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术与政沧:民国时期学术独立观念的历史考察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近代学术观念的加速引进及传统文化的日渐没落,学界愈益关注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主张政学分离,并摆脱致用观念的束缚,确立起学术以求真为目的的独立价值和地位。在此期间,学术独立观念与外部生态环境如学术研究水准、政治和社会背景等相对应,各时段独立意识的强弱、讨论內容的偏向及其深度和影响力都有所不同,......
-
〓 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上)——以皖南徽州地区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在深入发掘屯溪档案的基础上,以皖南徽州为例,对永佃制下土地买卖演变的全过程:从“收苗管业”的土地买卖到“收租管业”的租权买卖;从依存于土地的租权买卖到剥离土地的地租买卖;从以田地丘块为单元的地租整卖到分拆零卖,最后达致地租买卖的零碎化、日常化,进行认真考察,阐释其性质和影响,认为变化的实质是地权的债权化......
-
〓 外国资本的扩张(二)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四章第二节之二
四、工矿业包括表4—7的制造业、矿业、公用事业,1914年,外国在华工矿企业的投资估计共有196.3百万美元,占全部企业投资的20.4%。可见,甲午战争后,尽管列强已正式取得设厂权和攫取了大批的矿权,但实际投资并不多;只相当于商业投资354百万美元(进出口和杂项)的一半多一点,运输业投资531.3百万美元(船运、铁路和......
-
〓 樊口闸坝之争——晚清水利工程中的利益纷争与地方秩序
【内容摘要】清光绪年间,湖北武昌县樊口地区,“外江内湖”的水系特征,“内乡”与“外乡”的畛域之见,使得当地民众就是否该修建樊口闸坝,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水利冲突。并进而引发了以湖广总督李瀚章和兵部侍郎彭玉麟为代表的反对派和支持派,双方就水利工程涉及的农业、渔业、商业、航运、水利安全等诸多领域展开争论。樊口闸坝事件,体现......
-
〓 鸦片战争前主要商品市场估计说明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四章第一节(附录)
附录:鸦片战争前主要商品市场估计说明一、人口全国人口,据孙毓棠、张寄谦:《清代垦田与丁口的记录》(载《清史论丛》1979年第一辑),1835年为4.017亿,1840年为4.128亿,1845年为4.213亿;较晚材料如1887年为4.015亿,1901年为4.264亿。1840年的记录可能偏高,为便易计,我们把鸦片战......
-
〓 近代灾荒赈济的几个侧面
【内容摘要】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扰。文章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对近代灾荒赈济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审视,认为尽管赈济举措未能从根本上控制流民的生成,但近代中国在赈灾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还是应当肯定的,而其中的教训亦非毫无时代价值。【关键词】近代中国;灾荒;赈济;流民【作者简介】池子华(1961......
-
〓 市场层级与“容量梯度”——以近代安徽米谷市场计量问题为例
【内容摘要】中国历史上的度量衡始终存在国家实行统一制度与民间使用不统一的问题.要研究民间杂乱的量器之间是否有规律可循,须了解市场的内部联系。近代安徽米谷市场上量器种类繁多,单位量值参差不一,但在市场层级体系中存在着“容量梯度”,即量器单位量值的大小与市场层级成反相关关系。市场层级越低或离中心市场越远,其容器的单位量值越......
-
〓 民族资本近代工业和运输业的初步发展(一)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四章第四节之一
第四节民族资本近代工业和运输业的初步发展第三章中已介绍了民族资本近代工业和航运业产生的经过。那时,它的进展十分缓慢,至1894年,估计投资还不到二千万两。中日甲午战争后,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民间工商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商办轮船公司兴起,并一度倡行民办铁路,民间金融业也发生变化,新式银行出现。这种发展势头大体到......
-
〓 洋务派企业的变化(二)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四章第三节之二
三、交通运输业1、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在李鸿章的加意扶持下,从1872年创办至1894年,已有22年历史,共有江海轮船26只,总吨位35,457吨,在国内沿江沿海各通商口岸,均设有码头、趸船、栈房等,具备一定的航运规模。每年营业收入平均规银200万两以上,历年盈余总数达1,640,423两,减去亏损55,188两,净盈......
-
〓 “共同体化”、“社会化”与“国家化”:论近代中国行业组织变迁之阶段性特征
——以近代上海为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020内容提要:开埠以来,随着上海经济变革、市场发育及行业蘖分扩张,各类行业组织因缘而起。晚清同光年间至民国末年,沪地行业组织在各式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的侵染和交互作用下,先后经历了由民间自发秩序到政府强制规范等制度变迁,其组织形态具有“共同体化”、“社会化”、“国家化”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
〓 试论近代中国的商品价格结构变动及其市场发展之近代化命题
——以华北市场“粮棉”价格为例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730070内容提要:过往学界常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中国市场的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深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的影响,并就此而讨论近代中国商品市场之所谓近代化发展问题。但对近代华北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与市场自身的商品结构形态之关系的实证分析说明,其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更易受自身以“粮......
-
〓 也谈商业账簿与经济史研究
——以近代旅京冀州商帮所营之万和成及其联号五金商铺账簿为中心
内容提要:民间商业账簿对经济史研究的史料价值巨大,深入对账簿的研究可扩大对经济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本文以北京档案馆馆藏旅京冀州商帮所营之万和成五金商铺及其联号账簿为中心,主要在账簿作用与真实性,账簿分类、记账方法与账务处理,账簿史料价值(股份合伙与人力股制度、京津联号经营管理模式、职工生活与消费水平)等方面展开,以期在......
-
〓 浅议近代中国GDP核算中调查资料的使用问题
【内容提要】民国时期的大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是我们研究近代中国国民收入等经济史问题的主要资料来源。这些调查资料数量众多,可以支持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定量研究,然而也存在着诸如调查质量参差不齐和取样不够完整等问题,再加上中国地域和行业的复杂性,要对国民收入进行整体性的估算,就需要我们在使用这些资料时注意对其进行甄别、修正和折算......
-
〓 鸦片战争后“口岸界址”的议定及其原因
【作者简介】向玉成(1969—),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乐山师范学院教授(四川乐山614004)。【原文出处】《清史研究》(京),2010.4.141—146口岸界址,系根据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规定而划定的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的居留活动范围。“口岸界址”与“内地”乃清季中外条约外交体制中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自......
-
〓 【清代】苏松棉布加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四章第五节
第五节 苏松棉布加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纺织业是较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之一。十七世纪,英国的呢绒织造业中就逐渐出现包买商;十八世纪后期,日本的棉纫织业中也有包买商向农民放机收布。我国自明后期起,棉布即取代麻、丝成为人民最重要的衣被材料。清代,棉纺织已是产值最大的手工业,棉布具有仅次于粮食的广大国内市场。并出口国外。但......
-
〓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100年前,公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领导新军在武昌举行起义,数日之内起义风潮迅速席卷各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油尽灯枯的清王朝应声倒地。这一年是中国纪元的辛亥年,这一次革命被称作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次伟大革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2000多年间......
-
〓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一章导论
一个比较发展的封建社会,在晚期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许多民族历史的共同现象。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在1930年前后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曾经涉及。1936年,吕振羽同志在所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中,首先提到“布尔乔亚工场手工业”的出现。【1】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指出:“中国......
-
〓 “大变局”与近代南昌社会变迁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期,不仅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地方社会的权力体系与精英阶层也经历了重组过程。晚清至民国时期南昌的社会变迁,集中表现为士绅的转型、市场网络的重组、新式教育的发展、地方政治派系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传统的更新。从历时性的角度看,围绕地方精英与社会权......
-
〓 “鲁迅精神的当代价值”笔谈(上)
鲁迅与当代中国的对话关系王吉鹏鲁迅研究的当下意义,是一个有着强烈现实感的问题。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鲁迅研究转入古典化的范畴,逐渐远离现实,我们不必阻止这种趋势。这一认识实际上迎合了所谓“鲁迅已经过时”的观点。我们处于什么时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这一时代,正是从包括鲁迅在内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 那里......
-
〓 民国时期劳资关系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简介】田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武昌430079)。【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11.1.172—188【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劳资关系研究(2009JJD770018)资助。随着近代工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实业的发展,到民国时期,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