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得失之间——过度求稳导向下的宋朝施政及其成败
北宋《文会图》局部 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与各项大一统制度,成为后世中国古代王朝的基本统治范式。自西汉至唐朝的千余年间,历代王朝无不希望长治久安,明智的当政者都力图在制定方针政策与制度设计上讲求成效,但因存在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等因素,其施政导向又不尽相同,或积极主动,或患得患失,或刚柔相济,或倚重猛政,从而有成有......
-
〓 国学争鸣: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传播中异化。有人提出魏晋有所谓“人的觉醒”,并把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结合起来,“魏晋文学......
-
〓 中国山水画南宗与北宗的辩证思考
明万历年间,在绘画史论上出现了著名的“南北宗说”,影响深远,延续至今。附和传布者有之,尖锐批评者有之,反批评者有之,建议“取其精华”者有之……对于中国山水画史的理论探索,不能不对“南北宗说”进行聚焦审视与理性思考。 一般认为,完成“南北宗说”并把它总结为较系统学说的是董其昌。董其昌在《容台别集·画旨》中论及“画分南北宗......
-
〓 清代州县讼案和基层的司法运作——以黄岩诉讼档案为研究中心
摘要:近年发现并整理出版的浙江黄岩县诉讼档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基层司法运作的风貌。一方面,档案表明,尽管《大清律例》对违法行为明文规定给予惩处,但这些法律在基层社会很少甚至没有得到遵照、执行;另一方面,尽管调解被认为是清代法律的重要传统,但许多案件表明,基层的调解纠纷并不总是有效。知县强制大部分当事人自行理处纠纷,但......
-
〓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人类活动、环境变化、自然灾害、保护能力和水平的限制等多种原因,文化遗产的存在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所以,对文化遗产的还原保护和传承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而数字化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展现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创造了新的技术和物质手段,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遗......
-
〓 龙树的时代略考
内容提要:龙树是佛教中观派的创始人,也被中国多数宗派奉为祖师,在佛教史上地位很高。然而关于龙树的时代问题诸说不一,差异很大。本文依据与龙树有关的佛教经典、王朝历史、神话传说及古今史论等,指出龙树的时代应在公元前26年到公元100年左右,并辨明了中国学者将龙树时代推后的原因与误区。关键词:龙树;大乘;时代龙树为大乘中观派......
-
〓 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九)
1、故宫文物月刊367期出版时间:2013年10月出版单位: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内容简介:睥睨古今·卓尔不群——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冯明珠)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味特展介绍(余佩瑾)清内廷陈设档册中的乾隆朝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嵇若昕)乾隆皇帝与竹茶炉(廖宝秀)皇矣陪都·实惟帝乡——乾隆皇帝与满、汉文《御制盛京赋》......
-
〓 《论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本义考辨
毕宝魁 卞地诗【作者简介】毕宝魁,(1952-),男,辽宁铁岭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卞地诗,(1969-),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摘要】《论语》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章解说纷纭而未得要领,本章又是孔子思想方法一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孔子十分关键。本文在总结前说基础上简明阐释其本义与......
-
〓 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摘自韩星著《走进孔子》
以中道观才能在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之间真正找到平衡点,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建立在自己文化的价值基础上,同时又反映和吸收整个人类共同利益的新的价值体系。这种体系中的价值因素应该主体来自儒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然都希望在全球化的客观进程中保留自己文化的独特个性,使中华民族能以自己独特的身份融入多元化的世界文明之中。作为中华......
-
〓 “晚来风急”与“晓来风急”的是与非
关志敏、蒋丹丹二君《李清照〈声声慢〉:“晚”来风急?》(载《语文月刊》2017年第3期,以下简称“关文”)一文,以“‘乍暖还寒’写秋晨”、“扶头卯酒御晓寒”“‘晚来风急’矛盾多”和“权威选本都用‘晓’”四点作为论据,断言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异文“晚来风急”应作“晓来风急”。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来......
-
〓 关于简化字古籍——从历代典籍所用汉字字形谈起
古籍就是古代的典籍,它先是“书于竹帛”(《墨子》),后来则是以纸为载体(偶有以石者,如石经)的古代书籍。所谓“简化字古籍”是指用今天规范的汉字书写、印刷、整理的古籍。所谓规范汉字是指由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有关规范所规定的汉字,它包括:《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由中华人民国和国文化部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5年12月发布......
-
〓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其治理
1930年上海杨树浦电厂资料图片近代中国某工厂地带远望资料图片在近代中国,烟囱冒烟成了工业生产的标志资料图片 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近期许多城市持续的雾霾天气更引起国人对此高度关注。考察我国历史,明清时期在一些大城市中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但主要属于生活废气产生的污染,到近代又加上工业生产的废......
-
〓 《道德经》带给我们的文化自信
宋代晁补之《老子骑牛图》 资料图片元代赵孟《老子》书法(局部) 资料图片《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伟大的经典之一,拥有一个精深玄奥的思想体系,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价值,故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道德经》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远播海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道德经》在历史长河闪耀出来的哲学......
-
〓 汉语成语知识库的建构理念与新进展
王雷俞士汶朱学锋罗鳯珠砂冈和子姜柄圭摘要:在汉语中,成语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形态稳定、结构固定且多用比喻义。本文以描述汉语成语的特点为起点,详细辨析了成语、熟语、习语等多词表达的共同点和差别,给出了汉语成语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准确定义。重点介绍了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建设的汉语成语知识库。作为一个重要......
-
〓 学人解读苏轼:名花苦幽独
宋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遭“乌台诗案”,流贬黄州。元丰三年(1080)春,寓居定惠院,作《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等诗数首,其中《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以下简称《寓居定惠院海棠》)一诗颇受文人好评,可谓流寓文学的经典之作,其诗云: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
-
〓 守伦理重修养讲规矩古代家训中的官德教育
加强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官德教育,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可以从中国古代传统官德教育中吸取智慧。自古至今,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家庭官德教育经验。家训是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也可以称之为家规、家范、家法、庭训和庭诰等。家训是长辈对子孙后代的教诲和训示,也包括兄妹......
-
〓 文艺新视界:强调中国戏曲美学的必要性
戏曲与西方舞台艺术在演绎故事、创造人物、传达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共同点,但在审美风范和表现方式上又有很大差异,如果对戏曲的审美特性不了解、不熟悉,自然就不知道戏曲美在哪里,好在何处中华文化是戏曲审美风范的文化基因,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的失落、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是造成今天戏曲艺术边缘化的根本原因重新发现、重新阐释、系统......
-
〓 文化聚焦:传统文化应成为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资源
唐蕊获得《中国成语大会》冠军 近年来,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资源进行选秀类综艺节目开发创作,在众多大型选秀类综艺节目中形成了新的时尚,为我们的电视荧屏抹上了一道亮丽的流行色。从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到《成语英雄》,从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围绕汉字制作的节目正在成系列地推进。在这样的推进当......
-
〓 牟宗三关于“生命问题”的思想浅探
【内容摘要】牟宗三一生发愤从事文化生命之疏通,以开民族生命之途径,促民族生命与文化生命的合一。其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生命主要是由道德理性的逻辑构成。中国哲学首要关注的是对生命的安顿,而西方则是自然,主张继承中国文化生命的传统的同时,吸收西方的文化生命中的有益元素,特别是科学与民主。同时,牟宗三把个人生命的感......
-
〓 康熙《古文评论》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康熙《古文评论》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文话著作,它强调文章的经世用途,要求文章力求醇雅,符合儒家义理。又注重文体的辨析,要求作文务必得体。而对“雅”的推尊,则下启“清真雅正”之钦定文章政策。康熙以文章的实用与否作为衡文准则,为骈文赢得了文体地位。其文章学思想为清代文章朝质实、雅洁的道路发展奠定了基调。【关 键......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