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气:中国书法的生命
在中国气论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就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美与艺术的形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合乎规律的、同时又是自由自在的运动形式,而这种运动用“气”来描述,最令中国人心惬。 气的思想对书法观念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理解,它集中表现在......
-
〓 秦隋两代赋役制度比较
摘要:秦隋两代赋役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重农抑商政策造就了倾斜的赋税结构;奢靡残暴导致了苛重的徭役等。这种相似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虽然纯属偶然,但从统治者崇尚重农抑商且赋役无度这一点看,又是必然的。它反映了封建朝代赋役的一种共性。 关键词:秦代;隋代;赋役制度;比较 披览史书,会发现秦隋两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
-
〓 国学争鸣:不要把考古与传说轻易挂钩——也说石峁古城
《光明日报》国学版(2013年3月25日第15版)刊发了笔者所敬重的先秦史著名学者沈长云先生《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一文,认为新发现的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无疑极具启迪意义。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1976年发现的,不过世人似乎并没有投来太多关注的目光。2011年的调查表明,这里存在一个大型的城址。它静静地在西北......
-
〓 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意义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爱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广泛适用性,应大力推广,以应对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弊病,维护世界和平。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人类社会的崇高价值,任何社会都应把爱作为基本道德、核心价值规范。爱不是抽象的情感,爱中凝结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不同社会、不同文明形态......
-
〓 历史上的“中国”该如何被叙述——与基辛格先生对话古代中国
何尊,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尊内底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编者按: “答基辛格问”是读书报编辑部3个月前策划的选题。有此题目是因为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论中国》一书。该书自2012年10月被引进以来,反响至今不绝,许多场合中都有谈论它的声音。基辛格在书的开篇......
-
〓 早期中国山水画空间意识发展浅探
艺术中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其相应时代的美学思想的制约,反映出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远古先民在陶器纹饰中表现出了活泼严峻或开放流动的空间转换;夏商青铜饕餮则寓神秘、狞厉的空间氛围于强弱、高低、节奏变化的线条中;“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建筑将有机整体的空间转化为平面铺展的时间进程,以求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楚汉艺术把空......
-
〓 汤显祖的曲学修养
汤显祖虽享誉剧坛,但在戏曲史上,人们对他的音律主张与实践并不都是肯定的。所谓“汤沈之争”给人们的印象是,汤显祖的曲学修养似乎欠佳。这一印象是否符合事实,不妨从他的唱曲活动入手,略窥一二。汤显祖幼而好乐,读书侍亲之余,往往“载音于彤管”。十五岁开始研习声歌之学,成年后,“戏逐诗赋,歌舞游侠”。汤氏留存后世的诗文中对此颇有......
-
〓 “若不降者,恣听掠之”——由《罗马革命》说到光武帝的起家
探究传统文化应该由阅读《论语》和《孟子》等经典文本延伸到考察古人的行为。经文是说如何做人,但是古代的做人道理也不全在经文。历史描述了古人在生活中的为人,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古代做人道理和古人实际表现二者的综合。 由读经到读历史,我们恐怕很难避免用现代的道德伦理去褒贬古人。如果不是这样,反而说一切历史皆有......
-
〓 来自传统的精神滋养
现代生活与传统文明之间如何对接,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面临的一个共同考验。在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契合、相互启发,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我们所身处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面貌不断进步的时代,也是中国坚持改革扩大开放、与世界融合度更加深化的时期。全球化格局下的现代进程......
-
〓 浙学的独特价值
图为马一浮(号蠲叟)书法:集曹子建句:绿萝缘玉树;灵液飞素波。 资料图片一在色彩纷呈的地域文化研究中,“浙学”在省域文化研究中独树一帜。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湖南的湖湘文化、陕西的三秦文化、安徽的徽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多侧重“文化”的展示,而浙江更关注浙学思想的发掘,更强调浙江学术思想的一脉相承及其独特性。那......
-
〓 肖伊绯:胡适的“世界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五十年来之世界哲学》世界哲学统系图《中国哲学史大纲》的“世界哲学观”与“双线模式”之创立 胡适的“世界哲学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撰述中已经表露无遗。在开篇导言中,专列“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位置”一条,他写道: 世界上的哲学大概可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又分印度、中国两系......
-
〓 黄朴民:历史学研究中的四个“误区”
当下,历史的角色与地位颇有几分尴尬。因为,人们对于作为民族与国家生命历程本身的历史事迹兴趣盎然、情有独钟,但对于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则意兴阑珊、敬谢不敏。一方面大学历史系遇冷,历史学专著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充斥荧屏,大话历史的作品风光畅销。虽然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严肃的历史学术性研究成果受众......
-
〓 《论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本义考辨
毕宝魁 卞地诗【作者简介】毕宝魁,(1952-),男,辽宁铁岭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卞地诗,(1969-),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摘要】《论语》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章解说纷纭而未得要领,本章又是孔子思想方法一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孔子十分关键。本文在总结前说基础上简明阐释其本义与......
-
〓 相马无疾
无疾者,精神加倍,料草增进,皮毛光润,呼吸平顺,四肢轻健,尿清粪润,头尾不动,轮歇后蹄,无疾之相。欲定骅骝脏腑宁,尿清粪洞口中红。皮毛光彩精神倍,鼻气温和来往通。四肢轻健行无涩,两目清辉无眵朦。头尾不动后蹄歇,此为无病脉神功。...
-
〓 李商隐诗歌总体风格探析
摘要: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学者多有研究。然结合其创作细致分析,其最大也是最根本的特色可称为“隐伤”。这种风格的形成,和其经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正是李商隐对中国古典诗歌杰出贡献之所在。关键词:李商隐;艺术特色;隐伤;成因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人们一谈及李商隐,总会不约而同想到他的《锦瑟》一诗:锦瑟无端......
-
〓 史海钩沉:秦简《识劫冤案》反映的秦代赀产税
秦代有没有赀产税?(赀产税与现代资产税似有不同,且因秦汉文献材料多用赀,故学界多采用“赀”字)。在有关秦的文献史料和以往公布的秦简牍材料中均未见反映。史料记载的疏缺,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受到限制。事实上,不仅是秦代的赀产税,就连汉代的赀产税问题,学者们也众说纷纭。有认为汉代赀产税始于高祖者,也有认为始于武帝者......
-
〓 王齐洲: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
一 文学观念是对文学普遍本质或属性的认识。它既是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批评的指南,也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高校现行的文学理论教材虽有关于文学观念的论述,但关注点只在当下,缺少历史的清理;学界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本来需要讨论文学观念以确定研究对象,但在上世纪初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建立后,人们就不再关心这一问题。自1980......
-
〓 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摘自韩星著《走进孔子》
以中道观才能在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之间真正找到平衡点,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建立在自己文化的价值基础上,同时又反映和吸收整个人类共同利益的新的价值体系。这种体系中的价值因素应该主体来自儒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然都希望在全球化的客观进程中保留自己文化的独特个性,使中华民族能以自己独特的身份融入多元化的世界文明之中。作为中华......
-
〓 论《淮南子》对秦王朝的政治省思
高旭,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1级在读博士生,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本文缩改自学术论文《以秦为鉴,兴汉之治——论〈淮南子〉对秦王朝的政治省思》。 博士导师:南开大学教授张荣明 通讯评委: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 汉初,曾产生过一股十分强劲的“过秦”思潮,即批判......
-
〓 伤世之语:“临川四梦”的独特意趣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由日本著名歌舞伎演员坂东玉三郎(上图左)担任策划、艺术总监、总导演并主演。【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⑤——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汤显祖的四部传奇杰作《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并称“临川四梦”。“四梦”流传了四百多年,如今在戏曲舞台上再一次大放光辉。几家昆剧团已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