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帝本纪》的书写与司马迁的古史观
主持人按语 中华民族在建设早期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建构着早期的精神文明。早期书写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宝贵文献。对这些文献,我们不仅需要从“信史”的角度进行考量,还需要从文化记忆和中华民族早期精神文明建构等角度进行多层面分析。本期推出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史记·五帝本纪》的书写与司马迁的古史观,铜器铭文书写中所体现的生命......
-
〓 以人为主体:中华文明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
●中华文明历时数千年而绵延不绝,比较它和世界上其他各种文明,包括那些早已中断的古老文明,就知识体系而言,中华文明所独具的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特质值得深入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们用以现实的人为中心的一元世界取代了先前巫术下人神分裂的二元世界。●从《春秋》《左传》《世本》到《史记》,这些宏大严谨的......
-
〓 中国古代冰雪活动漫谈:“行冰如飞”的中国古代冰上运动
历史文献记载和民族学资料显示,人们对滑冰技术的掌握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经过长期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的生产生活实践后,人们终于学会了冰面行走的基本技术,开始征服冰面的第一步。 据有关资料显示,至少在唐代北方民族部落中已有冰上活动的记载。《新唐书》在描述当时北方拔野古民族部落时这样说......
-
〓 《诗经》中的玉
《诗经》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化经典。诚如宗白华所言:“《诗经》中的诗……它们不但是中国文化遗产里的宝贝,而且也是周代社会政治生活,人们的思想感情全面的、极生动的具体的反映。”(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作为文化的载体,《诗经》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宗周时代的玉礼风貌。经粗略统计,《诗经》中有涉玉诗......
-
〓 光大中华民族家教文化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在家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探讨中华民族家教的内容、方法与特点,总结中华民族家教的经验与规律,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
〓 汉字文化热的喜与忧
编者按近日,湖南卫视《神奇的汉字》落下帷幕,掀起了关于汉字文化的又一次热潮。节目中的问题,比如“抬杠与哪个节日有关?”“以下哪个词牌名出自诗词,一剪梅、破阵子、清平乐?”,因知识性强又趣味横生,引起热议。从2013年兴起的《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2016、2017年推出的《汉字解密》《汉字风云会》,再到近两......
-
〓 以理为主 以气为辅——康海变今追古的文章探索
明弘治、正德之际,“文章康李传新体,驱逐唐儒驾马迁”(朱应登《口占五绝句》),文风丕变。王世懋认为“关中故多秦声,而先生又以太史公质直之气倡之一时”,“使先秦两汉之风于今复振,则先生之力也”(《康对山集序》),肯定康海以“太史公质直之气”和“先秦两汉之风”变今追古的典范意义。作为地域性溯源的“关中故多秦声”与文学性描述......
-
〓 “诸子学”与中华文化复兴
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刘歆作《诸子略》后,所谓子学、子部、诸子思想的说法,主要是针对先秦诸子各家各派思想学说而言。而近代以来所谓的“诸子学”,是在中华文化不断势弱的过程中,士人针对传统内部的“经学”“儒学”以及外部的“西学”,提出的一种中华文化新的整体形态。不过,这种“诸子学”本质上只是针对“经学”“儒学”的弊端,以及......
-
〓 从青铜器铭文的发展看中国早期的生命价值观
图一 商周时期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青铜器铭文,体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书写文化。相比于其他文献,铭文能基本反映书写的原貌,因而对研究中国早期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有着重要的价值。商周铜器铭文的书写之所以如此繁盛,除了物质条件的进步与社会需求等因素外,思想、情感层面的追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用文字进行书写是人类文明进步史......
-
〓 禅机与“活法”——宋代诗僧雪窦重显的诗学观
在宋代诗学的发展进程中,禅宗的思维方式与文字表达方法为宋代诗学关键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创作实践经验。这一点在宋代诗学“活法”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得尤为分明。“活法”指尊重法度,且承中有变,句法修辞“陌生化”却不失自然畅达。江西诗派诗人吕本中(1085—1145)被公认为该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夏均父集序》中说......
-
〓 法律视域下秦汉寡妻之财产权——以简牍资料为中心
■本期主题:简牍中的古代经济社会与日常生活编者按简牍是书写于竹木之上的古代文书档案、图书典籍或往来书信等,作为传世文献的重要补充,是认识和了解古代社会发展与古人生活的重要窗口。近些年来,各地出土的简牍资料数量多、地域广、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先秦直至魏晋的各个历史时期。简牍整理与研究日益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取......
-
〓 坚持唯物史观 推动新时代史学繁荣发展
新时代中国史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既有来自社会各界强烈的时代需求,又有来自学科内部发展的强大活力。肩负时代重任,发挥史学功能,推动新时代史学繁荣发展,当代史学研究者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坚持人民中心导向,立足中国大地,聚焦当代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历史书写作出应有贡献。......
-
〓 拜之以礼
春节历史悠长,名称众多,汉时称“正日”,唐宋时称“元日”,明清称“元旦”,民间俗称新年。作为岁首,春节期间,拜年、祭祖、逛庙会、接财神、过人日,习俗活动缤纷多姿。其中,拜年是庆贺新年、礼敬尊长的重要节日礼仪。 南朝时,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当时人们在正月初一要相互拜贺,“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
-
〓 从文化元典看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
所谓生命意识,是指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集体意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创造生命、发展生命和超越生命的生命意识和崇高理念,并一直延续至今。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众志......
-
〓 唐代类书中的陶渊明影像
在陶渊明的接受史上,唐代是极为关键的时期,士大夫慕陶、学陶的现象不绝如缕。在唐人构筑的陶渊明世界里,类书是陶集、史传之外的第三大资源库。陶集只录诗文,史传仅载事迹,而类书则兼采事与文,形成了对陶集和史传的有力补充。此点人们关注不够,于此试为考述。就现存文献而言,最早征引陶渊明事迹和诗文的类书是《北堂书钞》。《北堂书钞》......
-
〓 《孔子诗论》与早期《诗经》学的嬗变
《孔子诗论》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中的一篇。上博馆藏的这批竹简在1994年初发现于香港文物市场上,并于同年经上海博物馆出资收购及获捐赠,总计入藏竹简1200余支,35000余字。简文为楚系文字,时代在战国晚期,推测为楚国迁郢都前贵族墓中的随葬物。从2001年起至2012年止,共已陆续刊布九册。其数量庞大......
-
〓 考古学的文化遗产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考古学的目的是通过实物遗存来复原古代历史,包括重建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史,以及补充和修正历史时期的历史,这方面的考古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凡成就,极大延伸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也丰富了历史研究的内容。但是,除了重建史前史、证......
-
〓 “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
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与根基。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既有光辉灿烂而又神奇深邃的古老文化,又有各民族交织、中外交融的现代文化。无论是我国的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主要都是用汉语来记录、来传承的,这充分显示了汉语无与伦比的魅力。 关于语言的功用,......
-
〓 当代书法作品中的“古今字”现象
古今字。清代学者戴震在《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中说:“古字多假借,后人始增偏旁。”清代著名的训诂学家段玉裁认为:“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着谓之古今字。”古字和今字在字形结构上都有造字的相承关系。当代书法创作中常见的用古字现象,已成为时尚。有些古字可用,有些则风马牛不相及了。古今字从形体结......
-
〓 从杜甫“凡百慎交绥”谈起
杜甫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之《夔府书怀四十韵》末句“凡百慎交绥”,自宋人郭知达始,古今注说多据晋代杜预对《左传·文公十二年》“乃皆出战,交绥”句的注解“古名退军为绥”(引自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认为此句表达的是诗人希望诸将奋力进攻而不可轻言退兵之意。近来有同志提出“交绥”即“交战”,“慎交绥”实为“慎交......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