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古代文论的“气感说”看文艺的生命激活
【摘要】“气感说”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学说。它从天人一体,互相感应的角度去看待文艺与宇宙的关系,主张在人与自然界的亲和与感应中去吸取文艺的生命精神。“气感说”是从中华古老的原始思维中生发出来的,由于它具有很深的文化蕴涵,故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生命精神与创作原则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今天也不乏其启迪意义。【关键词】“气感说”......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十五)
2015·9——2015·1、东洋史研究第74卷第2号时间:2015年9月出版单位:京都:东洋史研究会内容简介:【论说】北周侍卫考——游牧官制との关系をめぐって(会田大辅)河西と代北——九世纪前半の唐北边藩鎭と游牧兵(村井恭子)直睿思殿と承受官——北宋末の宦官官职(藤本猛)首都の地位を夺われた南京——『洪武京城图志』研......
-
〓 华氏吟诵调的特点
华调为河南大学已故教授华锺彦先生传承的吟诵调。1982年华先生首倡唐诗吟诵,并于是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吟诵研究机构——唐诗吟咏研究小组,由此开始吟诵研究。华先生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吟诵资料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格律诗吟诵的基本原则。华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始终把吟诵作为一种读书的方式和方法。传统吟诵最重要的价......
-
〓 文化传播与“有意味的误读”—以西方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接受为例
在译、编、演、评元杂剧《赵氏孤儿》的过程中,中西方文本发生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也产生了种种“有意味的误读”,但这不仅没有扭曲、反而恰恰丰富了《赵氏孤儿》这部古老剧作的“现实生命”,它提醒我们,了解“误读”,理解“误读”,吸纳“误读”者的异域性原创,可以丰富和强化我们自身的对外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提高文化开......
-
〓 《秦始皇两到孝感始末》辨正——与周厚强先生商榷
2008年《世纪行》12期发表了周厚强先生的《秦始皇两到孝感始末》一文,笔者以浓厚的兴趣拜读了周先生的大作,感慨良多,对文章刻意立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历史混乱不敢苟同,愿与周先生商榷,旨在辨正错误,还原历史。一、地名使用应遵循约定俗成惯例读周先生《秦始皇两到孝感始末》的第一感觉是:周先生有了新发现,秦始皇两次到孝感来了!仔......
-
〓 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
一、藏有汉籍图册的日本文库、图书馆1、内阁文库与德川幕府藏书内阁文库为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下属。馆内所藏汉籍,基本上由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昌平黉和江户医学所旧藏这三部分组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丰臣秀吉时代和其后的德川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十六世纪末,关白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秀次随丰臣军征服关东时,将利足学校连同藏书一......
-
〓 对熊十力“新唯识论”的一种新理解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是在评判佛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并以儒家经典《易经》为宗,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这个体系涉及佛教尤其是唯识宗之义理,更关涉到整个儒学尤其是《易经》之义理。因此,“新唯识论”不仅内容晦涩、艰深,而且体系庞大、高远。最近,程志华由对牟宗三哲学的研究转向对乃师熊十力哲学的研究,并以新著《熊十......
-
〓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商榷
【内容摘要】新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的注释和标点,编写组都精益求精﹑字斟句酌,下了很大功夫,对教学大有好处。但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有的前人说解不误,编者却另作新解,反而龃龉难通;有的却不做注释;有的注释不当,不合语境,模棱两可。【关键词】文言文;注释;望文生义;不合语境新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注......
-
〓 “无我”与“自我”——佛教“无我”论的现代意义
“诸法无我”是佛教引导众生了悟人生、认识自我,以及整个现象世界的根本理论之一。佛教的“无我”理论,最初是针对众生的“我执”而提出的,即所谓“因破我法有无我”(《中论》“观法品第十八”)。佛陀认为,人生充满了烦恼和痛苦,人生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无不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而所有这一切都根源......
-
〓 崇实重行宏大湘学——专家学者热议湘学及其当代价值
图为中国湘学网截屏王夫之(1619—1692),湖南衡阳人,一生主张经世致用之学,深刻影响了近代湖湘文化,学界称为“船山先生”。 编者按 千年湘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学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张力,深刻陶冶和孕育了一大批经邦济世的杰出人才,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作......
-
〓 形神凝个性笔意夺天工——汪家珍的《移居图》
汪家珍,生卒年不详,字璧人。又名葵,字叔向。安徽歙县人。工山水,与汪之瑞、孙无逸齐名。人物、花鸟、虫鱼尤能传神入妙。顺治七年(1650),汪家珍曾为方式玉作山水卷。以此推论,汪氏应生活于明末清初。据资料显示,汪家珍为明诸生,入清后不仕,布衣终身,与渐江、汪注等交往甚密,属新安画派画家。这一派画家有遗民强骨气节,崇尚倪云......
-
〓 师皇八邪论
黄帝问曰:“夫、马有八邪之病,遂逐天地寒暑而往来,五脏传遍而散其病形,大小体貌皆何如?”马师皇答曰:“八邪病者,风、寒、暑、湿、饥、饱、劳、役是也。即无大小,遍传五脏,并攻四肢,其为疾,当随处而攻也。”一曰:风伤肺〔皮毛,肺之合也,风邪先客于皮毛,久乃舍于所合,故曰:风伤肺。〕二曰:寒伤脾〔脾,土也。恶湿、寒湿皆为阴气......
-
〓 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启迪:文明因融合而精彩
图为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尚书》(局部) 资料图片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制约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丝路沿线国家国情差别较大,历史文化各异,现实诉求不一,怎样才能更好地以丝路精神为纽带,把分属不同文明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紧密团结起来,......
-
〓 清代财政制度创新与近代财政体制发端
■本期主持:陈锋(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本期主题:清代财政转型与国家财政治理能力主持人语 传统社会的国家财政,从总体上体现着国家政权为实现其职能,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清朝处于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社会巨变之中,各项制度多有变化。清代财政制度的沿袭与......
-
〓 三纲之辩
时间:2012年岁末的一个下午 地点:清华大学文北楼402室 访谈嘉宾: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李存山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方朝晖 特邀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干春松 主持人:你们俩打仗,让我来观战(笑声)。我花了好几个晚上的时间,把你们的文章看了一遍。 …… ......
-
〓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
摘要:本文就有关《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三个重要问题进行辨析,明确指出:(1)谋略固然是《演义》极具光彩的重要特色,但《演义》的主要精髓,应该是“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的主题。(2)“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不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哥们义气;而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奋斗目标,应予基本肯......
-
〓 读史札记:说“风土”
“风土”一词,屡见于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如:《汉书·张堪传》:“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后汉书·卫飒传》:“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后汉书·西域传》:......
-
〓 王船山的唯物论思想
王船山,名夫之。生于1619年,卒于1692年。他是17世纪中国的杰出的唯物论者,对于唯物论的发展曾经有过卓越的贡献。一、王船山唯物论思想的历史背景王船山的哲学思想是明清之际唯物论的最高成就。何以明清之际会产生唯物论思想呢?何以王船山能达到唯物论的世界观呢?这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当地的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情况来看,是......
-
〓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发展
当前,科学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方法受到科学界的普遍关注:科学家不仅通过对大量数据实时、动态地监测与分析来解决科学问题,更基于数据来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数据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且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人们不仅关心数据建模、描述、组织、保存、访问、分析、复用和建立科学数据基础设施......
-
〓 大散关与陆游南郑诗篇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六
大散关,古称崤关,在今宝鸡市(古称陈仓)南,八百里秦川的西北门户,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秦蜀襟喉之称。春秋时代秦晋之间著名的《崤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并成为《左传》中著名的篇章之一。陈仓又是楚汉相争中刘邦从汉中北上夺下的第一个重镇,更是诸葛亮北定中原的经常出没之处。战火硝烟又熏陶出姜子牙等一代名将,大诗人李白也在附近的天......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