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学概念内涵外延分疏史略
内容概述:国学概念及名词发微于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分流于马一浮、邓实等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在第28次院士会议主题演讲中提出:国学的概念是从日本传来的。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梦溪研究员对余说则予以否认,他在百家百科讲坛之学者论坛开讲《国学和〈六艺之学〉》提出质疑说,如果“’国学&......
-
〓 国学漫谈:偃虹堤与《偃虹堤记》
偃虹堤,在“巴陵县西,洞庭湖侧。《方舆纪要》:府西城下瞰洞庭,毎至夏秋,昼夜微啮。宋庆历间知府军滕宗谅筑此堤捍之,有欧阳修记”(《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七十九)。且有以“欧阳修记”为批评对象的“文评”:“若夫假经术以文其奸,取令名以熇其势,若似乎所欲利者国与民,而非有他,虽拨本害枝,而千载而下,论其人犹将疑信参半者,是最大......
-
〓 《古诗十九首》与党锢之祸
《古诗十九首》论者多谓为东汉末的作品,其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一类写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失志伤时之感。前一类内容相对单纯,后一类则较为复杂,涉及若干方面。如一般文学史指出的,有仕宦失意,荣名盼早;人生易逝,及时行乐;知音难觅,世态炎凉等等。在这一类作品中,悲叹人生,谈论死亡是一个突出......
-
〓 “东西”词源的一个可能
摘要:物称“东西”,由来已久,其词源亦已有10数种说法。然而各说法均无坚实文献证据。本文指出:常见于五代两宋的“动使”一词与“东西”词义相近,读音相仿,兴替时间相接,很可能是“东西”的一词的先源。一、“东西”词源诸说缺乏坚实证据把“物”称作“东西”,历史可以说非常久远。关于这个意义的“东西”一词的词源问题,近十几年来陈......
-
〓 “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钱穆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内容提要:钱穆先生是20世纪中国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大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名作。钱穆主要是从宋学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学术,提出了清代汉学渊源于宋学,“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的著名论断。由于钱穆治清代学术史主要以昂扬宋学精神为主旨,所以他在评价和判识清代学人学术思想的高下深浅时,就贯穿了一条是否......
-
〓 中国近代文化的哲学解读
道咸以降,虎踞东亚大陆近两个世纪,人口占世界总数四分之一的大清帝国,怎么也无法维系其作为天朝上国的封闭格局,已经由全盛、衰落开始转向全面解体的蹒跚岁月。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也已发出日落西山、气息奄奄的末世哀吟。1893年,一个由旧文化孕育出来的新思想家出版了一本名叫《盛世危言》的醒世之作。“盛世”之言不过是虚饰之词......
-
〓 研究心得: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游戏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春节的文化系统有四个子系统,它们分立又同构,统一在“辞旧迎新”的“过关”礼仪中。春节本源:祭祀祈福人神交流传统春节源于蜡祭,年节就是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人类在......
-
〓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商榷
【内容摘要】新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的注释和标点,编写组都精益求精﹑字斟句酌,下了很大功夫,对教学大有好处。但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有的前人说解不误,编者却另作新解,反而龃龉难通;有的却不做注释;有的注释不当,不合语境,模棱两可。【关键词】文言文;注释;望文生义;不合语境新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注......
-
〓 《诗经》《楚辞》修辞特点探析
摘要:《诗经》和《楚辞》分别作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修辞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语言角度分析,《诗经》以四言为主、篇幅短小、用词凝练,运用词头词尾、叠音词,语言朴素,不事雕琢,呈现出简洁精练、和谐中正、平实自然的修辞特点。《楚辞》以六言为主,篇幅较长,多状貌语和虚字,运用楚地方言、取材奇花异草,感情热烈却不乱......
-
〓 唐代诗僧皎然的宗系和思想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中唐著名诗僧。著作有《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今不见传,另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等传世。其为学也,兼于内外;其为文也,融贯情性;其为道也,达于禅律。堪为有唐诗僧之翘楚,一代之伟才。皎然的生卒之年,向称难考。近人李壮鹰先生别开蹊径,从......
-
〓 国学漫谈:灾异说《春秋》
中国古代的灾异意识,由来已久。自夏商周以来,进一步发展成为深远影响其后古代中国社会尤其是汉唐的一种重要观念。究其原因,除了儒家意识形态化这一大的社会政治背景外,很大程度上是与先秦汉晋的灾异说紧密不可分的。而灾异说《春秋》,质言之,是指《春秋》三传及其汉晋《春秋》学家对《春秋》经中所记灾、异的渐次神学化诠释与神秘......
-
〓 日本近来汉学出版物(二十五)
1、49人の皇族军人时间:2017年7月作者:小田部雄次 着出版单位:东京:洋泉社内容简介 第1章皇族军人の诞生诗歌と书道の宫家戊辰戦争政治要职に就く皇族たち 第2章国民皆兵と皇族の军人化「皇族自今海陆军に」士官养成学校と皇族海外で学ぶ皇族たち西南戦争と大元帅天皇の诞生 第3章出征する皇族军人日清戦争と皇族军人―陆......
-
〓 四十年来中国大陆对外国佛教研究综述
佛教产生于印度,于一世纪时传入中国。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就引起了士大夫和佛教僧人的兴趣,于是译经注疏,探究义理一直不绝,开邕了中国人对外国佛教研究的事业,经两晋南北朝诸家的努力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僧人和佛教徒为了寻求真谛,西行印度,朝圣求法,他们将沿途所见,缀以成书,撰成《佛国记》、《大唐西域记》等著名......
-
〓 昌谷山水长吉诗:李贺故里诗作探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四
时下,河南给人们的印象是造假多、骗子多,网上甚至流传这样一句口碑:“河南除了骗子多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以至河南人气愤地写了一本书:《河南人招惹谁了?》。但在历史上尤其是唐代,这里却是经济发达、文明昌盛、人文荟萃之处。杜甫、白居易、韩愈等文学大家皆生于斯、长于斯,洛阳被称为东都,为天下财富的集散地。洛阳西南、今日显得......
-
〓 再论曹操形象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1)对于历史人物曹操,人们应当肯定其历史功绩,也有权批判其恶德劣行。(2)“为曹操翻案”这个口号,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片面的。(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全书人物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对于当代有关曹操的某......
-
〓 国学漫谈:《大清会典》的形成
清朝享国268年,其行政体系、法律制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古代中国的高峰,而这些制度也进一步对其长治久安提供了保障,其中《大清会典》的编纂,就是清朝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清代官方事务,无论案件审理还是行政处置,均讲究于法有据。其中前者以大清律例及各类地区律例为基准,而后者则以会典与部院则例为准绳。关于会典,目前存世有康熙、雍正......
-
〓 孝与廉
一 孝与廉首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孝,就是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的称谓。而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是分别处理家庭家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两种不同的道德。从中国道德德目的演变发展来看,孝出现地比较早,最初在周代,孝作为一种观念与美德已经大行于天下。孝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
-
〓 云南糯福拉祜族生存状况调查
【内容摘要】:建国6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实地的调查,从民族、地理、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医疗等方面详尽地展示了云南边境拉祜族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可以看出西部边疆农民和农村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尽管西部边境林区木材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农民仍然极为穷困,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很多村民靠国家的救济粮生活。“藏富于民......
-
〓 关学思想史·小识
关学自张载立宗开派,迄清末殆八百余年。张载以千古造道之勇,“穷神化,一天人,立大本,斥异学”,不唯建立孟子以迄宋世“未之有也”之宏大思想体系,且以“学古力行,笃志好礼”,成为一代“关中士人宗师”。当时“关学之盛,不下洛学”,蓝田诸吕,武功苏季明,三水范巽之、张芸叟,长安李潏水,武功游师雄等,并立张载门下,接续横渠遗风。......
-
〓 元人小令鉴赏之五
【双调·蟾宫曲·京口怀古】卢挚道南宅岂识楼桑。何许英雄,惊倒孙郎。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昭代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临眺苍茫,醉倚歌鬟,吟断寒窗。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族望河北涿郡,籍贯为河南颍川人,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进士。至元中,累迁河南路总管。真人吴全节代......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