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十年来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比较
六十年来,海峡两岸由于思想政治和学术背景的不同,两岸的唐代文学研究也形成了各自的优长和存在着不同的缺憾。但中国毕竟只有一个唐朝,也只有一个唐代文学,何况又来自同一个学术传统,因此又有许多相似和共通之处。比较一下两岸六十年来唐代文学研究历程中的共通、不足和各自的优长,并就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这对两岸的古典文学研究......
-
〓 《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
秦汉时的安陆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大县,其辖区十倍于今安陆市。《湖北省建制沿革·秦汉郡县》称:“汉之安陆,包括:汉川、孝感、黄陂、汉阳、安陆、云梦、应城、京山等八县。”东汉孝子黄香是古安陆县人,人们对此没有任何异议,更没有人要改变“黄香安陆人的历史结论”。但今安陆与古安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必须严加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如果......
-
〓 《朝野类要》编撰者赵升考
一、绪说:关于《朝野类要》《朝野类要》是南宋人赵升编纂的一部笔记。与普通的文人笔记不同之处,是这部笔记具有的辞书特征。历来的书目著录,或是将其归入史部政书类、故事类,或是将其归入子部杂考类。这些归类都反映了《朝野类要》的这种特征。这部笔记的篇幅不大,只有两万余字,然而却分门别类地对宋朝的各种典章制度以及习俗用语的由来与......
-
〓 《歧路灯》的故事渊源考
内容摘要:《歧路灯》与《型世言》有很深的渊源。《歧路灯》与《型世言》第十五回故事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且许多细节也相似或相同;《歧路灯》第二十九回与《型世言》第二十七回的故事情节相似,且有的细节描写也颇为相同。因此,可大体推定李绿园以《型世言》第十五回作为《歧路灯》故事的直接渊源或者是蓝本,同时,也借鉴了同书中的其他故事......
-
〓 用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毋庸讳言在一些学生中也存在着所谓“人生理想实际化、价值标准实用化、个人追求实在化、行为选择实惠化”的思想和行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代大学生受自己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所限,面对身边急剧变化转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现实缺乏适应的心理准备和能力,缺乏对未来美好追求的前瞻......
-
〓 学苑论衡:以笔代剑以学术报国史学对抗战的独特贡献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一场殊死较量。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史学界同社会各界一样积极行动起来,以笔代剑、以学术报国,用史学著述为抗战大业服务。抗战时期,无论哪个史学流派,只要是爱国的,都在抗战的大旗下汇集,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抗战时期的史学有着颇为独特的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和史......
-
〓 略说《论语》的基本特征——以“宰予昼寝”章为例
本文的主旨,在于以《公冶长篇》的“宰予昼寝”章为例,对《论语》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儒家的基本特征,作一简要的阐明。这对学好儒家,学好《论语》,无疑是有重要帮助的。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
〓 汉语成语知识库的建构理念与新进展
王雷俞士汶朱学锋罗鳯珠砂冈和子姜柄圭摘要:在汉语中,成语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形态稳定、结构固定且多用比喻义。本文以描述汉语成语的特点为起点,详细辨析了成语、熟语、习语等多词表达的共同点和差别,给出了汉语成语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准确定义。重点介绍了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建设的汉语成语知识库。作为一个重要......
-
〓 北京语言大学张德建教授关于参与建设《国学宝典》的证明信
从一九九九年至今,我一直在使用《国学宝典》古籍数据库,并参与了古籍版本选择、句读、校勘和审定等工作。《国学宝典》包括十三经、二十四史、清史稿、历代笔记、小说、戏曲、唐诗、宋词等。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国学宝典》收书总数已达6000多种,总字数达15亿字,数据均为全文新式标点。特此证明。...
-
〓 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
●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在“道法自然”等观念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领悟“道法自然”,有助于认识和尊重艺术创作特有......
-
〓 文化聚焦:传统文化应成为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资源
唐蕊获得《中国成语大会》冠军 近年来,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资源进行选秀类综艺节目开发创作,在众多大型选秀类综艺节目中形成了新的时尚,为我们的电视荧屏抹上了一道亮丽的流行色。从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到《成语英雄》,从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围绕汉字制作的节目正在成系列地推进。在这样的推进当......
-
〓 论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与念佛禅
内容提要:北宋初期临济宗人和云门宗人等,采用偈颂(诗歌)等体裁,从文字上追求禅意,以不点破为原则,绕路说禅,使得禅风出现了由“不立文字”到文字禅的变化。临济宗人大慧宗杲主张从公案中提出某些语句作为题目来参究,以扫荡一切思量、知解,力求获得真正的禅悟。他所创立的禅法被称为“看话禅”。曹洞宗人宏智正觉认为看话禅滞于公案功夫......
-
〓 徐渭疯狂的原因探析
内容提要:文章以为促使徐渭中年以后的疯狂的原因众多,但主要有四个方面,徐渭的性格、思想、师从以及不幸的人生经历,促使徐渭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关键词:压抑;痛苦;性格;经历;疯狂对徐渭中年以后疯狂,诸多学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仍然争论不休,文章欲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以为徐渭的疯狂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促使他疯狂的是他......
-
〓 文学吟诵与诗人杜甫
传统的文学吟诵,呈现三大特征:按照不同文体自身的要求吟诵,文有文的规则,诗有诗的规律,读法本来就是依据不同文体特点和实用要求来确定的;调由心生,表达心声流露真情的“言”是“文学”吟诵的依凭,它要求依字行腔,按义体情,声情一体,抵制过度的“乐音”化和单纯迎合美听的倾向;重视文学吟诵原本的“教化”与审美的功用,尤其......
-
〓 唐代经济研究三题
内容摘要:本文由“越人娶织妇”辨、唐后期苏州城市人口考和唐代南粮北调考三部分组成。作者对原始材料和传统观点作了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已的见解。关键词:越人娶织妇;苏州城市人口;南粮北调一、“越人娶织妇”辨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越人娶织妇》条载:初,越人不工机杼,薛兼训为江东节制,乃募军中未有室者,厚给货币,密令......
-
〓 朱闻宇: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说始于孟子,与诵诗、读书并行,共同指向修身成人的“尚友”主题。自明代始,学者逐步剥离“知人论世”“尚友”的原始目的,发挥其在求真方面的价值,从而使之成为与孟子“以意逆志”并行的“说诗”方法。清初,学者又因“以意逆志”可能存在的“臆测”局限,主张“知人论世”作为“以意逆志”的前提和方法,二者遂成为文学......
-
〓 敦煌汉简:汉代丝绸之路畅通的历史见证
康居王使者册生动地反映了中亚使者到汉地贡献的真实状况。图片来源:甘肃省博物馆【项目成果】 2000年前汉代丝绸之路开创时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在中西文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敦煌汉塞及邮驿遗址先后出土的大量汉代简牍,记录了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传播交流的生动历史进程。1907年和1914年,英籍匈牙利......
-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宵节的文化意义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观灯的盛况,在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里,留下了众多令人神往的记载。它以热烈喜庆的民俗意蕴和团圆浪漫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岁时文化中大放异彩,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此时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同时国人历来重首尚新,根据道教......
-
〓 读史札记:《老子》第一章新解
《老子》第一章在《老子》81章中,具有开宗明义的作用,学界普遍认为该章是全书的总纲,对于准确把握其他各章具有特殊意义。下面以帛书《老子》第一章的文字为参照,结合学界的讨论,具体谈谈对其理解问题(为统一起见,引据简帛本内容的章次从通行本)。帛书甲乙本第一章是目前所见的最早传本(竹简本缺此章),若转换通假、借用字并把两本综......
-
〓 莫砺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在中华先民的生活中,对诗意的追求是最显著的民族特征之一。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诗言志”首见于《尚书·尧典》,虽说它不一定真是产生尧舜时代,但它在先秦时代早已深入人心,且绝非仅为儒家一派所独自信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赵文子之言曰“诗以言志”,《庄子天下》云“诗以道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