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政研究——粮食库券返还实况分析
【内容提要】按照粮食库券条例规定,粮食库券以田赋征实所得实物为担保,到期后可以粮食库券面额抵缴当年粮户应缴田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粮食库券却大多没有按照规定偿还。造成此种状况的主因既有印刷、运输的迟缓,亦有大面额粮食库券太多难以分发的困难,更是后期国民政府粮食短缺而不愿按规定偿还的苦衷。由于国民政府在粮食库券返还问题上......
-
〓 买办制度的形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二章第二节
第四节 买办制度的形成一、鸦片战争前对外贸易中的行商制度1.广州的行商制度清初行禁海政策。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宣布开放海禁。次年设立四个海关,即广州的粤海关,漳州的闽海关,宁波的浙海关,云台山的江海关,取代旧的市舶提举司。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其他三关停撤。粤海关设立前,广东的华洋贸易是同样征税的。1686......
-
〓 洋务派经营的近代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一)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三章第二节之一
第二节洋务派经营的近代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一、产生和发展概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经营军用工业的同时,陆续建立了轮船、煤矿、冶铁、纺织、铁路、电报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军工业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所谓“求富”。当时洋务派各军工厂所需煤、钢铁及其他金属材料大都依赖进口,所购......
-
〓 抗战前的工役研究——以整修四川公路为中心
【内容摘要】战前,面对严重的财政赤字,国民政府因之实施工役,以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备战。1935年蒋介石进入四川,宣布以四川为民族复兴的根据地。应时局所迫,南京国民政府令四川省政府,实施工役,征调大量民工在短期内整修公路。为依限完成工程,在工役方面,川府设置管理机构,加强人员管理,规定经费来源,采取多种激励民工的经济......
-
〓 近代江南农村“过密化”问题的微观分析和统计验证
【内容摘要】本文对黄宗智“过密化”理论作出修正,认为近代农业经济存在“过密化”现象的条件是小农劳动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MR<MC),而不是如黄宗智所说的“劳力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之后”;并比较江南小农种植一季一亩水稻转向一季一亩棉花所造成的成本与收益的变动。统计资料的验证表明,多数年份中植棉收益不如种稻,而劳动耗......
-
〓 中国长芦盐务档案研究与利用价值举要
长芦,是对今河北省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地及天津沿海狭长地带的泛称;长芦盐务,系指长芦盐务机构及所辖各个盐场,在盐业生产、运输、销售、税收、缉私、出口等各方面活动的总称。现存于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中国长芦盐务档案,共有33713卷,其中英文档案1828卷,日文档案964卷,排架长度约710米。档案起止时间为乾隆十四年(17......
-
〓 郑观应「专利经营」建议及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实践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九篇
﹝一﹞郑观应(1842-1922),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1]出生于在近代向有商人的冒险精神传统的广东香山县。[2]郑氏曾于太古洋行担任买办工作,从中学习得新式的经商手法,渐渐建立了社会声望。后来,被邀请加入李鸿章的幕府,并先后在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担任重要职务,是中国近代第一代具影......
-
〓 近代中国GDP估算:数量分析方法的尝试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GDP估算笔谈之四
对中国GDP的估算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巫宝三先生和刘大中先生的工作为起点。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有人做了个别年份的时点估算,有人做了短时间序列估算。刘佛丁、王玉茹二位先生撰文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到1997年为止,不完全连续的近代中国GDP估算值仅有十几年的,有一些工作是对同一年......
-
〓 历史发展视阈下的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
【内容摘要】本文探析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启动的国际背景,客观分析了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对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影响。不断探索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通过深入分析晚清时期工业化的艰难起步和民国时期的局部工业化,力图从多角度、全面、科学地分析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制约因素,希望其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
-
〓 近代中国公司注册制度探源
【内容摘要】在清政府颁布《公司律》和《奏定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十八条》之前,中国土地上存在外商在华企业、民间经营的各类企业以及官方举办的各种生产单位。这些经济组织的设立都有一个合法性问題。外商在华企业或在本国注册,或在港英政府当局注册,或者干脆依仗侵略特权长期非法存在。民间企业大都在政府的管理下取得合法性,但政府实际上是通......
-
〓 【清代】江苏、浙江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四章第四节
第四节 江苏、浙江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一 丝织技术和分工的发展鸦片战争前清代丝织业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大。除新兴的柞蚕丝产区如贵州的遵义、安顺和较晚的山东的莱州、登州外,原来明代山西的潞安绸已一蹶不振,四川成都的蜀锦也一度中衰,惟陕西织绸略有起色,较晚有广州纱缎兴起。主要丝织产区江苏、浙江两省,曾有些地方改向棉织发展,......
-
〓 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角度来探析晚清的衰败
内容摘要:中国的传统社会控制机制,是一个以政治体系为中心坚核,主流文化为这样的政治体制作意识形态的作支撑的社会。用背负着沉重历史枷锁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来分析清末政府的治国理念,可以看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方面中国的王朝政治正统正在逐步遭到侵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文化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固有因素仍......
-
〓 民国时期劳资关系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简介】田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武昌430079)。【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11.1.172—188【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劳资关系研究(2009JJD770018)资助。随着近代工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实业的发展,到民国时期,资......
-
〓 合作与冲突:劳资纠纷中的资本家阶级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20年代以后,劳资纠纷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向。检阅当时报刊,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劳资纠纷的文字。劳方与资方,作为两个不同的阶级、阶层或利益群体,自有天然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共同体的两个支点,也有其荣损与共的一面。劳资纠纷的频率、力度及发展走向,不仅与双方的直接、间接利害关涉甚密,且会影响全社会......
-
〓 抗战期间后方成立的省营企业公司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
第三节 抗战期间后方成立的省营企业公司抗战爆发后,国家资本企业在后方有明显的发展,除军事系统、交通系统、经济部系统和国家银行系统兴办或投资的企业外,此期最引人注目的一支国家资本企业力量是各省政府以省营形式兴办的企业公司。还在抗战爆发之前,各省就有省营的经济企业,特别是在内地省份,由于北洋军阀时期地方割据现象的延续,某些......
-
〓 试论近代中国华商公司债的主要特点
【内容提要】公司债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有助于解决个别企业的融资困难,但很少直接用于发展企业生产,且公司债发行数量有限,与国内产业经济的关系疏离。从发行角度看,华商公司债是较为规范和成功的,主要由银团承销,成立专门的银团办事机构,并注重降低发行风险。从流通角度看,公司债则基本滞留在银行,未正......
-
〓 近代中国50年居民消费数据估计(1887-1936)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中国近代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建立起中国近代消费需求的理论函数,然后选取前辈学者收集或估算的相关数据,建立起中国近代的消费需求数量模型,根据这一数量模型,估算了1887-1936年的消费需求时间序列数据,并从贸易差额的角度对其做了验证。【[关键词】近代中国;消费需求;GDP;价格【作者简介】崔......
-
〓 以强行收购和强行参股民间企业形成的国家资本经济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二编第六章第一节
第六章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国家资本经济相对于北洋政府时期而言,南京国民党政府是一个强势政府。在南京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经历了抗战前后的不同阶段。总体看,这个时期国家资本经济呈现出一种逐渐加强的趋势。这种趋势之所以趋于强化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及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发展所导致。首先,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思想的影响不能忽略。在......
-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当时所要建立的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国家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也是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各种经济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对于数量众多的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则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1]1953年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直接向单一公有制的社会......
-
〓 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
前言·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史无定法。一般而言,不同的学科当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按照现行学科体制,本书的研究领域很容易被划归政治史范畴。然而,政治史研究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既因人而异,也因题而不同。据笔者的粗浅体会,大概可从以下两方面打开思路:一是政治史研究内部的典章制度与人事关系相结合。就时下学科观念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政......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