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药山惟俨的宗系和禅风
内容提要:药山惟俨一般认为出自石头希迁,因而其下出的曹洞宗也被划归青原一系。本文以唐伸《澧州药山故惟俨大师碑铭》等为依据,认定药山应为马祖弟子,其宗风亦近洪州,故实属南岳。关键词:药山;禅宗;青原;南岳药山惟俨为唐代禅宗大师,过去一向被认为是石头门下的名德,其下出曹洞宗,法脉绵延,影响深远,然自南宋以来,临济宗人复出新......
-
〓 研究心得:管窥中国古代符瑞文化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产生后,经历了先秦滥觞、秦汉繁荣、魏晋嬗变、六朝整合、唐宋复兴和元明清衰落几个主要阶......
-
〓 敦煌学翻译:一个亟待解决的短板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仅取决于该国的独特文化魅力,还取决于发达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重要媒介,是国际文化互动、交融的直接推动力。质言之,语言交换或翻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效度。而敦煌学所特有的“国际身份”,使得相关文献、著述的翻译工作在这一环节尤显重要。1900年,敦煌莫高窟......
-
〓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
为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邀请中国沈阳师范大学的师生在2016年萨姆·沃纳梅克戏剧节上演绎汤显祖的《牡丹亭》4分钟选段,东西方两位戏剧大师因此开始真正的“合作”。Cesare de Giglio摄2015年7月,中国芭蕾舞团应纽约林肯中心邀请,首次在美国上演芭蕾舞剧《牡丹亭》。新华社记者......
-
〓 余派生行艺术的意蕴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余叔岩京剧表演艺术三个层面的剖析,指出了余派艺术的文化品格,点明了它在中国京剧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地位,这是一篇戏曲美学的论文,不是一般的艺术评论。关键词:京剧;余派;层面;意蕴京剧老生名家余叔岩先生(1890—1943)辞世已经六十三年了,可是他开创的余派艺术却泽惠后学,绵延不绝,并且近年来人们对于余......
-
〓 忠贞智慧,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我们简直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还有什么看头,还怎么能成为世代相传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作者耗费笔墨最多的艺术形象。从“水镜先生”司马......
-
〓 从“德以事神”至“尽心成德”:两周祭祀观念之嬗变——以“德”为中心的考察
内容摘要:两周时期,周人的祭祀观念完成两次超越。西周时期,周人以祭祀主体之“德”作为沟通、交接人神的媒介,并以之作为神灵赐福的依据。这是第一次超越。春秋晚期以降,儒家将祭祀行为视作是人向自我本质回归与超越的实践之道。它是以“人心”与人的内在情感为依据,超越巫祝传统,将传统意义上的事神求福理念转换为祭祀主体“不求其为”成......
-
〓 “商山四皓”与“南山四皓”:沈从文别解“悠然见南山”献疑
最近,《中华读书报》刊登杨建民教授的文章(2013年5月8日第15版)盛赞沈从文先生依据出土文物对陶诗“悠然见南山”所作的“别解”,笔者研陶有年,而在过去又非常迷恋沈先生早期的小说,更是其皇皇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忠实读者。所以,对沈先生的以文物解陶正像对赵紫宸神父用基督教思想解陶一样感到新奇。那是在2010年的秋......
-
〓 文学史料的归纳与解读——元代至明初小说戏曲中白银的使用
内容提要:元代至明初,朝廷明令推行纸币,禁止白银作为货币流通。然而,在这一时期的小说戏曲中,白银在日常生活和交易中的使用却随处可见。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表明朝廷禁令对官民的实际约束力相当有限。由此可见,以小说情节中人们广泛使用白银来证明《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未必可靠。而注意朝廷律令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更值得研......
-
〓 读史札记:唐代文人廉政思想的现代意义
唐代的繁荣与大力倡导廉洁政治息息相关,修纂《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一批廉洁奉公的士大夫文人应时而生,比如盛唐的卢怀慎、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中唐中兴时期的杜黄裳、钱徽、白居易、韦夏卿等。他们以社稷为重,崇德尚俭,勤政为民,并对廉洁从政多有思......
-
〓 论“清华简”求证于《孔传》尔后立、依附儒经正其名
作者简介:陆建初,1953年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云大中文系。著有《尚书史诗考》、《古陶瓷识鉴讲义》、《雕塑大师江小鹣传》、《智巧与美的形观》等。 一、绪言暨及“清华简”之整理与评判宜分家“清华简”整理释读,泽被学众,功莫大焉。但整理与论判则事分两端,前者捐“公有”于学林,后者则“私家”之言,非可一概此学。余也寡闻......
-
〓 “风月”原本“两无功”——代“风月”考
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版明崇祯年间出版的《西厢记秘密版》(张深之校注) 一“风月”一词,在鲁迅的《准风月谈》看来,“谈风月也终于谈出了乱子来”;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则与男女情事有关。“风月”出于何处,出于何时,寻源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的《辞源》说“风月”典出《红楼梦》第五回“痴男怨女,......
-
〓 名人与广告宣传——朱熹的足疾
如今的各类广告让人眼花缭乱,成了各路明星大碗争奇斗艳的“主场”了。这儿的“大碗”不是误写,正是《水浒》演义里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大碗”。愚以为比“大腕”更贴近些儿。十多年前,有份《文汇读书周报》的“书界短波”栏,头条映入眼帘的是:九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作为某广告片的主角云云。印象中,那则“短波”并无丝毫贬义,指......
-
〓 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指与形而上意义上的“天”相应的一切形而下世界的总和......
-
〓 国学漫谈:孤桐意象的嬗变
梧桐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而且具有多层次性,在历史长河中曾经历过多次嬗变。特别是孤桐意象,更是经历了由祥瑞、美好到孤独、悲苦再到怀才不遇、清高、孤直、刚毅的嬗变历程。此外,《禹贡》所载“峄阳孤桐”是制作琴瑟的上好材料,作为文学母题,孤桐意象由此延伸到乐声特质领域,由治世之音、清乐之音、怀......
-
〓 史林镜鉴:中国古代惩治官吏贪腐的经验与智慧
腐败是全人类的公敌。无论是现代法治国家,还是古代帝制社会,预防与惩治腐败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治理腐败我们既要学习借鉴现代法治国家的先进经验,也要善于吸取中国古代惩治官吏贪腐的经验与智慧。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土壤的诸多反腐举措,始终将官吏这一权力主体与普通百姓区分开来,在赋予权力的同时,也给予相应的规则约束。尽管由于时......
-
〓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的制约
一般而言,汉武帝之后直到清代末期,儒家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道德的至上性和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对它的认同是任何政权取得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道德规范,儒家的纲常伦理及其价值观的自然延伸,事实上即成为一种与体制相补充的制约帝王的道德力量。孝顺伦理在以“君臣父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中,如果说“君臣”能......
-
〓 对中国当代文学学术知识分子的观察与解读
知识分子一词内涵含混,外延不明。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拥有知识并能运用、生产、传播知识的人。英语上知识分子(intellectual)的词根intellect是智力的意思,可理解为从事抽象推理的人。而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却要复杂的多。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中指出,春秋末期,士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而被正式规定在“......
-
〓 中国历代兵制简表(汉—清)
朝代军制概要西汉中央兵: 南军:掌宫城门,长官为卫尉。武帝时又建期门、羽林、城门之兵。 北军:掌京师城门,长官为中尉。武帝时置八校尉: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校尉皆属北军。地方兵:大都是特种兵,如巴蜀的“材官“,陇西之“车骑”,会稽之“楼船”各随其地所宜而置之。另外还有屯田兵......
-
〓 清准贸易对清朝统一西北的历史作用述评
摘要:要实现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与分离部分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贸易则是恢复经济联系的最基本纽带。清准贸易的建立和发展加强了准噶尔同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贸易的过程中,逐渐增强了准噶尔对中原王朝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为清朝统一西北提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清朝统一准噶尔绝不是单纯的政治......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