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献学的新成就——读《文献学纲要》
苏州大学潘树广先生主持撰写的《文献学纲要》(下简称《纲要》),去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其显著的特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以为突出特点有三:一、大文献学体系的建构。文献学,近年来有”古典”和”现代”之分。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
-
〓 《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在古典诗词里,感悟万物与四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杨金志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49.80元在古诗词里,我们读懂四季,我们更能够感悟四季。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教育投资,是对身心健康的长久滋养。 一我的故乡是安徽滁州,那里有一座闻名全国的琅琊山醉翁亭。醉翁亭有名,是因为北宋大文豪......
-
〓 “闲静”与“冷对”——黄乔生谈鲁迅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2月出版 1927年,鲁迅把记述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十篇散文结集成册,取名为《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名篇皆在其中。日前,鲁迅研究专家、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应邀向记者讲述了他对这本散文集的理解。 对于“......
-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大江东去波澜壮阔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2.3):冷成金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小说《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对苏轼这样一个集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了深入的艺术透视。作者以苏轼的生命历程为纽带,把家事国事融为一体,通过独具匠心的线索设计、曲折生动的情节、典雅精妙的语言,生动再现了苏东坡政治活动、文学......
-
〓 原史精神特立高行天道观念隐潜续传——过常宝先生《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述评
史官是先秦职官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凭借专有巫史知识,载录和保存文献的职能,以及由此而逐渐获得的话语阐释权力而拥有极其尊崇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文化影响,因而,这一群体历来为研究者所特别关注。先秦史官研究一直是学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和热点话题。纵观近百年来的先秦史官研究,尤其是现当代,在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推动下......
-
〓 未应磨染是初心:读《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有感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叶嘉莹口述,张候萍撰写;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叶嘉莹许多人因读过叶嘉莹品诗论词的文字,而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许多人因曾目睹叶嘉莹在讲台上精神矍铄的风采,从此坚信“美人不再迟暮”。然而,当我们读过《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才会明白,这位今年即将迎来鲐背之寿的老人,她有过怎样的坎坷过往,她又......
-
〓 史学研究的大美境界——读《何兹全文集》
中华书局今年隆重出版了六卷本《何兹全文集》。这是史学研究领域的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何兹全先生自1934年发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一文之后,在史学研究领域笔耕六十余年,成果卓著,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这次出版的文集,汇集了何先生的主要著作,涵古盖今,内容丰富。展卷初读,受益良多。由于我的水平有限,不能一一述评......
-
〓 《中国历代登科总录》:二十载寒暑重拾千秋科举人物
编者按:《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皇皇3000万字之巨,耗时20年,被学界誉为21世纪科举学研究第一大工程。本刊于《中国历代登科总录》首册《宋代登科总录》即将出版之际,约请总编纂龚延明先生对该书作总体之介绍,以飨读者。 课题已进行将近二十年。我作为课题负责人,从黑发做到白发,见证了这一课题工程之浩大与艰辛。全书......
-
〓 八千里路云和月——读《中国抗战内迁实录》
《中国抗战内迁实录》,苏智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78.00元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引发的抗战图书出版热潮中,苏智良教授带领的团队于2005年编著的《去大后方——中国抗战内迁实录》一书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以《中国抗战内迁实录》为书名再版。该书详细而生动地叙述了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民族......
-
〓 俄罗斯汉学家季塔连科:半个世纪的中国情缘
季塔连科像(高莽画) 资料图片 5月16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里,《俄罗斯的亚洲战略》新书首发式正在举行。 “中国和俄罗斯有一百万个理由永远在一起,但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分开。”书的作者,刚刚过完80岁生日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中友协主席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塔连科,用流利的汉语发表着他对中俄两国关系的看......
-
〓 《高拱研究文集》序言
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这本文集,是笔者多年来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高拱(1513-156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改革功绩、著作考辨及其研究概况的论文选编。在序言中,拟就高拱研究的缘起、高拱从政历程、学术分期以及本文集的主要内容加以简略叙述。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
-
〓 2000-2017:名家的新世纪原创优秀童书书单
朱永新:给孩子的新世纪原创童书书单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我的儿子皮卡》,曹文轩/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童眸》,黄蓓佳/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野芒坡》,殷健灵/著,天天出版社《影之翼》,童喜喜/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寻找鱼王》,张炜/著,明天出版社《伟大......
-
〓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解析汉字历史及汉字文化
一部众所期盼的字典英语等印欧语属于音素文字,语言中的音素(如book中的b、o、k)是一个个字母,只是个符号,本身没有实际意义。而汉语属于语素文字,语言中的语素(如“字典”中的字、典)是一个个汉字,它不仅仅是个符号,绝大多数本身还有意义,而且构词能力强,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所以,学习和掌握汉字对汉语学习十分重要。清末民......
-
〓 《走近藏传佛教》:一把打开西藏文化“神秘之门”的钥匙
《走近藏传佛教》,王尧著,中华书局2013年3月第一版,32.00元 近些年,由于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去西藏领略壮美风光和神秘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西藏文化之所以让许多人感到神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藏传佛教的存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佛塔、经幡,无处不在的“六字真言”和玛尼堆,雄伟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小昭寺等寺庙,都......
-
〓 《刘申叔遗书》探微二则
第一则 申叔以物之有文类及诗文,探俪文律诗之元起。盖近彦和《文心》之原道也。诚然,万物赋形,归之天韵,及于人文,亦当备焉。余以为,于绎道则可也,而万类殊异,殆不可同语。人心各有偏嗜,发兴不一,则音未必同。申叔之谓“偶类齐音,中邦臻极”者,洵去此惑。盖音之长短,实由天然,偶值齐音,韵节贯达,是律之兆也。故先人留意,细作探......
-
〓 中国艺术之光——评迈克尔·苏立文的《中国艺术史》
迈克尔·苏立文青白瓷魂瓶,景德镇,宋代,现藏于香港李氏收藏。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艺术在西方之艺术史学科中逐渐引起注意,并有西方学者开始进行研究。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之艺术史研究目光从西欧向东欧、近东、中东及中国、印度、日本的延展,中国艺术史成为西方之艺术史学科的个重要研究对象。欧美大学在艺术史系逐步建立......
-
〓 对武侠小说的再认识(代序)
研究武侠小说单个作家的专著,建国以前只出版过一本几乎不受人注意的《还珠楼主论》(徐国桢著);而曹正文同志的《武侠世界的怪才——古龙小说艺术谈》,则将成为建国以后在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她的问世,上距《还珠楼主论》已经四十余年。足见此类书籍在我们的社会里是何等稀少。我想,这是由我们社会对武侠小说的一般看法所决定的。广义地说,......
-
〓 母性崇拜:中国审美文化的女性化人格气质
《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55.00元 最近一两个月来,我和每一个中国人一样,都在分享着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光荣和喜悦,也试图更加走近这位从山东高密走向世界的作家的文学世界。在我看来,在莫言的文学世界中有对于母亲、故乡、大地太多的追忆和感恩,这次领奖期间......
-
〓 林语堂译笔下的古典中国——评《林语堂英译诗文选》
《东坡笔意》书影《明清小品》(下)插图 林语堂的“有不为斋”里挂着一副自评的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此联由梁启超手书,是书房里最重要的装饰。气魄洪大,是林语堂致力于沟通东西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作品在英语世界受到高......
-
〓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序
徐俊同志在即将完成《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时,就嘱我为此书写一序言。去年九月初,我应台湾清华大学之邀,赴该校中文系讲学,我本想将已排出的校样带去,于教学之馀阅看并即撰序。但当时校样未能出齐,徐俊又有一种执着过细的本性,还想在校样中再作修改,就说等回来再看吧。我于今年二月初返京,徐俊就给我厚厚一叠已经排好但还有他不少改动字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