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前裕后薪尽火传——从《汤用彤学记》到《汤一介学记》
汤用彤(右)在燕南园寓所为助手讲书 资料图片《汤用彤学记》 汤一介 赵建永编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汤一介学记》 雷原 赵建永主编 新华出版社 汤一介先生系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哲嗣,幼承家学,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之家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与转化。他提出并解答了中国哲学范畴体系、内在与外在超越(德法合......
-
〓 新书架:《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
《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叶嘉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学养与身世、感悟与剖析,古典诗词在叶嘉莹的阐释与传播中,从时间的深处缓缓走来。这本《小词大雅》集纳了叶嘉莹品词的“九堂课”,分为《兴于微言》《花外春来路 芳草不曾遮》《莺燕不相猜》等九讲。...
-
〓 “闲静”与“冷对”——黄乔生谈鲁迅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2月出版 1927年,鲁迅把记述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十篇散文结集成册,取名为《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名篇皆在其中。日前,鲁迅研究专家、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应邀向记者讲述了他对这本散文集的理解。 对于“......
-
〓 剑华霜雪明——看金庸的十八般“文”艺
《寻他千百度》,金庸著,中华书局2013年8月版 从金庸先生早年的传奇经历中可以窥见其“文艺青年”本色:金庸曾做过记者、翻译、编剧、导演……35岁时,金庸在香港创办《民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金庸以武侠小说成名,先后写过15部武侠小说,即“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有一部是《越女剑》)。除了武侠......
-
〓 新书评介:在具体历史情境中评价“甲寅派”
——《“甲寅派”与现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简评近年来学界越来越认识到,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基本格局并非仅仅是“激进—保守”的二元对立,而是呈现“激进—调和—保守”的三足鼎立之势。之所以我们的认识长期停留在二元对立的印象上,是因为学界对“激进”思潮和“保守”思潮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对“调和”思潮的研究极少,以至于出现许多模糊......
-
〓 锲而不舍予人以善——评傅璇琮、周建国《李德裕全集校笺》
傅璇琮先生的每一部学术著作都受到学术界普遍的关注。不久前辞世的程千帆先生就曾说:“总的说来,在本世纪最后三十年中,傅先生所取得的成绩是卓著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从他的实践看,几十年中,他是在不知疲倦地有目的地追求。他的追求看来很明确,用成语来说,就是《孟子》所说的‘善与人同’;《苟子》所说的‘学不可以已’;《礼记》所......
-
〓 《广东方言读本》:美国人出版的第一部汉语教材
《广东方言读本》(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是美国人出版的第一部汉语教材,也是在中国写作完成的第一本练习广东方言的实用手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该教材尚无固定的中文译名,日本学者曾使用《广东语模范文章注释》、《广东语句选》等译名,恐怕还是称为《广东......
-
〓 范曾《国故三讲》以时代精神诠解国故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范曾《国故三讲》新书发布会暨学术讲座”近日在京举行。《国故三讲》是继《法乳传灯》之后,范曾在2013年推出的又一本彰显和诠解传统文化的著作。本书荟萃其研究3种国故经典的论文和随笔,包括“尔雅说略”、“深闳变易之学”和“干支与生肖的迷雾”3部分,再配上其亲笔书画,融诗意描述、睿智哲思、严密......
-
〓 著译者言:三言两画,这半年
《三言两画》 王三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在我生命中是很重要的一年。那一年,我作为深化设计团队成员为中国国家馆工作了两年的成果呈现在世人的眼前,策划创作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成为世博会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展项;也是那一年,我在世博会接近尾声的时候休长假去了一次西藏,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得了脑水肿,险些丢......
-
〓 《高拱研究文集》序言
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这本文集,是笔者多年来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高拱(1513-156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改革功绩、著作考辨及其研究概况的论文选编。在序言中,拟就高拱研究的缘起、高拱从政历程、学术分期以及本文集的主要内容加以简略叙述。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
-
〓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读书有方法也讲究艺术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编 人民出版社“国际阅读学会”报告称,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全民阅读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已经蔚然成风。全民阅读活动能否开展好,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各类优秀出版物,这是阅读的客体、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与良好的阅读习惯......
-
〓 《走近藏传佛教》:一把打开西藏文化“神秘之门”的钥匙
《走近藏传佛教》,王尧著,中华书局2013年3月第一版,32.00元 近些年,由于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去西藏领略壮美风光和神秘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西藏文化之所以让许多人感到神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藏传佛教的存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佛塔、经幡,无处不在的“六字真言”和玛尼堆,雄伟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小昭寺等寺庙,都......
-
〓 重磅推荐:千年的词汇演变史,亦是千年的文明发展史
——《近代汉语词典》拆解千年语言密码《近代汉语词典》(全4册),白维国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1980.00元“喊茶”怎么喊?“额手称庆”的动作是以手加额吗?“杜撰”为何有编造之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民族某段历史时期的语言进行研究......
-
〓 《聊斋志异》:七月半,来谈谈中国的鬼与狐
七月半,无疑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或者还有些恐怖的——日子。历朝历代,在神州大地的许多角落里,都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关于“好兄弟”们的传说。其中有些故事能让人们在听过之后吓得不敢出门,然而,在七月半前夕,我们还是来聊聊那些温馨的,可爱的内容,比如,《聊斋志异》。如果中国古代有所谓“文艺青年”的称呼,蒲松龄肯定能算上一个,......
-
〓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序
徐俊同志在即将完成《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时,就嘱我为此书写一序言。去年九月初,我应台湾清华大学之邀,赴该校中文系讲学,我本想将已排出的校样带去,于教学之馀阅看并即撰序。但当时校样未能出齐,徐俊又有一种执着过细的本性,还想在校样中再作修改,就说等回来再看吧。我于今年二月初返京,徐俊就给我厚厚一叠已经排好但还有他不少改动字迹......
-
〓 暑期,带孩子“纸上逛故宫”吧
本报讯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节奏,也令许多家庭被迫取消了出游计划,原本定好的“游北京、逛故宫”的暑期安排眼见着无法实现。不过,不要着急,由小天下与阅文集团·华文天下合作推出的立体书《故宫(人文版):这是紫禁城》(九州出版社),可以让孩子们足不出户,方便地“纸上逛故宫”。本书采用立体工艺,使一座座建筑仿......
-
〓 史料的魅力——读《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
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以下简称《纪实》)日前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据说,在不久前闭幕的南京全国书市上,此书颇受青睐,创下了同类书销售的较高记录。《纪实》收录了作者近年所写的十篇文章,凡33万余字,所写都是我们熟悉的文坛名角: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
-
〓 《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在古典诗词里,感悟万物与四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杨金志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49.80元在古诗词里,我们读懂四季,我们更能够感悟四季。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教育投资,是对身心健康的长久滋养。 一我的故乡是安徽滁州,那里有一座闻名全国的琅琊山醉翁亭。醉翁亭有名,是因为北宋大文豪......
-
〓 令人震撼的历史见证——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
《拉贝日记》 [德]约翰·拉贝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魏特琳日记》 [美]明妮·魏特琳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敌机来了》 吕杰晓画 (选自《小难民自述》)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读到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前后两部外国人士的南京日记——《拉贝日记》(1937.9.7—193......
-
〓 1874:中国官方的一次海外华工维权行动
咸丰五年(1855),广东一年仅18岁的林姓劳工的卖身契约。陈兰彬(1816~1895),字荔秋,广东吴川市黄坡镇人,晚清大臣,首任中国驻美公使。 距今整整140年前,孱弱的清政府终于取得了一次小小的外交胜利,打赢了一场外交官司。19世纪中后期,从《北京条约》到《会订古巴华工条款》的签订,晚清政府对海外华工的权益......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