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孟子文献集成》第一辑首发首次影印汇总两千多年孟子相关历史文献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孟子文献集成》首发式近日在邹城市孟子研究院举行,拉开了山东邹城市推进“文化突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活动的序幕。陈来、王志民、李存山、马平昌、吴霁雯、迟云、胡长青、赵文友、李西宁、李大友等专家、领导和嘉宾出席了首发仪式。 据了解,《孟子文献集成》总投资约1200万元,由孟子研究院、......
-
〓 河北音乐类非遗丛书反映民间音乐原生态
本报北京6月5日电(记者杜羽)“河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第一辑)日前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对河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及文化环境进行了系统记录和保存,真实反映了河北民间音乐文化的原生样貌。“河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由来自京津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志愿者参与编写,既有对各音乐类非物质文......
-
〓 李学勤:字源研究新的里程碑
《字源》(全三册),李学勤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1500.00元 追本溯源是人类共同的兴趣。在汉字研究领域,对于字源的探求,同样令人着迷。 在先秦文献里,已经留下人们探求字源的印迹。《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
-
〓 移民迁徙、制度建构与权力更替——《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简评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社会史研究方兴未艾,形成了具有不同研究特色的“华南学派”“华北学派”“新社会史”等学术群体,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而梁勇教授将目光聚焦于西南区域,深入走进历史现场,充分把握地方历史发展脉络与国家在场的互动关系,运用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推出论著《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中......
-
〓 家国天下与中国式的认同困境——读许纪霖先生新著《家国天下》
“家国情怀”“天下兴亡”,这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话语。但细味“家国”“天下”两个词语,却有一种既遥远又切近、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正如许纪霖先生新著《家国天下》所指出的,近代中国经历了一场冲决网罗、挣脱家国天下的大变迁,由此浮现的是一个民族国家,或曰现代中国,曾经作为中国人认同所在的“家国天下”在百余年的变迁中早已......
-
〓 一场静悄悄的奖学金“革命”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09级本科生曾钰宇刚刚获得了2012年度元培学院“国学网”奖学金。然而,获奖的原因并不是她的GPA(平均成绩点)很高,或者社会工作表现突出,而是一篇名为《中古知、照、精组声母在日本汉字音读中的对音关系及其应用》的论文。作为目前元培学院唯一的院属奖学金,“国学网”奖学金从2008年起已颁发过5次,共2......
-
〓 中国新诗研究的一个新高度——评龙泉明著《中国新诗流变论》
从1917年胡适的第一首白话诗歌诞生,中国新诗已经走过80多年的历程。经过80多年的不断演进、更替、流变,它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一支,同时,也成为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变化最剧烈、发展最曲折的一种文体。对于中国新诗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然而,大多集中于某一单个诗人、诗潮、流派或某一时期、地域等的研究,......
-
〓 儒家文化:一种人学的解读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已内化为一种人文品格,深深地积淀在我们的精神血脉之中。无论对传统文化采取怎样的态度,我们都不能否认,置身于现实中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它的影响。问题在于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新文化的开创主体。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儒家文化,寻取儒家文化与当代学术之间的深层沟通,以......
-
〓 做书者说:回望来时路
写作考古学史和博物馆史是思想和智力的冒险。对学科一路至今的“来时路”的观察是否可能与学科自身对“过去”的观察截然分开?学科史的写作究竟应该是客观记录,还是感同身受地重演再现?正如卞之琳《断章》中的名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如果楼上人并不在乎桥上人看什么,那么对桥上人的观看与对路上人或者车内人的观......
-
〓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首发
本报武汉11月18日电(记者夏静 光明网记者张晶)11月17日,由长江航务管理局组织编撰、长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在汉首发。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全、最系统的介绍长江流域的文化丛书。丛书用2000多万文字和近万幅图片,反映了5000年来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填补了长江流域......
-
〓 关注千年——战争与变革的思考兼评《变乱中的文明》
千年与世纪之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反思机会和审视视角。光明日报国际部策划并推出由朱宁撰写的《千年:社会变迁及文明演进》。这一系列文章于1999年11月9日—12月19日在光明日报分20个专题连载后,引起包括学术界在内的全国各界的广泛反响。不少读者致函、致电编辑部,希望将这些专文结集成书,一些刊物及网站也作了转载......
-
〓 杨度之孙、梁启超外孙女合著国内首部杨度与梁启超合传出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2月16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度与梁启超——我们的祖父和外祖父》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该书由杨度之孙杨友麒、梁启超外孙女吴荔明合著,是杨、梁后代的联璧之作,也是国内第一本杨、梁合传。杨度与梁启超去世已近百年,环绕他们的评论依然纷纭。与会学者认为,这部合传,对广大读者、研究者......
-
〓 新书架:《想象西藏——跨文化视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
《想象西藏——跨文化视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沈卫荣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想象西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持续了多个世纪的特殊现象,这是由西藏在地理上的和文化上的独特性所决定的。而各种匪夷所思的想象差异所反映的只是想象者们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面貌和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这本书是作者近十余年关于中西方对于西藏的想......
-
〓 《丁元公工笔彩绘水浒人物图》:活老莲绘笔写水浒英雄
丁元公绘宋江《丁元公工笔彩绘水浒人物图》,丁元公绘,黄时鉴编,中西书局2012年8月第一版,680.00元 丁元公,明末清初书画家、篆刻家。浙江嘉兴布衣,生卒年代不详。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其小传:“丁元公 [清]字原躬,浙江嘉兴布衣。后为僧,名净伊,号愿庵。画山水人物佛像,老而秀,工而不纤。写关壮缪......
-
〓 《人心禅》序:自己寻见那一片无字的天空
如果有人参禅、参公案、参话头没有个入手处的话,我劝他赶紧去找一本方杞先生的《人生禅》或《禅心人》来读一读,它将使你“如黑暗中破出一线天光”,疑云迷雾顿销。方杞先生是台湾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又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人生禅》或《禅心人》是在乃师的“指点”下,用现代散文小说的笔法,把玄妙深奥的禅宗公案写出来的一种尝试。此书演绎......
-
〓 《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揭开历史,还原真实
雁鱼灯从墓中出土的两百万枚铜钱3月2日,国家文物局和江西省政府在首都博物馆联合举行“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隆重公布南昌海昏侯汉墓发掘成果及墓主身份之谜。与此同时,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的国内首部关于海昏侯刘贺的历史纪实文学作品《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也在首博举......
-
〓 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推荐活动”入围图书(86种)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
-
〓 耿云志:《胡适藏书目录》面世
梁氏与胡氏其政治追求是大体一致的。梁先生追求宪政的实行;胡先生追求自由民主。两人都未曾及身而见政治目标的实现。但梁先生却因退出政治舞台,于思想学术上多有建树,而嘉惠后人。胡先生卷入政治,虽其自由主义政论丰富了中国民主思想的滋养。但他也因为分心于政治而未能专心完成自己的学术夙愿,不免为后学者留下遗憾。 北京......
-
〓 答疑者的自信和勇气——评公方彬的《觉悟中国》
公方彬的又一部新作《觉悟中国——当今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出版了。这样一部19万字以答问体方式阐述作者观点的书,在我看来,形式上颇合当今短信微博时代的阅读特征,与其说是一本理论探讨著作,不如说是一本观念传播读本。通过对社会系列热点的剖析解读和对道德价值理念的叩问评说,公方彬回答了人们关注看重或心生疑虑的问题,再一次展示了......
-
〓 读杨义新著《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
杨义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并非一部文学史著作,而是一部讲演集。但其纵横捭阖的气魄、丰富深厚的知识含量,以及结构中国文学史框架的能力却不在任何文学史著作之下。不仅如此,这本著作中提出的若干文学史命题和研究思路都具有开风气之先的原创性动力,足资文学史研究者予以深入的思考和借鉴。杨义的治学思路颇有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