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续驳“李约瑟问题”终结论
中国历来不缺少思想者,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对已有思想进行深入梳理、提升,拒绝浮躁、拒绝功利主义。这应该也是对待“李约瑟难题”的恰当学术态度。《新华文摘》(2011年11期)转载《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1期)程广云《泛李约瑟问题:无穷穷举——驳“李约瑟问题”终结论》一文,读后感想颇深。在此,笔者继续对“李约瑟问题......
-
〓 地理环境与中国传统水利的特征
强调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水利文化的影响,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研究历史形态水利。马克思关于东方地理环境与水利文化的论述,引起学术界争议。本文从中国历史水利的实情,阐发对马克思某些论述的精神实质的理解;认为应从唯物的天人关系,即环境与人类水利意识的关系,去认识中国传统水利文化的特征,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中国治水的特定因素,......
-
〓 古希腊的思辨传统与科学精神(上)
对现实生活最有功利价值的科学,在它的发端处却不是出自功利的欲求。在西方文化的视野中,科学首先是作为一种探求世界本原、安顿人类心灵的文化而存在,其次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第一生产力”。也许,对科学抱有的功利性期待越多,距离真正的科学也就越远。今天,我们回顾古希腊思辨传统与西方科学精神的关系,正是要重新审视科学得以发展的文......
-
〓 [隋唐五代]居家过日子——《中国家庭史》第二卷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家庭生计第一节居家过日子一、农家生活哲学《颜氏家训》是现存最古老的治家资料,本书第一卷附录已经对此有所论述。该书的治家思想一般来说反映了士族之家的情况。敦煌文书中也有许多童蒙类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大众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其中《武王家教》通过武王与太公的对话,比较多地涉及家庭治理中的一些原则。主要是“十恶”、......
-
〓 关于农业与文化的关系
【作者简介】唐珂(1969—),男,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灿烂辉煌历史。作为泱泱农业大国,有着上万年的农业文明史。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物品,也为中华文化......
-
〓 [宋元时期]特殊的同居大家庭——《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一章第三节
第一章家庭的类型和传延方式第三节特殊的同居大家庭家庭只含有直系血缘关系,家族则含有旁系血缘关系,介于二者之间的还有一种以直系血缘关系为主,稍稍扩展到旁系的家庭结构模式,即同一个祖父或曾祖父的所有的子孙都不分家的大家庭,社会学上称作“联合家庭”,我国古代称作“同居共财”、“累世同居”,朝廷旌表的时候称作“义门”,此外还有......
-
〓 西北民族走廊:五彩缤纷的学术田野
“要发展这个民族分散在各处的多民族地区,必须有一个以河西走廊为工商业的中心基地,才能把四围的腹地带动起来,以上是我从同惠的遗梦中扩大出来的那一个开发中国西部的大梦。”“西北民族走廊”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它是指由河西走廊和陇西走廊组成,内部自成一体的独特地理单元。裕固族、土族、撒拉族、保安......
-
〓 结论——《唐宋帝国与运河》第十章
第十章结论综括上文,我们可知在唐宋数百年内沟通南北的运河,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帝国出现时客观形势的要求下产生出来的。隋唐大一统帝国成立时的客观形势,和上次秦汉大一统时有些不同。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当日的军事政治重心,虽然因为国防和地理的关系,仍旧像秦汉那样留在北方,可是,由于汉末以后北方生产事业的破坏,南方经济......
-
〓 典型形态:“宋型家庭”的规模和结构——《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章家庭的类型和传延方式第二节典型形态:“宋型家庭”的规模和结构血缘关系是划分家庭类型的主要标准,也是考察家庭形态的主要依据,社会学讲的核心家庭、扩大的核心家庭,就是按照家庭中只有直系血缘关系,还是同时含有旁系血缘关系来划分的。有关论著习惯讲“家庭的规模和结构”,把规模即家庭人口的数量放在第一位,反复查核计算,甚至精......
-
〓 论中国古代社会的腐败与世风
综观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的政治实践,不难看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大多高张惩贪倡廉的旗帜,并采取了一系列反贪倡廉措施,形成了一套日趋完善的制度。同时,历代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也都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清官廉吏击节赞叹,并以各种形式褒廉贬贪,期盼弊绝风清的治世出现。然而,结果却总是与愿望相违。清官廉吏虽代不乏人,但贪官污......
-
〓 秦汉时代家庭的结构和规模——《中国家庭史》第一卷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秦汉时代的家庭面貌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时代,这个时代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社会和文明历史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自汉代以降,中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被称为“汉人”,他们的语言文字也被称为“汉语”和“汉字”,这几点已经足可说明问题。在中国家庭史上,秦汉时代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将春秋战国视为中国古代家......
-
〓 《四千年农夫》部分章节摘录
【提要】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里的土壤挖出,之后将其堆放在运河沿岸或是直接倾倒进运河里。迄今为止,中国农民实行的最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类的粪便,将其用于保持土壤肥料以及提高作物产量。保护自然的第一课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
-
〓 中国传统商业招徕市声
中国传统的商业广告民俗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以色彩、造型等视觉标识播布信息的招幌,一是通过有声语言和器乐音响招徕顾客的市声。根据经营方式和商品特点,或采用前者,或采用后者,或两者兼用。招徕市声,源远流长,透过这独具风采韵味的漫长乐章,可使人置身于充满乡土情思而别有洞天的风俗画长卷之中,获得一种天籁境趣的享受。一、叫卖吆喝......
-
〓 新经济史革命:学术“场域”和现实条件
——《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二章
第二章新经济史革命:学术“场域”和现实条件第一节经济史研究发展之学术“场域”二战后,英美研究方向中所蕴含的理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学术空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历史学本身求新求变,而求变的指向就是社会科学化。所谓社会科学化是指在历史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在这样一种演化中,历史学对数学的感情日渐浓厚,......
-
〓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序
王元林副教授获博士学位六年之后,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终于将他精心修改的博士学位论文《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在争取到他供职的暨南大学211工程项目经费资助之后,得以送交中华书局出版。闻知此讯息后,我在高兴之际,也欣然应允为之作序。元林同志是1993年秋由他的家乡陕西大荔县考进我工作的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历史地理学硕士学位......
-
〓 重看魏晋时期佛教之融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世界
麦积山石窟资料图片龙门石窟资料图片云冈石窟资料图片莫高窟资料图片早在西汉末年,佛教就开始传入中国。但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人并未接受佛教,佛教只局限在外国商人的信仰当中。直到魏晋时期,中国人才主动引进和接受佛教,佛教也开始融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世界。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与其时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有紧密联系。文化精英言论自......
-
〓 茶酒争胜与三教论衡
【核心提示】茶和酒是中国人生活中最普遍的两种传统饮料。很多传统的生活物品都被西方或现代的东西代替,可是,茶与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并没有多少撼动,茶酒的贸易也是国民经济中的稳定项目,其原因之一在于它们是精神文化的载体。茶和酒在争吵时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身份,援引不同的文化传统来为自家张本。茶与酒的争吵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冲突......
-
〓 西方现代民主社会欠下沉重生态债务
3月15日运动已经表明西方现代民主社会欠下了深重的债务。同时现代民主面对一项对政治生态隐蔽的债务,它扩大在空间(跨国的相关性)、时间(跨世代的相关性)和整个自然界(中心生物和物种间的相关性)为扩大个人的自主权和集体的团结斗争中的隐蔽债务。特别是这种民主不习惯于在它的进程中把某些方面结合起来,除了扩大我们团结的范围,为了......
-
〓 《中国家庭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时期》目录
《中国家庭史·宋辽金元时期》,邢铁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作者简介:邢铁,1957年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人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唐宋社会经济史。出版J,《家产继承史论》、《厂Ll等制度史纲》和《宋代家庭研究》三部专著。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
-
〓 探访东巴:纳西族的民间“智者”(“走进东巴文”之二)
东巴,意译为“智者”。历史上,东巴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多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于一身,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们写东巴文、诵东巴经、做祭祀活动,跳东巴舞、画东巴画、唱东巴歌曲。东巴文化指的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体系。正如学者兼大东巴和力民所说,没有东巴,东巴文书写的经典会变成“机械的文字”;没有东巴,东巴文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