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陀者马宾:心底无私自超然
三月的首都阳光朗照,春气袭人,这苍凉厚重的土地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与欣喜、沉睡与复苏交织的色彩。我们一行浩浩荡荡来到了马老这个百岁老人的家,亲身体验从朋友、网上所传达的各个不同侧面的马老。见马老时他正坐在客厅椅凳上准备吃早餐,用他一双矍铄无比的眼神像个婴儿似的转看着陆续进来的我们,和蔼亲近,可爱极了!帅气极了!环看屋中......
-
〓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八章土地关系与社会形成
进入蒙地的汉移民与土地的关系,和内地人与耕地关系不同,因为他们处在一个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在内地,除了少量官地外,大部分土地是私有权下的土地。蒙地却不同,因蒙古的土地原是供游牧民族放牧的,传统游牧业的移动特性决定了草原不能私有化。这样,尽管蒙地的领有权名义上归札萨克,但实际上的权力仍属公有,无私人占有土地的概念。汉农业是......
-
〓 大唐帝国的崩溃与运河——《唐宋帝国与运河》第六章
第六章大唐帝国的崩溃与运河宪宗元和年间以后,运河对于南北的连系又渐渐由密切变为松懈,其后更完全失却它的作用。在唐末运河不能把军事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连系起来的形势下,大唐帝国遂跟着本身力量的丧失而整个崩溃下来。宪宗死,穆宗立。穆宗长庆二年(822—823),久已停止的汴州军乱又再死灰复燃[1];在过去不像汴州那样常常叛变......
-
〓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余论
发展与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大事。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旨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强调经济发展必须要与环境的承受能力相平衡,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它包含着生态环境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三个层次。泾洛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即是其中生态环境持续性的变化,它受人类社会经济......
-
〓 农牧业变迁及其影响——《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第七章第三节
历史时期泾洛流域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除自然原因外,人口的多寡影响土地承载力的变化,而人类要作用于自然环境,必须通过农牧业生产活动,毁林除草,引水灌溉,增肥耕耘,栽培作物,或在草原和水草肥美之地进行牧业活动。正是由于人们进行农牧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土壤、小的微观地形、植被、水文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下从历史时......
-
〓 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农林牧分布编》之二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明长城之北,河套平原则在阴山山脉之南,黄河如带,贯穿其间。大致说来,这两个地区农牧兼宜。在历史上就曾经有过几次农牧交替的变迁。虽说是农牧兼宜,却也有若干具体的差异。因而相应地就会有一些不同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以前还曾有过茂密的森林。这就使农林牧三者分布的地区显得复杂。也由于长期的演变,不免有相互失调的现......
-
〓 试论我国盐税的起源
【内容摘要】本文从“贡”的原生形态着手,分析了“贡”的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贡”的动态变化与“盐贡”起源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阐述了我国盐税的起源问题。【关键词】食盐;盐贡;盐税起源【作者简介】黄天华(1950—),男,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3)。有关我国盐......
-
〓 从地方资料看关中灌溉系统管理的演变
【内容提要】关中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和完善的灌溉管理系统,使得关中地区一度成为中华帝国的中心。本文系统回顾了关中悠久的治水历史,通过实地考察和图表绘制以及册簿、公牍和碑镌文字等地方资料,分别从地理和社会的角度对关中地区的灌溉管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关中灌溉系统管理的演变。千百年间,西安地区曾是中华帝国的心脏。关中充沛的人力资......
-
〓 [明清时期]家庭收支概况——《中国家庭史》第四卷第三章第二节
要细致地讨论明清时期家庭的收支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各个家庭经济状况千差万别,且不论资料是否允许,即便有足够资料,我们也无法在有限的篇幅中对_丁^差万别的情况作出一个完整的说明。当然,若有完整的数据,就平均值作一计算和说明,倒是简便可行,但在历史上,毫无疑问,不可能找到这样的数据。所以......
-
〓 两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土地制度史讲稿》第三章
第十节本章概况假如我们要把中国古代中世纪史上土地所有制的衍变划分一下段落的话,那么我以为,应该从大体上划为三段。三代井田为一段,井田瓦解至唐中叶均田瓦解为又一段,均田瓦解至鸦片战争又为一段,实际上这第三段一直绵延到土地改革的前夜。这样划分的根据,主要是从土地的公有制跟私有制“谁战胜谁”,以及私有制逐渐深化的角度上来考虑......
-
〓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绪论
蒙古的历史是游牧的历史,理解游牧史是理解蒙古社会的一把钥匙,蒙古的历史也是经常与农业民族打交道的历史,所以,理解蒙古草原上的农业问题也是理解蒙古族变化的一把钥匙。蒙古社会的传统,有很大的一部分与直接与草原、畜群和农业有关的。草原地区人、牲畜与作物的关系,实际上构成一个农牧业生态问题,研究传统时代游牧生态的状态,对解读传......
-
〓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后记
抚卷沉思,良久无语。感慨颇多,何及万言!从北洛水滨畔走出来的青年今将步入不惑之年,人生甘苦亦有所体味。而今之所以能研治史地之学并得以初窥门径,与恩师史念海(筱苏)先生、朱士光先生的言传身教,辛勤培养密不可分。在陕西师大风景优美的校园中,十年寒窗,六年都是跟随筱苏先生的杖履度过的。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三记”(札记、读书......
-
〓 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生态环境编》之四
我们祖国的锦绣河山,现在如此,过去也应该是一样的。不过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虽说过去和现在都是锦绣河山,其间却难免有一些差异。俗话说:“繁花似锦”。既然是繁花,就会万紫千红各呈异彩,在不同的角度观察都仿佛变化无穷。祖国的锦绣河山正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即令有所变化,其为锦绣河山则初无二致。我曾经有过这......
-
〓 从亚细生产方式看中国古史上的井田制度
——《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第二章
一井田制是我国历史上极重要的土地制度,它应该是世界历史上土地所有形式中的重要的范例。那么,井田制是怎样的一种土地制度呢?大体古老的人类,从经营农业的一开始,就有个规划的问题。《诗·大雅·公刘》篇说,“既景乃冈,相其阴阳,……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周礼·大司徒》篇也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然后“辨其山......
-
〓 历史上藏人向中原地区的流动及与西藏社会发展的关联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文明,每一个民族,其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相反,其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无不伴随着同周边民族及文明之间的密切交流与互动,并以此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涉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的相关讨论中,有一个事实常被我们所忽视,这就是人的流动。事实上,人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联......
-
〓 用世界史的视野观察中国人的中西文化之争
【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王桧林教授此文原为本刊去年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而撰,文章完成时,那组纪念五四的笔谈已进入清样校对程序,故未能编人,便拟适时发表。孰料,去年9月2日王先生竟驾鹤西归。哲人逝世已届周年,适因今年是中国现代史学会成立30周年,本刊借此机会刊发长期担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等领导职务的王桧林先生此......
-
〓 《中国土地制度史讲稿》导论
第一节土地制度史的对象土地是跟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自然物。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是提供劳动工具和劳动材料的仓库,是社会的住处和基础。”【1】这些话,主要是就土地的自然性格而说的。但,也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更多次地阐述过的,自从最早的人类把地球表面的一个部分看做是他们共有的或者集体所有的财产以来,土地这......
-
〓 土地利用——《中国农学遗产要略》(六)
到现在为止,人类利用的有机物质都以植物的综合活动为最终来源。而所有植物,直接间接地都必须用土壤所供给的无机养分——水和“矿物质”,作为生活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古老说法是“土能生万物”。(一)垦辟开辟土地,作成农田,是农业生产上的基本建设。不是所有陆地都能供给植物以生活条件。作为农业对象的植物,只有长在田地里,才会生产出合......
-
〓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前言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贸易的交通大道,这条道路从产生之日起,就受着沿途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今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丝路沿线许多人类文化遗迹的消失就与此有关。关中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泾洛流域是历史时期丝路主线或支线的所经之地。溯泾河河谷而上,翻越六盘山、陇山而进入清水河、黄河谷地,再进入河西走廊而达......
-
〓 中外学者剖释苏联解体——苏联解体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选辑
苏联解体与世界格局李慎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巨大逆流、灾难和反动,是人类历史发生的大曲折、大逆转。第一,苏联解体给俄罗斯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1.经济领域:国内生产总值急遽下降,现代工业大国变成原材料附庸。2.社会领域:分化混乱、人口锐减。3.社会治安领域:犯罪猖獗﹐罪犯逍遥法外。4.国家职能领域: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