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史上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讨论述略
内容提要:20世纪后半叶,史学界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就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80年代前讨论的重点是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包括其涵义、历代疆域、民族、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政权等相关问题;90年代后则转向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凝聚力等问题上。关 键 词: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作者简介:陈克进(1938......
-
〓 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成就
“史学研究的新趋势”笔谈
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早在19世纪中叶即已开始萌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迅速发展,早已成为当代中国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多年来《中国史学史》却从不写中国学者的世界史研究的历史。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世......
-
〓 2009年先秦史研究概览
【作者简介】苏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0.12.2—112009年先秦史研究在新资料公布、研究视角的转变以及视野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全年共举办多项学术活动,出版相关著作80余部,发表论文700多篇。下面择要介绍。会议、专著会议。按时间先后顺......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赵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赵王城遗址赵文化是中国古代地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文化研究如果从梁启超1903年发表《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算起,已然走过100多个春秋。但赵文化研究真正的兴起当推1987年全国首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这次会议把赵文化研究推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赵文化研究有了质的飞跃。......
-
〓 高翔总编辑谈当前中国学术思潮与学术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讯 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开讲,高翔总编辑做动员讲话并担任首场讲座主讲嘉宾,王利民副总编辑主持讲座启动仪式。“系列讲座”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2011年11月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上关于“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指示精神,经总编办公会研究决定启动的。讲座系中......
-
〓 技术-经济-社会史:重铸经济史辉煌的新学科
【内容提要】技术-经济-社会史是从技术角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新学科。它以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的反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创新了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为基本进路。构建该学科是现当代技术、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也将为经济史研究注入强大活力,把处于“危机”中的经济史引出困境,走上持......
-
〓 苗族首部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刘云山致信祝贺
本报讯(记者杨阳)2月21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为《亚鲁王》的出版专门发来的贺信。滥觞于约2500年前的《亚鲁王》是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它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
-
〓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一、概述(一)著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出版的与历史地理有关的著作大致如下:综合性教材: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历史地理学理论:吴宏岐《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暨南大学出版社)。地理学思想史: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中华书局)。区域地理:肖忠纯《辽宁历史地理》(吉林......
-
〓 2010年中国当代金融史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本文以201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资料,按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问题、金融市场发展、农村金融等专题,评析了当代中国金融史的研究状况。指出,2010年当代金融史研究有所推进,但学术界的研究重点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对改革开放前30年的金融问题缺乏研究。在研究方......
-
〓 农史学科发展与“农业遗产”概念的演进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1]保护项目,农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之一,为农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关于“农业遗产”及相关诸概念,目前学界存在不同的意......
-
〓 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
【内容摘要】基于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和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愿望,费孝通早年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乡村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他对中国农村社会认真思考的结果,有着相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费孝通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与小城镇思想、区域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对小城镇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是这两种......
-
〓 关注城市发展:“2010·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历史学会分论坛会议概述
自198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新潮流。“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端标志。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引擎的北京,已经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北京以大国首都的定位思考和谋划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古今中外的伟大城市兴盛衰亡的历史,能够为北京建设“世......
-
〓 世界史学界研讨当前国内外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
2011年8月18-19日,武汉大学世界史研究所在湖北省武当山举办了一场“世界史学科建设暨学术前沿研讨会”。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世界史学科的建设问题,指出追踪学术前沿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会代表主要从理论探讨、动态介绍及具体研究三个层面集中展现了当前国内外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
-
〓 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亚洲食学论坛述评
由中国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承办的主题为“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的2011亚洲食学论坛于2011年8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杭州召开。本次论坛是浙江工商大学建校百年的重要学术活动,论坛筹议三年,最后从25个国家食学者的近200篇文章中遴选出了80余篇论文。与会代表对......
-
〓 2010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
总论马涛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试图回答18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出现大分流的疑问。[1]刘逖指出由于统计技术、方法论等问题,麦迪森高估了前近代中国的GDP;刘逖也对1600-1840年中国的总量经济进行了估算,并对前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化转型困境进行了探讨。[2]陈春声、刘志伟从与制度、物质生活相关的角度......
-
〓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环境基础”学术研讨会综述
探讨历史时期区域城乡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环境基础,不仅是传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发展日臻成熟的历史商业地理学关注的核心话题。事实上,地理环境之于区域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影响,不单体现在作为长时段背景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即便是市场结构本身亦可看作是一个构成全息社会图景的重要人文地理要素。因此,借助历史地理学......
-
〓 21世纪初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特点、成果与展望
【作者简介】朱乃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末算起,已有80年的历程。20世纪的有关探索与研究,我已做了粗略的阐述与归纳[1],这里仅归纳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特点与重要的成果,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一、21......
-
〓 春雨润物细无声——周振甫先生琐忆
周振甫先生钱锺书信周先生题诗 我们这一代人知道周振甫先生,大多是从一本薄薄的小书《诗词例话》开始的。《诗词例话》于1979年修订再版,那一年我刚进大学,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读到的最好的古典诗词入门书。幸运的是,1983年我分配到中华工作,1985年进入文学编辑室,竟然有机会与周先生成为同事。在知道分配到中华的时候......
-
〓 多国学者研讨游牧文化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慧子)8月6—7日,游牧文化的多元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蒙古国科学院举办。此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国的40余名游牧文明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游牧文化的多元性进行主旨发言并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专家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
〓 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若干问题的探讨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本文在认真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证指出:延祜元年(1314)至四年(1317)间,鲁明善在安丰路的寿春县编成《农桑衣食撮要》,该书在此时完成并得以刊刻绝非偶然,应与元仁宗所推行的“新政”不无关系。与同一时期流行的《农桑辑要》和《农书》相比,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具有以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