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贯穿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诸多发展周期
本期主持:楼劲(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本期主题: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基本特点与新发展近年中古史研究的重要事态之一,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新见迭出和新人辈出,其影响上及秦汉史,下至隋唐史各领域,关系到中国古代前后期转折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考虑其之所以活跃的原因,展望其近期继续发展的态势时,有三个方面或应引起特别注意:......
-
〓 共同体:人类命运中国经验
习近平主席在多次国际场合提出: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已经进入“地球村”时代,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的分歧,地球人面对经济全球化及生态危机、核武器威胁、极端主义,真正成为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共同体。但目前尚未能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和普世道德规范,很多国家政治集团仍被“弱肉强食”的社......
-
〓 孙嵒:赵氏孤儿的嬗变
故事O:女人在丈夫死后,与丈夫的四叔私通。事情败露,丈夫的二叔和三叔将四叔赶出了家门。女人怀恨,便诬告二叔和三叔谋反,杀了二叔和三叔全家。女人的儿子成了家族和家族产业之主。故事N: 女人的丈夫是位爱国爱民的忠臣,被奸臣陷害,惨遭灭门之祸,全族三百多人全被杀了,只女人留下一个遗腹子。两位义士——忠臣的门客或友人,舍弃......
-
〓 “若不降者,恣听掠之”——由《罗马革命》说到光武帝的起家
探究传统文化应该由阅读《论语》和《孟子》等经典文本延伸到考察古人的行为。经文是说如何做人,但是古代的做人道理也不全在经文。历史描述了古人在生活中的为人,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古代做人道理和古人实际表现二者的综合。 由读经到读历史,我们恐怕很难避免用现代的道德伦理去褒贬古人。如果不是这样,反而说一切历史皆有......
-
〓 古典经学家散文艺术
经学,是指诠释和阐明义理的我国古典文化里的儒家经典的学问,也指古典主流学术研究。西汉时期,经学开始发展起来,主要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置《五经》博士”,专门从事经学研究;另一条是把经学放置在其他学问之上,“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同时,还“兴太学”设立了经学研究机构。这些举措,是汉武帝在政治上要求高度专制和为了建立与......
-
〓 黄朴民:历史学研究中的四个“误区”
当下,历史的角色与地位颇有几分尴尬。因为,人们对于作为民族与国家生命历程本身的历史事迹兴趣盎然、情有独钟,但对于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则意兴阑珊、敬谢不敏。一方面大学历史系遇冷,历史学专著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充斥荧屏,大话历史的作品风光畅销。虽然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严肃的历史学术性研究成果受众......
-
〓 前沿综述:国际汉学中的出土文献研究
我们所说的出土文献,是和传世文献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经发掘出土的先秦秦汉文字材料,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简帛等。在国际汉学研究史中,出土文献的研究是起步比较晚的。虽然英国人斯坦因(Aurel Stein)1900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一次发掘了古代简牍,不过考虑到1898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已经发现了甲骨文,而对......
-
〓 陈桐生:《春秋》的语言艺术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资料图片《春秋》是春秋时期新出现的历史散文文体,记事上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总共二百四十二年,全文一万六千多字。它按照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某事的方式记载历史大事,记事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春秋》的语言艺术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精心......
-
〓 周国林:“勤劳勇敢”的经学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性格特征。关于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多年来人们通常以“勤劳勇敢”来概括。美德的名目众多,为何恰恰选用勤劳与勇敢?揆诸儒家经传,这个从文明历程中引申出来的概括语,实有极为深厚的经学依据。/ 一 /勤劳与勇敢相互依存,很难截然分开。不过......
-
〓 薛涛故居现地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三
“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下闭门居。”这是中唐诗人王建寄赠薛涛的诗句。薛涛是中唐的名妓,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诗人。约生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死于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字洪度,长安人,幼年时随父亲宦游成都,遂以蜀地为家。涛自幼巧慧,善于言词、通晓音律,娴于翰墨,颇有文名。父亲死后,随孀母艰难度日。唐......
-
〓 《金史》中的服饰史料
《金史》是关于金朝的纪传体史书,元脱脱等奉敕修撰。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包括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述了从女真族的兴起到金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后附《金国语解》1卷。《金史》纂修始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中统二年(1261),议修辽、金二史。灭宋后,又议修辽、金、宋三史。但终因体例无法确定而不能成书。元顺......
-
〓 “夷夏之辨”之于近代中国
长期以来,这样一种历史叙述占领着我们的思想市场:中国的近代史开启之际,老大帝国愚昧颟顸,执迷于“夷夏之辨”,以“天朝上国”自居,在西方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面前仍然自以为是,造成了“天朝的崩溃”。这种因过度文化自信导致的“华夏中心主义”大大地阻碍了中国向先进的西方学习,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屈辱的百年近代史。而中国走向现......
-
〓 孔子言说的“道”
细读《论语》,感悟孔子之“道”,真切体验圣学真精神。我们不难发现,孔子“道”之真义不过“仁礼合一”“即凡而圣”(极高明而道中庸)二语而已。就主要内涵来说,孔子之“道”要在“仁礼合一”;由哲理精神而论,孔子之“道”要在“即凡而圣”“极高明而道中庸”。也即是说,孔子的“仁礼合一”之“道”本身彰显着一种“即凡而圣”“......
-
〓 《荷塘月色》引文纠谬二则
【摘要】《荷塘月色》是中学教材的“经典老文”,也是朱自清先生文集及一些现代散文集子必选的文章。其中两处引文各有一处可商之处,本文特提出加以讨论。【关键词】《荷塘月色》、于是、清、校勘《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精品,这篇散文也可谓中学教材中的“经典老文”了。笔者教学多年,拜读数......
-
〓 千秋南海谁与评说——南海更路簿中的历史公论
更路簿书影。资料图片所谓“历史自有公论”,意指人们总是能根据前人活动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对事情的是非曲直做出公正的评论。在南海局势日益紧张的今天,厘清其权属问题自然是解决南海纠纷最为必要的事情。南海千秋历史自有公论:一本本渗透着岁月气息的更路簿小册子必将压垮所谓的南海仲裁那一纸空文。南海渔民的智慧结晶“靠山吃山,靠......
-
〓 顾农:汉乐府的雅、郑之争
武帝时乐府工作人员采诗不仅包括黄河、长江两流域的广大地区,还很注意吸收北方少数民族的乐调,可考者有鼓吹曲和横吹曲,鼓吹曲配器用箫、笳,横吹曲用鼓、角。歌辞现存者仅有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其中有些大约是翻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的民歌;有些可能是汉族文人的依声填词之作。据说李延年曾经“用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古今注·音......
-
〓 论陈宫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那色彩缤纷的人物谱中,陈宫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角色。从卷一《曹孟德谋杀董卓》则开始,到卷四《白门曹操斩吕布》则为止,他出场的次数并不算多,就像一颗流星,在深沉的苍穹中倏然划过,又遽尔陨落。然而,他留给读者的印象却相当鲜明而深刻。罗贯中是怎样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在他身上寄托着怎样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意义?让我......
-
〓 《范进中举》:笑的三重奏
鲁迅说,喜剧是“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儒林外史》的突出成就在于对现实作喜剧性的讽刺揭示,表现假恶丑的可笑可鄙可悲。《儒林外史》是一部喜剧交响乐,只要我们仔细品味、细心聆听,就可以听出“笑的多重奏”。第三回《范进中举》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学课本里有,其中出现了三种不同音调的笑,组成了笑的三重奏。 第一重奏明朗......
-
〓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职责(Pflicht)概念
作者简介:吕纯山,北京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外国哲学专业。电子邮箱:lvchunshan@phil.pku.edu.cn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职责[1]是居于中心位置的关键词之一。它是一种行为,根源于尊贵的人格,是出于对道德法则的敬重而产生的,是善良意志的体现,而且在康德看来,只有出于职责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它是“......
-
〓 道与文——“文以载道”理念的实践价值
编者按文以载道,或曰文以明道,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化及至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20世纪在西方文学观念的冲击下,这一命题饱受批判。在批判中,文学的社会责任渐被淡漠。在我们的文学传统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时候,在我们既要坚持本民族的文学特色,又要放眼世界、汲取时代精神的大背景下,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