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时代中的《乱世枭雄》众生相
“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的一种宝贵的习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话。可见,彼时的阅读可以是享受,可以是习惯;现如今阅读却已逐步转变为一种奢侈的行为。之于书,大概当下之人行色匆匆已无法通读博览。所以精简书册,择一良品而读就成了时下高尚者的必要之举了。阅读其实是很私人的体验,虽也偶有异曲同......
-
〓 十年后,“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发布
7月31日晚,作家莫言蕴积十年的新作《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发布。这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由十二个故事组成,以作家“莫言”获奖后返回故乡高密的所见所闻为视角,描绘了一个有喜有悲、有荒诞有现实,从上个世纪到当下社会,从历史深处步入现实百态,壁立千仞、气象万千的世界。那个“莫言”,被这个莫言所打量与过......
-
〓 史学研究的大美境界——读《何兹全文集》
中华书局今年隆重出版了六卷本《何兹全文集》。这是史学研究领域的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何兹全先生自1934年发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一文之后,在史学研究领域笔耕六十余年,成果卓著,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这次出版的文集,汇集了何先生的主要著作,涵古盖今,内容丰富。展卷初读,受益良多。由于我的水平有限,不能一一述评......
-
〓 汉墓神画研究的创获——读李立的《汉墓神画研究——神话与神话艺术精神的考察与分析》
叶舒宪先生新近撰文倡议将非文字的图像学资料作为“二重证据”“三重证据”说之后的“第四重证据”,指出了图像学资料在人文学科研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图像提供的视觉符号以具体的画面、形象、造型来象征意义,这可以弥补文字资料的缺憾,具有超越文字的视觉说服力。(叶文见《文学评论》2006年5期172—179页)叶先生所提的图像资料......
-
〓 回归生命本体的“母语”写作——读彭程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
郭红松绘《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著 线装书局暑期拿到彭程先生新出版的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立刻耽读不止,如沐清风,心神俱爽,好的文字的确可以让你消暑受用。这是一卷回归内心和本体的文字,一切都立足于生命的原点,伦理的基点,在人的普遍生活和人情、人性恒常之处款款落笔,做从容、准确、朴实的表达,写出了通透、蕴藉、经典的(人......
-
〓 中国艺术之光——评迈克尔·苏立文的《中国艺术史》
迈克尔·苏立文青白瓷魂瓶,景德镇,宋代,现藏于香港李氏收藏。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艺术在西方之艺术史学科中逐渐引起注意,并有西方学者开始进行研究。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之艺术史研究目光从西欧向东欧、近东、中东及中国、印度、日本的延展,中国艺术史成为西方之艺术史学科的个重要研究对象。欧美大学在艺术史系逐步建立......
-
〓 仁者李健吾——写在《李健吾译文集》出版之际
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学子,第一次走上了治学之途,最难忘记的是什么?那就是第一个善待他的人,第一个在尖锐的、审视的、疑惑的、考核的、逼视的众目睽睽之下善待他的人。我与李健吾先生的关系就是这样,我不能说他是我的伯乐,因为,他不是我的直接领导,我也不是一匹纯种良马,我并没有得到他的格外重用,第一天他怎么对我,就定下了以后两......
-
〓 《庄子的快活》选载十六: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庄子·外篇·胠箧》你制作量度容积的斗啊斛啊,结果盗贼不仅盗窃你的粮食,连同你的斗与斛也一并盗走;你......
-
〓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解析汉字历史及汉字文化
一部众所期盼的字典英语等印欧语属于音素文字,语言中的音素(如book中的b、o、k)是一个个字母,只是个符号,本身没有实际意义。而汉语属于语素文字,语言中的语素(如“字典”中的字、典)是一个个汉字,它不仅仅是个符号,绝大多数本身还有意义,而且构词能力强,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所以,学习和掌握汉字对汉语学习十分重要。清末民......
-
〓 编辑手记:田家英“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出版始末
田家英刘墉致曹文埴信王国维致沈兼士函 在接触《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的选题前,我对于古人信札收藏者的印象,多半是遗老遗少,难以与一位曾在中央领导身边任要职、在“文革”初期离世的政治人物联系起来。直到2012年新春,在国家清史办,这部书稿的两位编撰者曾自和陈烈,将厚厚的书札释文原稿交给我们,我才开始走近小莽苍苍......
-
〓 新书架:《先秦两汉出版史论》
《先秦两汉出版史论》:刘光裕著;齐鲁书社出版。此书共计45万字,汇辑山东大学刘光裕教授论述12篇。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考证精深,对先秦两汉时期的出版业概貌及其规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有一定的创见。...
-
〓 清风荡万古:读《让国南来——仲雍》有感
记得十几年前,翻阅清代顾禄详记苏州风土岁时的专著《清嘉录》,对其中“冬至大如年”一节印象最深,书中引用宋人“吴门风俗多重至节”之语,又录清人“冬肥年瘦生分别,尚袭姬家建子春”诗句,来说明这一节俗由来已久。因为我们知道,“吴门”为苏州的别称,“姬家”指周朝。与此同时,古人认为冬至所在的月(夏历十一月)为建子之月,周朝历法......
-
〓 对武侠小说的再认识(代序)
研究武侠小说单个作家的专著,建国以前只出版过一本几乎不受人注意的《还珠楼主论》(徐国桢著);而曹正文同志的《武侠世界的怪才——古龙小说艺术谈》,则将成为建国以后在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她的问世,上距《还珠楼主论》已经四十余年。足见此类书籍在我们的社会里是何等稀少。我想,这是由我们社会对武侠小说的一般看法所决定的。广义地说,......
-
〓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从概念史看饶宗颐的“正统论”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饶宗颐著,中华书局2015年9月第一版,58.00元中华书局2015年新版之《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为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通论与史料汇编两大部分。通论部分阐述了“正统”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探赜索隐,考订详细,尽显作者文献目录学上的功力。“信以传信,疑以存疑”,是“由博反约......
-
〓 近代儒学史如何写?
《中国儒学史》(近代卷),姜林祥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对这部43万字的煌煌大著,我们无心评判其中的诸多学术观点,也难以评判其中对某个人的儒学思想的论述是否公正、恰当,这在学术自由的今天,实在是个见仁见智的学术性问题。但我们想就几个问题进行一下讨论。首先,看一下近代卷关于近代儒学史的断代。近代儒学与近代史似乎有血肉相连......
-
〓 新世纪汉赋研究的奠基之作——评龚克昌教授的新著《全汉赋评注》
龚克昌教授等积十余年之力撰写的《全汉赋评注》终于出版了,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该书凡1016千字,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一、开创性。古代注释汉赋作品数量最多、质量最高者,应是唐代李善的《文选注》,共注及汉赋15家,凡29篇(其中《天子游猎赋》、《两都赋》、《二京赋》各析为两篇)。明清时期的汉赋注释有零星突破,但......
-
〓 未应磨染是初心:读《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有感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叶嘉莹口述,张候萍撰写;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叶嘉莹许多人因读过叶嘉莹品诗论词的文字,而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许多人因曾目睹叶嘉莹在讲台上精神矍铄的风采,从此坚信“美人不再迟暮”。然而,当我们读过《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才会明白,这位今年即将迎来鲐背之寿的老人,她有过怎样的坎坷过往,她又......
-
〓 在湖湘风范中提升霸蛮精神——评蔡栋《湖湘文化访谈》
一方热土地,引起世人的瞩目,依凭的是它独立特行的风情人文。或山水名胜,或物丰地美,或经济飞腾,或人情温热。走进湖湘的山山水水,为人所钟情是一道道忙碌的风景线。青青的山,清清的水,赋予人的却是暖暖的情。“无湘不成军”是湖南人声震九垓的荣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湖南人振兴中华的首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湖南人惊天动地大......
-
〓 “小题大做”的佛学专著——评赵朴初之《佛教常识答问》及赵桐之英译
《佛教常识答问》(汉英对照),赵朴初著,赵桐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定价:39.00元 2000年5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诗人、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与世长辞。朴老在住院期间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
〓 母性崇拜:中国审美文化的女性化人格气质
《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55.00元 最近一两个月来,我和每一个中国人一样,都在分享着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光荣和喜悦,也试图更加走近这位从山东高密走向世界的作家的文学世界。在我看来,在莫言的文学世界中有对于母亲、故乡、大地太多的追忆和感恩,这次领奖期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