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李玉贞《一部颠覆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文
《炎黄春秋》2010年第10期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李玉贞研究员的《一部颠覆性的著作:“二十世纪的俄国史”》一文。文章是介绍俄罗斯由安德烈·鲍里索维奇·祖波夫主编的《二十世纪俄国史》一书的。据作者说,“2010年6月17-27日俄国史学家潘佐夫到北京做学术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著名专家陈铁健、北京市委党校研......
-
〓 环境、人口和教育——《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第二章
第二章环境、人口和教育第一节环境一、生态环境清苑位于冀中平原东部,地处北纬33°33′30″~38°35′36″,东经115°13′3″~115°45′30″之间。南北最大纵距44.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6.1公里,总面积954平方公里。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缓缓倾斜。西南最高地面与东北最低地面的海拔高度仅相差24......
-
〓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历史:以“东亚模式”为视角
【内容摘要】明清以来,佃户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非常牢固的土地使用权,进而促使其加大了对土地的投入,并广泛地参与地方事务。为了增加收入,以家庭为主的经营性手工业迅速发展,农业与农村手工业相结合成为中国富裕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这个模式促进了人口的迁移,政府也能以此来解决其他生态压力较大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这一模式在18世......
-
〓 《中国家庭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时期》目录
《中国家庭史·宋辽金元时期》,邢铁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作者简介:邢铁,1957年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人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唐宋社会经济史。出版J,《家产继承史论》、《厂Ll等制度史纲》和《宋代家庭研究》三部专著。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
-
〓 自然主义的哈尼稻作及其可持续发展
自然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哲学观点,它主张用严格的自然范畴来解释一切现象和价值,把自然看作是一切存在的最原初和最根本的源头。有自然主义的文学、自然主义的艺术、自然主义的政治学、自然主义的历史学、自然主义的社会学、自然主义的伦理学等。当然还有自然主义的农业。自然主义的农业主张适应自然,不要过多地干预自然,利用自然的生物循环......
-
〓 中国古代环境卫生的治理及其特点
广州南越王宫遗址发掘的水井。左图是渗水井,右图是食水井。渗水井井底遗留有过滤的沙和煤渣,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食水井外围专门铺设了圆形槽沟,防止泥沙流入。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认识到地理位置、环境、水质等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如《左传》等书就有关于水土影响人体健康的论述。《左传·成公六年》云:“土薄水浅,其恶易觏,……于......
-
〓 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南北中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历史上就一直存在所谓东西南北中的问题;并且具体表现为文化区域的造就,经济重心的形成,政治中心的变迁。自从中华大地上有了人类,就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摆脱野蛮进入文明阶段后,中华先民就一直是活跃发展的。各地先民创造出绚丽的文化,随后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传播,进而汇聚在中原;经过凝结升华后,又从中原散发......
-
〓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一章总体概况
游牧生态是游牧中人、畜群与草原的关系。了解人口、畜群与草原本身的状况,是研究游牧生态的前提。长期以来,关于游牧人口的研究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尽管有许多人研究历史上的牲畜数字,但很难用于生态环境史分析。目前可以运用的人口和牲畜资料,基本上是近现代的数据。这里所介绍的不单是游牧人口数据,而是与人地关系特别是放牧规模与草地负载......
-
〓 海洋与古希腊文明
十六世纪欧洲人的航海罗盘公元前6世纪雅典人的船编者按:欧洲古代文明是在大海中孕育出来的。在过去的500多年中,一个又一个欧洲强国先后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主角:16世纪有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荷兰,19世纪有“日不落帝国”英国。纵观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既是世界大国,更是海洋强国;一旦丧......
-
〓 古代突厥民族历史意识兴起原因探析
【内容摘要】突厥民族的历史意识兴起于第二汗国建国时期。由于唐朝将突厥降附部众与其它不同民族安置于河曲地区,彼此之间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差异,促使突厥民族族群意识的形成与民族认同感的提升。阿史那骨咄禄起兵反唐时的重要谋臣阿史德元珍曾入侍于唐,深受汉文化影响,了解“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骨咄......
-
〓 秦汉时代普通民众的家庭生计——《中国家庭史》第一卷第五章第四节
第五章秦汉时代的家庭面貌第四节普通民众的家庭生计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生产与消费单位,其生计方式既与家庭制度和形态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特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国家政治(特别是赋税徭役政策)等多种因素的严重影响和制约。同一时代的普通家庭的生计,通常会表现出某些共性,但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地位、职业类型、劳动能力等等的不同,具体......
-
〓 草原文化基因传承浅论
【摘要】草原文化遗传基因的载体是包含人居、草地和畜群三者共生的放牧系统单元,亦即人居、草地、家畜三者共生的,三位一体基本元素。放牧系统单元包含两重结构。第一层是草地一草食动物(家畜)构成的牧食系统;第二层结构是在草畜系统之外,加入人为因子,扩大为人居—草地—家畜的共生体。放牧系统的驱动力是能量按照一定的“序”的运动模式......
-
〓 传统煤炭工业的生产及其局限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七篇
中国人懂得利用煤炭,已有悠久的历史。[1]在宋、明两代,产量和生产技术,曾有显著成就。[2][2] 可是,煤炭的生产因面对技术和市场销售各方面的限制,在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上,远未能适应其历史任务。本世纪 20 年代末,俄人杜格斯夫(Boris P. Tograsheff)对远东矿业作出以下的评论:(除少部份外,远东的......
-
〓 清明节自唐代起盛行祭品五花八门”赶时髦”
4月4日又是一年清明节。清明节从唐代开始盛行,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举家出行,祭祀祖先。然而,随着千奇百怪、价格不菲的祭祀用品越来越多,清明节的文化内涵逐渐被异化,变得浅薄低俗。对此网友呼吁,花钱买奢侈祭品祭祀先人的同时,更应孝敬在世的亲人,千万别在将来的清明节因自己做得不够感到后悔。清明节祭品“......
-
〓 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外向视野(代自序)
二十多年来,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已经风光多时。早期研究先在江南、华南展开,后来华北、西北的专家继踪而上;时至今日,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专家”,在地方发现历史,把各自区域描述得活灵活现而富有魅力。毫无疑问,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已经完全颠覆了以往那种由天下一统、文化一体观念所造成的居高临下的“只见国家,......
-
〓 东方,“拥挤”的时空——《四千年农夫》第十一章
时间是每一个生命的组成。它包含了生命过程中每一个物理、化学和心理的反应,因此,农民在种植作物的时候需要根据作物不同时间内的需求差异来调整自己的劳作。东方的农民是世界上最懂得利用时间的,他们会尽可能地利用每一分钟。外国人总说中国的农民“长期很准时”,从不烦恼也从不着急。为什么中国的农民懂得要抓住时机并且会利用好每分每秒呢......
-
〓 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结论
作者按:这是我一篇讲中国近代史的旧作,作于今年四、五月间,在箱底压了半年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故在十月间,放在博客上,供大家阅读批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还是富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这一百多年如果以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界的话,前面我们是在民族危机和灾难深重......
-
〓 2012年度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发展综述
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建设与学术动向2012年第3期《世界历史》介绍了2011年8月由武汉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世界史学科建设暨学术前沿研讨会”。来自全国34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刊物和出版单位的近70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与会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者在会上发表了对学科建设的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
〓 迈步田野之间——《四千年农夫》第八章
3月31号早晨八点,我们搭乘上海到南京的火车前往位于上海西面、离上海32英里的昆山考察那儿的土地。火车一等座的票价则是1.6元,二等座的票价是80分(墨西哥币),三等座票价是40分,换算成我们的货币则分别是每英里2美分、1美分和0.5美分。这儿到南京的距离是193英里,乘坐二等座的费用是1.72美元,换句话说,每英里不......
-
〓 传统生态治虫技术的再思考——以养鸭治蝗技术为例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的蝗害与政府应对机制研究——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中心》(批准号:10YJC770122)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苏北农业发展与农业灾害史研究”(编号:苏教社政[201012号)阶段性成果。南京农业大学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明清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