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2013·11—2014·8)
1、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第二十一次研讨会时间:2013年11月1日(周五)地点: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馆8楼社会所802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联络人:陈秋玲,Tel: 02-26525124连结网址:http://www.ios.sinica.ed......
-
〓 《藏书纪事诗》新论
内容提要:《藏书纪事诗》收集了古今藏书家的奇闻逸事,在内容和体裁上,都铸出了一种新的格局。《藏书纪事诗》史料收集的广泛、史论内容的精当、编著体例的适宜,使之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开山之作的特殊地位,且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2007年是叶昌炽前辈编著《藏书纪事诗》出版11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他去逝90周年的纪念日,此文的撰......
-
〓 宋人绝句清赏之二十一
十一月四日夜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异族入侵、充满着动乱、苦难的时代。面对着祖国破碎的山河,女真贵族骄横的铁骑,南宋小朝廷是以觍颜事敌、来换取江左苟安作为国策,而广大民众和爱国志士却认为是奇耻大辱、不堪忍受,因此要求报仇雪耻、收复......
-
〓 试析滇西高原青铜文化中的鸡、马信仰————兼论“金马碧鸡”的起源
一、绪言云南青铜文化是我国青铜文化体系中一支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时代从商周到西汉末或东汉初,其中春秋战国至西汉为其鼎盛时期。由于环境和文化的差异,云南青铜文化可以划分若干文化区,其中的滇西高原文化区( 亦称洱海地区) 以洱海为中心,大致包括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中、东部,楚雄自治州的中、西部和丽江市南部部分区域。该文......
-
〓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
“我只是一个学历史的人,又曾幸运地参与了儒学文化的最后阶段” .余英时作为当代海外卓有建树的历史学家,以丰富的史料,对中国文化演进历史、内在规律作实证描述与客观考察,创建独到的文化建设观。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提出一个“韦伯式的问题”,开发中国文化矿藏,寻觅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伦理原因,在学术界发大音响。他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主......
-
〓 日本入宋巡礼僧戒觉《渡宋记》校录辨误
【内容摘要】《渡宋记》乃日本平安时代的入宋巡礼僧侣戒觉的日记,记载了戒觉师徒三人搭乘宋人商船及在华期间的见闻,是古代中日交通史上一部珍贵的史料。王勇、半田晴久撰《一部鲜为人知的日本入宋僧巡礼记——戒觉〈渡宋记〉解题并校录》标点整理了《渡宋记》,并加以简单的注释。由于《校录》一文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根据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
-
〓 马庆洲:马愉与“三杨”
马愉(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今属潍坊市)人。明宣德二年(1427)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正统二年(1437),升侍读学士,五年,由杨士奇荐,入阁预机务。正统十年,升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正统十二年卒,赠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赐谥号“襄敏”。 “三杨”是杨士奇、杨......
-
〓 国学漫谈:用之有节
在生态伦理方面,儒家不仅提出了“取予有度”的责任律令,还提出了“用之有节”的行为规范,从而确立了节用的道德责任。儒家并没有系统创建过节用责任伦理学说,但是从两方面阐发了相关理念。一方面是为政之道的节用责任伦理。谈到治国方针时,孔子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朱熹在《论语集注》把这段话理解为敬事......
-
〓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道德榜样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大学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
〓 “人间佛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人间佛教”直面重死重鬼、重智轻悲两大积习,既契佛陀之理,又契时代之机,在“人成佛即成”的理念之下,对症下药,现实重于玄谈,大众重于个人,社会重于山林,利他重于自利,倡导佛教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提倡悲智双运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激发出传统佛教关注世俗人生、服务普罗大众的正能量,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现代化。 ......
-
〓 旋毛善恶解
相法旧遗,毛,若百一歌,叙旋毛之害,旋毛论叙顺逆向背之理明矣。乃谓马初生无毛者,良。骨角双生者,良。体无旋毛,远看大、近看小者,良。旋毛细腻温鲜者,良。以此而定品。总之,凡毛氄软温润有文理,未易见。故此,图善旋五,所谓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者也。恶者,粗逆易见,故此,图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是也。凡毛,重首、次颈、......
-
〓 柳宗元柳州生涯现地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六
一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已挨过十年永州(今湖南省零县一带)之贬的柳宗元,再次拖着衰病之躯,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六月二十七日来到了更僻远也更蛮荒的柳州(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建城始于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111年)设谭中县,即以此为县治,地址在今广西柳州市鱼峰区的驾鹤山。隋代改为马平县,县治移至城北......
-
〓 前沿综述:盐业考古与盐史研究的新认识
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盐业开发是文明进步的基础。盐资源的开发、盐的生产与运输、国家的盐政、社会有关盐的礼俗等,都构成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研究者无法忽略的重要主题。近年来盐业考古的收获,不仅推进了盐史研究,更为今后相关学术工作的进步开启了新的路径。盐史与文明史 《世本·作》说:“宿沙作煮......
-
〓 台湾与新加坡城隍信仰之比较研究——以城隍庙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城隍信仰是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信仰文化,其信仰范围不仅在中国,也流传到东南亚国家。台湾与新加坡的城隍信仰都源自于中国本土,但在持久的社会变迁中,却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面貌。本文拟将探索两地城隍信仰的基本形态,勾勒其基本轮廓,并作相关比较。关键词:台湾;新加坡;城隍信仰;比较研究;社会变迁中国本土的城隍信仰[1]......
-
〓 关于《论语》重出现象的思考
【内容摘要】《论语》中有数章重出的现象,一直无人仔细考证分析。本文对这一现象条分缕析,将重出现象分为两类,一类为真正重出,一类为准重出。对于前者进行考证辨析,指出这些重出是内容编辑之需要,是编辑者有意为之而非疏忽。【关键词】《论语》;重出;有意为之【作者简介】毕宝魁,(1952-),男,辽宁铁岭人,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
〓 陇头流水流离四下——从《陇头水》看古代羌汉文学关系
《陇头水》,又叫《陇头》或《陇头歌》,汉乐府民歌横吹曲之一,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曰:“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已来,唯传十曲:一曰《黄鹄》,二曰《陇头》。”陇头,也就是陇山,在汉天水郡,又名陇坻、陇山,也即汉陇关,是古羌人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区域。《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献公时,由于秦国势力的西进,羌人向西......
-
〓 新见唐佚诗再辑录
陈尚君编纂的《全唐诗补编》除收入其本人辑得的四千馀首唐佚诗,还汇集了上个世纪几十年唐诗学界的相关成果,它标志着《全唐诗》的辑佚工程已接近于完成。当然,新发现还有,例如近年来陈尚君等人于日本、韩国汉籍中又发现一定数量的作品,于国内传世典籍中也还有零星发现。本人于此也有所留心,前几年在校理《全唐诗》仙神鬼怪、歌谣谶谚诸卷时......
-
〓 夏明方: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慈善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慈善事业之历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们对其研究对象之概念的界定并未形成一种较为一致的看法,可谓纷纭不一,甚或截然相反。争鸣与对峙,原本是一种健康的学术研究理应呈现的正常状态,但从中国慈善史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表现为学者的自说自话,未曾有过广泛、深入和系统的讨论和辨析,其在理论上存......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九)
2014·2——2014·61、东洋文化研究16号出版时间:2014年3月出版单位:东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内容简介:【论说】明清时代の锢婢にかかわる社会通念(五味知子)北魏后期の爵制とその特质——孝文帝の爵制改革を中心に(大知圣子)董仲舒の天人相关论に关する一考察——天と君主の相互关系の特性について(深川真树)......
-
〓 贞观废立-废立太子之谜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唐太宗朝发生了一连串的事变:四月一日,因齐王李佑反叛事牵扯出太子承乾谋反事;唐太宗废黜承乾,面许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太子;仅隔一天,四月六日唐太宗又下令拘捕李泰,同时与重臣们商议选立太子;四月七日,下诏立素来不喜的嫡三子李治为皇太子。因贞观时“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没有人怀疑这里面有什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