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芦盐路与天津城市早期商业网络的形成
【内容摘要】盐业是政府控制下的经济活动。政府动员社会资源对盐路的开拓,也为民间开展商业活动准备了交通条件。长芦盐路形成于明清时代,《长芦盐法志》的记载较系统,说明那时的盐路运输网十分完备。长芦盐路整合了一个覆盖整个直隶和部分河南地区的水路运输网,这个运输网在天津开埠以后大放光彩,即使在铁路网形成后,依然承担着很大的运输......
-
〓 1949—1978年的国家投资和新增资本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三编第七章第三节
第三节 1949—1978年的国家投资和新增资本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因此,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都确定了优先发展国营企业的基本政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两个......
-
〓 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
前言·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史无定法。一般而言,不同的学科当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按照现行学科体制,本书的研究领域很容易被划归政治史范畴。然而,政治史研究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既因人而异,也因题而不同。据笔者的粗浅体会,大概可从以下两方面打开思路:一是政治史研究内部的典章制度与人事关系相结合。就时下学科观念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政......
-
〓 相对分散与较为集中:从冀中定县看近代华北平原乡村土地分配关系的本相
【内容提要】近代定县土地分配关系,为中国近代乡村土地分配的解释提供了重要例证。首先,自有田产者占绝大多数,自耕农比例居优势,中农、贫农阶层占地比例较大。不仅如此,土地分配的演变趋势也处于分散或稳定状态。可见,传统观点所谓地权日益集中、地主富农占有土地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在此缺乏充分的依据。地权分配之所以没有如此恶化,主......
-
〓 北洋时期京直地区旗地庄头考述
【内容提要】庄头,是伴随清朝旗地产生而出现的一类特殊群体。辛亥革命后,随着满人的失势,他们一改之前对于满洲贵族完全依附的特性,大多利用自己多年经租的经验霸租甚至侵占旗地。对于北洋政府逐渐开展的旗地清理,庄头最初极力反对,但当其最终不得不屈从时,又依然能利用自己对于旗地地亩册的掌控达到夺取佃户留置资格而自己留买的目的。【......
-
〓 洋务派经营的近代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四)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三章第二节之四
七 洋务派民用企业的性质洋务派民有企业大都是从事商品生产的工矿业和对外营业的交通运输业,雇佣劳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它们是资本主义近代企业,这一点已无争议。但它们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与当时已出现的民营近代企业有无区别,是否属于官僚资本,学术界仍有不同看法。洋务派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三种形式。在......
-
〓 东北油坊业与豆油输出(1905-1931)
【内容提要】1905-1931年间的东北油坊业可分为三个阶段,1905年到一战前的大连油坊受日本政府政策支持,豆油生产和输出超过营口,东北油坊业重心由主要对中国关内输出的营口向国际性的大连港转移;一战期间大连优势确定,北方哈尔滨受俄国扶植,开始崛起;一战后至1931年,营口复兴、大连衰落、哈尔滨兴盛。背景各异的三地油坊......
-
〓 近代上海钱庄业的兴衰变迁
【核心提示】在政府无作为而又缺乏中央银行制度设置的情况下,上海钱业公会也参与了一部分救济市面的融资活动。上海钱业衰落的原因,也就是几乎同时上海民营银行业衰落的原因,那就是南京国民政府对金融业的垄断。近代上海“百业之首”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钱庄业由于顺应了进出口国际贸易的需要而迅速壮大起来。当时华资银行业尚未兴起......
-
〓 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英文作品解析
【内容摘要】胡适的大部分英文作品都以中国文化为主题。从他博士论文所表现的主旨看,从他对“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诠释看,从他中西文化观前后期的演变看,从他在英文语境中与西方汉学家的对话看,他在英文作品里倾注的核心主题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的这一历史观既表现了他的民族主义情怀,也反映了他对现代化的基本认识,有着丰富的文化......
-
〓 近代北京供会研究
摘要:合会是一种民间合作互助组织,不仅在近代中国农村较为盛行,且在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普遍存在。北京合会多而复杂,本文主要以供会为例,对其运作程序与基本构成、存在原因与生存状况、利弊及特点等进行探讨。北京供会的功能主要是解急救困,并与商铺有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市民与商铺的双赢。当然,北京供会也存在诸如与会人员携......
-
〓 中国近代工业与城乡人口流动
【内容摘要】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随着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加速,同时受实业救国思潮和清朝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和近代城市经济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与原先因战乱涌入城市而呈现潮汐形态的人口升降不同,这一时期进入城市谋生的人口表现为持续增长的态势。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主要是迫于战乱、灾荒和农......
-
〓 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角度来探析晚清的衰败
内容摘要:中国的传统社会控制机制,是一个以政治体系为中心坚核,主流文化为这样的政治体制作意识形态的作支撑的社会。用背负着沉重历史枷锁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来分析清末政府的治国理念,可以看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方面中国的王朝政治正统正在逐步遭到侵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文化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固有因素仍......
-
〓 黑龙江方正县老人口述日本开拓团当地所犯罪行
左上图:亲历者刘安发。中上图:进入“弥荣村”的日本妇女。1933年,日本武装“移民开拓团”迁入黑龙江省的永丰镇,并将其命名为“弥荣村”,当地中国农民约500人被驱赶。右上图:亲历者陶青山老人的左手无名指当年在“部落”时因饥饿偷食而被碾子轧断了一节。 下图:武装的日本“移民开拓团”成员正在伪满洲国北部佳木斯开垦土地。(新......
-
〓 近代中国早期的公司
【中文摘要】在欧洲商业组织引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实体股权长久以来一直依靠文化的以及法律习俗所支撑。在缺少法典化、系统化的私法惯例之下,深深植根于日常惯例之中的契约文化和使私人契约生效的政府维持了商业的日益增长。类似的惯例满足了商界寻求方法聚积资本并长久维持商行的需求。这些习俗的发展有助于解释西方式的公司法颁布之后中国对西......
-
〓 长芦盐业与天津的政治地位提升和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本文从城市史和经济史的角度论述了长芦盐业对天津政治地位提升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从政治上,长芦盐在对天津的行政建制和行政管理上发挥了一定作用,如宁河县、香河县和宝坻县的设置与长芦盐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由于长芦盐管理机构与中央政府关系特殊,其移到天津后管理者也监管地方行政事务,进一步沟通了天津与中央政府的联系,......
-
〓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二编结论
本编简短结论现在,根据以上对近代中国经济史实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对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企业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已经比较清楚,但是,这样的发展轨迹又有什么启示和说明了什么呢?这里,首先应当进行一下简单的小结:近代中国的百余年时间,是内忧外患连绵不绝的时期,根据以上各节史实的描述和分析,可以清楚地展示出,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产......
-
〓 近代苏北沿海的“走脚田”与“农民农”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7【摘要】近代实业家张謇开启了苏北沿海“废灶兴垦”热潮。数十万的苏北农民到盐垦公司种棉花,从事的仍是农业生产,可称为“农民农”,有别于“农民工”。“走脚田”则是当时垦户对公司土地的俗称。“走脚田”的路径受制于“农民农”的构成;“走脚田”的收益制约了“农民农”的规模;而“走脚田”的......
-
〓 中国与“早期近代世界”
西方人描绘的乾隆盛世学术界一般将约1400至1800年间(或1450至1850年间)的世界称作“早期近代世界”。且不管这种称谓是否属实,“早期近代”这种说法的确有很强的目的论色彩,尤其是对于那些主张工业化系人类历史上的某种飞跃式发展的人而言更如是,也就是说工业化代表着历史传统的断裂。但疑虑归疑虑,我们却不能因为“早期近......
-
〓 银行资助与农村内生金融的形成
——20世纪20—30年代对培育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探讨
【摘要】如何建立农民“自有自营自享”的农村内生金融组织,是近代中国农村金融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20世纪20—30年代对培育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探讨表明:农村信用社有存在的必要性,但在农村经济衰败的情况下需要银行出资推动建立。这一主张体现了经济合理性,但银行的出资者身份易使其成为农村信用社的最终决策者,银行的逐利行为......
-
〓 历史记忆与社会重构——以清末民初“绅权”变异为中心的考察
【内容摘要】清末民初的乡村社会—权力处于频繁变动与重构之中。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变动固然蕴含着社会结构变动、利益主体重构的复杂因由,但对于传统绅士的“历史记忆”本身,却也在社会结构或权力结构的重建过程中,产生着潜在的却是不容低估的影响。关于绅士阶层不同的“集体记忆”,不仅呈现出不同利益主体的“选择性记忆”或“失忆”,而且......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