝绸文明的重要摇篮
谭继和1940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先秦史研究生,现为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五星出东方”护膊又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汉晋时代。护臂用面锦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宝蓝、草绿、绛红、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
-
〓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九):唐代士人画
唐代(618—907)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唐代贞观至开元的一百多年间,疆域广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各民族之间接触密切,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也从不同的领域影响着唐王朝并被接纳;思想文化领域的儒、释、道三教并立与合流是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和总的发展趋势。宽容开放的时代精神使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呈现出绚丽......
-
〓 夸父究竟是怎样死的?——兼论“夸父逐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内容提要】关于夸父之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夸父追逐天上的太阳而渴死;另一说乃为应龙所杀而致死。奇怪的是,这两种说法都出自于同一文献《山海经》中;在同一文献中记载同一个人在死亡这一具有生命意义的主题时,出现了矛盾,这种情况恐怕也不多见。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两种说法之间的矛盾?通过审视“夸父逐日”这一经久不衰的旷......
-
〓 走出疑古后的古文《尚书》研究
编者按:2005年6月6日,孔子文化学院成立“洙泗讲堂”,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宗旨是“以生命点燃生命,以智慧点燃智慧”,俾使慧命延续,薪火相传,目的在于探讨具有重大意义的学术前沿,弘扬我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刊将刊载其中部分讲录(提纲),以飨读者。古文《尚书》真伪问题堪称中国学术史上最棘手的问题,它几乎涵盖了整个《尚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