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区域史与地方文化:闽都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都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文化外延可概括为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中下游和闽东地区使用福州方言的族群所创造的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的区域文化。其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以儒学为主体,由理学、闽学、侯官新学一脉相承的区域文化。其文化特质可以概括为儒雅、重文、开放、求变。闽都文化的......
-
〓 匠思巧构的七宝楼台——说吴文英词
以叙事上打破时间、空间界限,感性修辞上背弃惯见习知的传统理性,而注重一己之见的现代观,分析梦窗词,并缘此拆碎七宝楼台“不成片断”(1)的定论,自是叶嘉莹先生的慧眼独识。它犹如一缕清新的和风,拂进古老的词苑,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没有叶先生的启迪,也不会有我的那篇以现代眼光辨析清真词的拙作(2)。沿叶先生所指引,步入乍读来......
-
〓 李汉秋:重振中华人伦文化
融入此岸历史的生命价值观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入世的,重在此岸而不是彼岸,不是把生命的价值寄托在死后进入彼岸的天国或冥府,而是注重在此岸的人间。在周公、孔子的周朝,就改变了商朝重鬼神的传统,转而为“以人为本”。在这方面孔子说得很多、很明确。但这绝不是儒家不重视精神生活、没有精神信仰。融入此岸的历史,就是中华......
-
〓 汉唐如何惩处“不孝”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受重视程度之高、影响社会之深、延续时间之久,为其他民族文化所罕见。“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狭义的孝道指针对父母的道德行为,而广义的孝道则延及父母之外的长上之亲。孔门弟子有若说,孝悌是“为仁之本”,在诸多伦理道德中,孝道是最基本的。儒家认为,孝可以使人们之间互相亲爱。而相互亲爱的族群,......
-
〓 《海经》时代的社会经济考略
我国先秦古籍完整流传到现在的实在不是很多,这其中《山海经》毫无疑问是属于最古老、最奇特的一种,历来使用、研究它的也不乏其人,但是都没有真正触及到它的实质,主要原因是一直没有弄明白三个最主要的问题:1.它的制作时代及作者。2.它记述的地理位置。3.它记述的时代。首先要说明的是,《山海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前面的《山经》......
-
〓 2014年考古解读了哪些密码?
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出土的铜钺西藏曲踏墓地出土的彩绘刻划纹陶器和陶器出土时的工作照贵州遵义杨氏土司墓地中杨价夫人墓室出土的螭首金杯新疆帕米尔吉尔赞喀勒拜火教墓地(即曲曼墓地)地表的黑白石条遗迹从史前到元明,从陆上到水下,从室内到室外,2014年,中国考古事业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辞旧迎新之际,本刊特邀中国社会......
-
〓 黄山与徐霞客《游黄山记》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七
中国黄山,现在已是名闻遐迩,不但排位于风景佳丽的各个名山大川之首,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但最先发现黄山之奇险并把它列于五岳之前的,则是近四百年前的一位旅行家徐霞客,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旅行指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亦正是出于此公之口。一、徐霞客与黄山概况徐霞客(1586-1......
-
〓 陈虎:倒影回声话屈原
又到端午节。看罢杨雨新著《魂兮归来——听杨雨讲屈原》,眼前浮现的是,一位清癯飘逸的风雨夜行人,在这传统的节日里永恒而坚定地走着。两千多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之魂,屈原是一个常说常新、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 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无数的读者和学者,被屈原那神奇瑰丽的文字所征服,被他深厚而浪漫的内心情感所感动,试图深......
-
〓 国学博士论坛:从《明诗综》观明末清初学风
李程,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朱彝尊〈明诗综〉研究》。博士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张三夕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 王兆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王齐洲 明末清初灿若星辰的学者群体中,朱彝尊以“博综”著称,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作为其晚年所系心力最多的撰著,《明诗......
-
〓 学侣与政敌——嵇文甫先生论张居正与高拱之关系
内容提要:著名史学家嵇文甫先生提出明嘉、隆、万时期重臣高拱与张居正既是学侣又是政敌的论断。一方面高、张有其相似相同的从政经历、改革志向和学术思想,先后主持和领导了“隆(庆)万(历)大改革”运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激烈的权力之争,由于高的性格缺弱和张的性格优长,最终导致张胜高败的结局。尽管如此,学术上张居正渊源于高拱,政治......
-
〓 “无我”与“自我”——佛教“无我”论的现代意义
“诸法无我”是佛教引导众生了悟人生、认识自我,以及整个现象世界的根本理论之一。佛教的“无我”理论,最初是针对众生的“我执”而提出的,即所谓“因破我法有无我”(《中论》“观法品第十八”)。佛陀认为,人生充满了烦恼和痛苦,人生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无不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而所有这一切都根源......
-
〓 《周易》与和合
《周易》堪称中华文化思想的瑰宝,其中的和合思想更是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财富。诚如张立文教授所指出,《周易》蕴涵的和实生物的生命理念、多元和合的价值理念,其阐发的太极思维、变通思维、道器思维等等,凝练了民族精神的大智慧。“和合”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活生生的灵魂。一 《周......
-
〓 艺术“俗”化,经典式微——对后经典艺术时代的思索
摘要:经典的存在需要特定的社会语境,人类社会的绝对不发达和相对不发达是“经典”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而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在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经典”的语境消失了。艺术走向生活的结果是——艺术经典时代的终结。那么,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又是哪些直接原因造成了艺术后经典时代的来临?......
-
〓 叶岗:《燕丹子》中的公羊学观念
《隋书·经籍志》始有著录的小说《燕丹子》,以行刺秦王为题材,意在表现一群仁人志士当燕国国势迫急之际而展现出来的为信义而轻生死的精神力量。这一主题,是以公羊学的复仇观念作为其思想基础的。 《春秋公羊传》成书于汉景帝之时,但早期公羊学自孔子作《春秋》之时便已存在,并经过孔子口授传至后代。在战国,得圣人之初心的......
-
〓 沮漳河流域飞出的“爱情鸟”——再论《诗经》首篇《关雎》系出沮漳
作者简介:郭汉闵(1963—),男,湖北当阳人,当阳市政府研究室研究员,主要从事地方文化研究。李云贵(1962—),男,湖北枝江人,宜昌市城建档案馆研究馆员,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汉语史、训诂学和《诗经》学研究。《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
-
〓 史海钩沉:“昙华林”小考
昙华林街区是武昌千年古城的根脉之一,也是武汉近代历史的缩影。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大力打造这条街区。然而,关于“昙华林”这一名称的由来却长期没有弄清楚。 昙华林作为地名见诸记载始于清代,但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很难确定。杨朝伟主编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指出:在光绪九年(1883)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
-
〓 后湖黄册悄然现身
三年来,笔者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海图书馆藏明代古籍公文纸背文献整理研究”过程中除发现一批失传几百年的明代册籍文书之外,还发现了一批迥异于现存传本的赋役黄册写本文献。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曾入藏明代南京后湖黄册库的赋役黄册正本。这批黄册文献发现于明末毛氏汲古阁刻公文纸印本《乐府诗集》纸背。该本《乐府诗集》共一百卷,......
-
〓 郭店楚简儒家思想研究资料汇编综述
写在前面自1993年郭店楚简出土以来,对于郭店楚简的年代、简帛的用途、字形的辨认、字义的训诂、思想内容的归属和篇章的解读等工作便没有中断过。至1998年5月,文物出版社正式将郭店楚简以《郭店楚墓竹简》为名出版。随后,学术界对于郭店楚简的篇章内容及其思想的学派归属的讨论进入了高潮,学术研讨会不断。1999年10月,“郭店......
-
〓 《歧路灯》的故事渊源考
内容摘要:《歧路灯》与《型世言》有很深的渊源。《歧路灯》与《型世言》第十五回故事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且许多细节也相似或相同;《歧路灯》第二十九回与《型世言》第二十七回的故事情节相似,且有的细节描写也颇为相同。因此,可大体推定李绿园以《型世言》第十五回作为《歧路灯》故事的直接渊源或者是蓝本,同时,也借鉴了同书中的其他故事......
-
〓 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宋社会的重文轻武风气
提要:北宋时期,在政坛上存在着突出的“文不换武”现象,即文臣一般不愿改换武职,武将又通常难于跻身文官之列。于是,不仅昔日“出将入相”之说在北宋消失殆尽,而且士人群体也遗弃了“投笔从戎”的观念。这一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完全在于宋初以来不断压制、歧视武将和过度抬高文官地位的结果。由此,遂加剧了当时社会中“重文轻武”风气的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